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四年)-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书籍整体、广告、包装、企业形象等平面设计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作、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字体创意设计、制图基础、图形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行录设计、书籍整体设计、POP广告设计、招贴设计、网页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广告策划、平面印刷实务、品牌推广、商业摄影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三、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科学理学硕士(MSA)-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专业方向:国际管理、通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学
MSA要求完成36个学分,12门课。
CMU的MSA旨在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管理人才。至今已有6万5千多名毕业生遍布全球。
★双硕士学位:
MSIS或MBA专业学生再多修7门课程(约1年)可获得MSIS+MBA双硕士学位。
五、招生事项
1.招生对象:
※应、往届本科毕业生
2.录取条件:
※本科GPA2.7+(相当于国内普通高校平均成绩75+);
※托福79或雅思6.5(①JULC毕业生不需要提供;②其他未达到语言要求者,
提供基础英语培训课程:JULC);
※面试。
※MBA专业要求GMAT450+
3.学费:
※国内:5万人民币(预计);
※国外:按密西根本州学生收费标准(约6万人民币,根据MBA所学方向学分略有不同,学费略有上下浮动)。
(书费、住宿费、基础英语培训费及研究生预备课程费另计)
4.申请材料:
※报名费:200元人民币 ※申请表
※个人陈述(英文) ※托福、雅思等语言成绩单原件
※大学成绩单原件(英文) ※两封推荐信(英文)
※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或校方出具的学位证明原件
5.开学时间:
5. 2014年8月25日(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8月10日)
学习地点: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长春市硅谷大街452号)
6.招生咨询:
招生电话:0431-85539711、85168039、85168700
招生信箱:master@***
招生QQ群:
学院网站:http://www.***
招生网站:http://zs.***
动物科学-长春科技学院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特种经济动物学、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等。
就业去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物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长春科技学院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电工与电子技术、C语言、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网络技术基础、软件工程、C++程序设计等。
就业去向:【】国内外大型软件公司、通信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设计、管理、营销、计算机教学、应用研究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长春科技学院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力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EDA技术及应用等。
就业去向:【】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长春科技学院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检验与分析、食品法规与标准、畜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去向:【】食品企业、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与管理、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工程设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长春理工大学
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 《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 国防工业出版社
《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施 敏 科学出版社
电子薄膜科学 《电子薄膜科学》[美]杜经宁.J.W迈耶,L.C费尔德曼著 科学出版社
纳米制造技术: 《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崔铮,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方法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具有基本的程序编码和测试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具备基本的中小型局域网组建、管理和维护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微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与案例分析、JSP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C#编程技术、嵌入式系统、Linux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政府机关、IT领域等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科技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销售与维护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功能食品、食品技术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与质量安全、食品分析、焙烤食品工艺学、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动物性食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在食品流通、加工、进出口、卫生监督、食品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同时为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奠定基础。
刑事科学技术(本科)-吉林警察学院
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逻辑学、大学语文、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开设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应用文写作、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治安案件查处、预审学、电子物证、禁毒学、公安情报学、犯罪现场勘查等专业基础课;开设手印检验、足迹检验、工具痕迹检验、枪弹痕迹检验、刑事影像技术、文件检验学、微量物证检验、毒物毒品检验、法医学等专业课,共计四十余门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警察基本素质,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吉林警察学院
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高等数学、逻辑学、体育、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单片机及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与Web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等专业课,共计四十余门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协作能力,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类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基础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朝鲜语(本科)(原韩国语专业,2012年教育部更名为朝鲜语)
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政治理论、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逻辑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开设韩国语精读、韩国语会话、韩国语视听说等专业基础课;开设韩国语语法、韩国语写作、韩国概况、韩国语报刊选读、翻译基础、朝鲜韩国文学史等专业课,共计三十余门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朝鲜语语言基础知识、比较广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本科)-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评定、饲料配合、饲料工程、动物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具备饲料资源开发评价、饲料产品研发设计、饲料工程设计、饲料与动物产品分析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微生物学、配合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工程设计原理、饲料分析与检测、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饲料生产、动物养殖、动物食品加工企业、质检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研发、品质控制、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工作或攻读硕士学位。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审计实务专业-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经济、管理、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审计技术与方法,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从事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审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会计、审计实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继续发展的潜能。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与审计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强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备从事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知识结构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熟悉财政、税务、统计、审计等基本业务知识。
(三)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
1.基本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文字书写、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能力培养途径::计算机基础、上机操作训练、外语基础、会计英语、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学习及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
专业能力:2.:掌握从事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经营管理等部门的会计、审计、财务工作能力。
能力培养途径::财经技能、基础会计与实训、财务会计与实训、审计学原理、企业财务审计、计算机审计、财务管理实务、金融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资产评估、经济法、税法等专业课学习和相应的校内外实训。
(四)取得相关的岗位资格证书
珠算等级合格证书:1.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财务管理专业-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发展潜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金融、保险、证券、社会中介机构、经营管理部门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强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备从事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知识结构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熟悉财政、税务、统计、审计等基本业务知识。
(三)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
1.基本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文字书写、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能力培养途径::计算机基础、上机操作训练、外语基础、会计英语、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学习及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
专业能力:2.:掌握从事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经营管理等部门的会计、审计、财务工作能力。
能力培养途径::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珠算点钞、基础会计与实训、财务会计与实训、财务管理基础与实务、金融企业会计、证券投资、非营利组织会计、资产评估、经济法、税法等专业课学习和相应的校内外实训。
(四)取得相关的岗位资格证书
珠算等级合格证书: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软件方向)-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理论和开发流程,熟悉嵌入式软件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和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适应嵌入式应用领域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C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EDA技术、Linux程序设计、DSP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单片机应用开发、软件工程、移动通信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开发、移动通信终端软件开发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方向)-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知识和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汽车电子工程、电子、通信、信息技术等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与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汽车构造、电力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检测技术与设备、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技术、电动汽车、汽车嵌入式系统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长春理工大学
电动力学50%普通物理(不含电学部分)50%
《电动力学》(第二版)郭硕鸿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 教材自选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专业学位):-长春理工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 胡寿松 国防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软件工程(专业学位):-长春理工大学
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第四版) 谭浩强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长春理工大学
初试物理化学者,复试材料科学基础;
初试材料科学基础者,复试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天津大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专业学位):-长春理工大学
决策理论与方法50%运筹学50%
《决策理论与方法》 岳超源 科学出版社
《现代决策理论与实践》 于英川 科学出版社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三版)胡运权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管理运筹学》韩伯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长春理工大学
1、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周衍柏高等教育出版社
2、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三版)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长春理工大学
1、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周衍柏高等教育出版社
2、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第三版)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导(本科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学位)-长春光华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品味,熟悉作品基本制作流程并具备一定创作能力,能够进行影视剧、电视新闻、电视文艺创作与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视听语言、基础摄影、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影视导演、电视节目策划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级台、广播电台、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文艺演出团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节目策划、编导、撰稿、影视剧拍摄、剪辑、营销及相关专业的工作。
影视摄影与制作(本科学制四年艺术学学士学位)-长春光华学院
培养目标::通过选择课程模块进入影视摄影方向或者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学习,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影视拍摄和剪辑创作能力,在电视台、网络媒体、影视公司、商业影视机构、文化宣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视频拍摄、视频剪辑、影视后期包装、影视艺术创作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摄影摄像基础、影棚布光、数码影像处理技术、摄影创作、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电视画面编辑、AE特效技术、影视录音技术、微电影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影视剧制作公司、网络媒体、通讯传媒、影视传媒机构、事业单位从事影视拍摄与节目制作等相关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长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个二级学科,在大豆深加工理论与应用、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粮食油脂工程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等领域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突出的科研成果。
食品科学二级学科下设食品酶工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等5个研究方向。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二级学科下设大豆深加工理论与应用、谷物科学与加工技术、蛋白质化学与工程、油脂化学与工程等4个研究方向。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下设功能碳水化合物、农产品干燥理论与贮藏技术、农产品生物转化、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4个研究方向。
学科现有成员: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12人;成员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
本学科长期致力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发明专利13项,近五年以来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3项,吉林省发改委项目1项,企事业委托项目6项,科研经费8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36篇;出版专著4部。
学科拥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和农产品深加工吉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1834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47台(套)。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生物医药等企业从事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食品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也可以在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从事产品分析、检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领域广泛。
(四)控制工程领域
控制工程学科紧密跟踪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历经建设形成了检测技术与过程控制、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智能机械与控制、先进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等4个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
学科现有成员:4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20人。梯队中有吉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春苗计划人才3人、留学归国人员5人。
近3年来共获得科研项目43项,其中,教育部项目9项、省级项目2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吉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8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项14项。
学科现有:12个研究室,拥有信号检测、先进控制等6个实验室,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典型实验设备有半实物仿真、双目视觉系统、三维动态捕捉系统等设备100余台套,总价值1500万元,能够满足研究生教学和科研需要。
学科与长春北车集团:、长春光机科技集团及长春华众离合器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形成递进式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2006年开始,学科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30人,有4人评为优秀毕业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中有5名考取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研究生。2015年学科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14人,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已于2017年7月全部顺利毕业。
控制领域就业的途径很广泛,人才需求量多年一直排在前十。具有控制领域专业硕士学历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尤为紧俏。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关企事业从事科研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及研究工作,也可以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工作。
(五)材料工程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跟踪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历经建设在材料工程领域形成了光电信息材料与应用、材料设计与开发、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超硬与功能薄膜材料、量子通信技术与器件、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
学科现有成员:41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2,具有博士学位22人。梯队中校内硕士生导师10人,企业硕士生导师16人。其中,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人。
2011年以来共获得科研项目6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科研经费508万元;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发表论文165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93篇;获各类授权专利16项;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
学科拥有材料设计与量子模拟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吉林省创新团队,应用物理学吉林省特色专业和大学物理实验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学科实验室面积达1834平方米,拥有日本电子公司JSM-7500F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美国Lakeshore公司7404型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美国Agilent公司5100SPM型原子力显微镜(AFM)、三节点量子通信研发平台等先进大型仪器设备和材料设计软件。学科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共计120余台(套),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学科目前已与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中钢吉炭集团、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余家省内外企业建立了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在企业的工程能力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范围广,毕业生既可以在光电材料、功能材料、纳米材料、材料表面改性、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继续深造,也可以在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生产管理等相应工作。
五、优惠政策
学校将按照国家及吉林省相关文件规定的学费标准及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执行。
新生奖学金政策: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985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享受16000元新生奖学金,211院校及我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享受12000元新生奖学金,其他院校毕业生享受8000元新生奖学金;调剂录取到我校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享受5000元新生奖学金。
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在校期间,均享受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
另学校除设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外,还设有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研究生助学金包括:助研、助管、助教三助津贴、国家助学贷款、经济困难研究生补助等。
六、学校基本信息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n
长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http://******.cn
机械工程学科::赵老师:0431-85251971,
工商管理学科::张老师:0431-85250351,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吴老师:0431-85115755,
2017年长春财经学院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长春财经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数学等科学文化知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WEB应用与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从事WEB应用与移动互联网软件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及相关工作的高级计算机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依托,坚持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建设课程群,配合完整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培养向多元化培养模式的转变。
现有师资队伍: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2人。博士2人,硕士8人,双师型教师3人。
主要专业课程::C++程序设计、WEB编程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程序设计、.Net应用开发技术、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XML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安全、J2EE架构与程序设计、Internet技术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Android程序设计、移动应用UI设计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长春理工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微机基础及应用、计算机组成、C语言及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汇编语言、VF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开发、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计算机安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库、网页设计与制作、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编译原理等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长春工业大学
主要课程::计算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方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与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JAVA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等。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饲料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需要,掌握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品质分析与检测、动物生产学基本理论,熟悉饲料的调制、配方设计、饲料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现代化畜禽饲养管理技能,了解生物饲料资源开发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一般知识,能够在饲料生产企业、现代化养殖企业从事配方设计、饲料加工、产品销售、畜禽生产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配合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工厂设计原理、饲料分析与检测、动物生产学、饲料营销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微生物学、动物医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饲料加工企业从事生产、配方设计、品控与质检、中央控制操作、产品推广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在现代化养殖企业从事养殖技术服务、饲料车间生产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饲料行业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部门工作或考取硕士研究生。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粮食生物转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粮食生物转化为主要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过程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与产业相融合的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线需要,在粮食生物转化产业第一线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更新与改造、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工作或进一步深造,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具有复合知识和创新能力,具备现场工程师技能和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氨基酸工艺学、酒精工艺学、淀粉工艺学、酶工程、生物产品分离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粮食生物化工企业从事生产运行或管理、技术监控、技术更新与改造、产品质量检控、设备维护等工作;继续培养或深造,可在研发单位或部门从事研发工作;在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从事专业相关的行业技术管理工作;继续攻读研究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咨询电话:吕老师张老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长春科技学院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营养学及食品科学概论、生命周期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卫生检验、动物性食加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粮油食品加工学、食品工厂设计。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食品及相关领域内从事食品营养服务、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及食品安全监测监察的工作。
【授予学位】长春科技学院工学学士学位和美国浸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国际理念和竞争意识,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雅思(IELTS)系列课程,计算机编程原理,目标导向编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交流与网络,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CommunicationinOrganizations,ApplicationsDevelopment,ContemporaryIssuesinMultimediaandInformationTechnology。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非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知识进行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设计维护和开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包括数值计算方法、程序语言设计等。毕业生可在信息产业、科研机构、学校、软件公司等部门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数学、计算机、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是教育部、财政厅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科学教育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包括科学教育概论、科学思维论、科学哲学、科技史等。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从事“科学”教学研究工作和在教育科研及公共事业单位从事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普及教育管理工作。
环境科学专业(非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农业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与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包括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毕业后可以进入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方面工作或到初、高中进行专业教学工作,也可考研继续深造。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教学法和生物微格教学等。毕业生适合于初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包括电子技术、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以及学校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教学等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能在基础教育中从事地理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部门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设有十余门核心课程,同时还设置了短途地理野外实习、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地理野外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非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在城市、交通、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设有多门核心课程,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并设有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师范类/非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按大类招生,专业前两年主修基础课程,后两年主修专业课程,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课程设置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法和生物微格教学等。毕业生可在初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生物技术按大类招生,前两年主修基础课程,后两年主修专业课程,培养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以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毕业生可在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师范类)-长春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掌握食品科学:、食品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食品分析和检测方法以及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基本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课程设置包括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工艺学等。毕业生适合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监控、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吉林建筑大学
8.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全日制)建筑技术科学-吉林建筑大学
二、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及代码、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方法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具有基本的程序编码和测试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具备基本的中小型局域网组建、管理和维护能力。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微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与案例分析、JSP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C#编程技术、嵌入式系统、Linux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政府机关、IT领域等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科技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销售与维护等工作。
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畜牧、饲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需要,掌握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品质分析与检测、动物生产学基本理论,熟悉饲料调制、配方设计、饲料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现代化畜禽饲养管理技能,了解生物饲料资源开发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一般知识,能够在饲料生产与现代化养殖企业从事配方设计、产品加工与品质控制、营销与技术服务、畜禽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工厂设计原理、饲料分析与检测、动物生产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畜禽繁育学、微生物学、动物医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饲料加工企业从事生产、配方设计、品控与质检、中央控制操作、饲料生产管理、产品推广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在现代化养殖企业从事动物生产、养殖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也可以报考海关、畜牧与饲料行业及相关技术与质量监督部门公务员或考取硕士研究生及出国留学
34.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粮食生物转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粮食生物转化为主要方向,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过程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与产业相融合的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线需要,在粮食生物转化产业第一线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更新与改造、产品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工作,继续培养或深造,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具有复合知识和创新能力,具备现场工程师技能和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工程设备、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氨基酸工艺学、酒精工艺学、淀粉工艺学、酶工程、生物产品分离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粮食生物化工企业从事生产运行或管理、技术监控、技术更新与改造、产品质量检控、设备维护等工作;继续培养或深造,可在研发单位或部门从事研发工作;在事业单位行政部门从事专业相关的行业技术管理工作,或报考相关部门公务员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出国留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吉林工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熟悉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和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从事食品生产及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保健食品、食品保藏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发酵与酿造工艺学、生产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制造、产品开发、质量管理与品质检测等岗位;食品及相关行业的质量监督、产品检验、工程设计、产品研发等岗位,或报考相关部门公务员或进一步深造读硕士研究生及出国留学。
吉林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吉林工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转型实验班)(JAVA大数据方向)
定制班背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JAVA大数据方向”是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国内知名企业--达内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课程设计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基于集群架构,涉及虚拟化、云计算、安全攻防、Python开发等高端技术。本专业的大数据实验室可针对学员进行7×12小时的。率先实现差异化教学JAVA大数据课程,通过技术的跨越实现职场的跨越,增加学生系统架构能力、底层编码能力、JAVA新技术。并可获得红帽、阿里云、微软、中国通信部等国际权威认证。
定制班全面推行因材施教、分级培优,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收获,采用2.5+0.5+1的教学模式,即“学校主导,企业辅助,面向职场,联合培养”模式,培养懂专业、能入职的合格IT人才。具体为:学生在前五个学期在校内完成学科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的学习。第六学期赴达内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开发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两个学期到企业进行真实工作实习并完成就业。学院与企业联合建设合作专业专用实验室,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实践动手时间,掌握企业主流技术,学生毕业后100%通过“名企内部推荐”赢得JAVA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测试工程师、高级程序员、架构师、需求分析师、高级测试师、Linux运维,云计算,Python开发等高薪职位。
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后通过“名企内部推荐”赢得JAVA工程师高薪职位,工作1-2年成为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5年后成为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或产品经理,就业率100%。
主要课程::在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学习以大数据方向为主的核心课程,如:核心API、HTML5、CSS、JS、JQuery、XML、Oracle、MySQL、Servlet、JSP、MVC模式、Spring、MyBatis、Struts2、Hibernate、Nginx、Redis、Linux运维、Zebra项目实战、Python、Hadoop、Scala语言、Spark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100%通过“名企定制双选”赢得JAVA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测试工程师、高级程序员、架构师、需求分析师、高级测试师、Linux运维、云计算、Python开发等高薪职位。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理论和开发流程,熟悉计算机软件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和较强的项目开发能力,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主干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C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EDA技术、Linux程序设计、DSP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分布式计算框架Spark、单片机应用开发、软件工程、移动通信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嵌入式系统与开发、移动通信终端软件开发等。
动物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畜牧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牧生产与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饲料学、动物环境卫生学、动物科学综合实验、饲料添加剂学、宠物饲养学、动物行为与福利学、动物生产学。
专业特色::是吉林农业大学早和具综合实力的本科专业之一,专业底蕴深厚、师资内涵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基础夯实、人才培养成果显著。该专业是“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拔尖创新型)、“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和吉林省首批本科品牌建设试点专业;“十三五”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以该专业为依托的畜牧学学科是博士一级授权学科和一级硕士授权学科,并拥有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水平位居全国同行的先进行列。
毕业去向::近5年来,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33%左右,毕业生除了考取本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入到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211或985院校。其余的本科毕业生基本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农业类中高职学校、畜牧科研单位、畜牧技术推广单位、畜牧养殖企业和饲料企业,从事与畜禽养殖和饲料生产有关的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草业科学-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草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牧草资源开发与利用、草食动物生产与牧场管理、草地保护、草坪与园林等领域,从事技术服务、研究开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牧草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牧草育种学、草坪学、草食动物营养学、草地保护学、草地生态学。
专业特色::专业培养倡导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寓教于研,重在践行。基于国家“粮改饲”战略,立足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培养学生培育、种植、加工、生产、利用优质饲草的实践技能,为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做贡献。
就业去向::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5.57%,其中考研率达到54%。学生毕业后可以到与草业科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主要课程::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风能工程、燃烧理论与设备、储能原理与技术、能量有效利用、能源工程综合实验。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我校是吉林省内首批设立该专业的学校,具有30余年相关专业办学历史,是学校特色优势专业。专业围绕农业废弃物处理和新能源产业开发,为国家新能源工程建设及地方新能源产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于新能源及节能工程的装备开发与生产单位,相关新能源工程利用与行业管理单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保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企事业单位,以及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的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可就读我校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或相关院校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习深造。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知识;充分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了解智慧农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同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重视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科,发挥与农结合,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厚基础、重能力、宽口径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就业去向::企事业部门和科研院所从事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农业信息化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理论和数据分析建模及处理技术,具备解决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海量数据管理、分析、挖掘、决策及配套系统研发与应用的技术能力。毕业生能够在政府机关、金融、医疗、农业等行业相关部门成为胜任数据分析、架构、挖掘和相关算法软件研发及应用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通识课、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数值分析、操作系统与Linux操作系统、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基础。
专业特色::本专业重视数据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特色,培养具有数据科学思维,熟练运用数据思维及分析应用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在审计所、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政府机关等相关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建模、智能决策及配套系统设计、开发、管理等职能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招生)-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熟悉农业信息化基本知识,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能在电子工程、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专业特色::发挥学科联合优势,依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在企事业部门和科研院所从事电子技术开发、应用与管理的人才。
就业去向::在电子通信及计算机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吉林农业大学
学院2018年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即按大类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统一招生,前3个学期进行大类培养,第4学期(大二下学期)开始,按照学生意愿和学习成绩分专业,学生可选的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食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掌握食品科学、食品加工、食品工程知识,具备食品工程设计及加工操作技能,能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与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畜产品加工、果蔬贮藏与加工、粮油加工、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加工厂设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实行产学研联合办学培养模式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
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食品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技术研发、质量品控、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生物科学-吉林农业大学
拥有生物学一级博士授权学科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培养具有扎实开阔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的学科规律、学科内容及学科发展动态;具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多角度出发思考并探索生物科学发展的认知和思维;具有自主学习与获取知识的行为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具备在高等院校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或具备在相关部门进行研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生物工程类,包含生物工程、制药工程2个专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四年 理科-吉林农业大学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的基本技能和经营策略,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技术推广等工作的技术人才。
◇业务基本要求: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的技能和方法,受到种子科学技术的实际训练。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种子加工和贮藏、遗传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
专业方向与特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和经营管理。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就业去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现代种子企业、国外种子研究机构、农业科技园区、各级农业推广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国家海关等企事业单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具有农业设施的设计与建造、环境调控、农业园区规划、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能在科教、产业、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现代农业设施的科研与教学、工程设计、技术推广、经营与管理、产业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园艺设施学、设施环境工程学、建筑制图与CAD、农业建筑学、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工厂化农业、设施园艺栽培学、无土栽培学、园艺植物研究法等。
专业特色::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新材料等学科,实现高附加值、高效益、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多学科知识融合应用能力培养。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推广单位从事农业工程设计与管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环境科学专业-吉林农业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环境监测与监理、环保政策咨询、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学导论、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专业特色::学生在掌握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接受基本训练,在环境污染修复、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某一方向深入学习。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保企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教师、设计院、研究员、监理员、营销员、实验员、化验员、技术开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等身份从事环境监测与监理、环保设备营销、环保政策咨询、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长春财经学院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具备数学与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能力和较强的软件测试能力,具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外文文献阅读能力,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能在互联网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与系统管理类岗位工作,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程序设计、Net应用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软件建模与设计、计算机网络、LINUX操作系统等。
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技术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成为必然,社会、企业、家庭乃至每个人都会对各种类型的软件有着大量的需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在成为热门专业并将在未来得到长期持续发展,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研发、WEB前端开发、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培训与支持、系统运维等方向从事相关工作。计算机软件测试有着入门快、薪酬高、职业生涯寿命长、发展空间广阔、无性别歧视等特点,随着IT行业的迅猛发展,对软件测试人员,特别是高端测试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位的人才缺口较大,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软件人才缺口的30%为软件测试人才。预计在未来20年内,IT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大,软件测试工程师目前正在成为IT行业中一个新亮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师德,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应用能力,能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工程图学、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职业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工业设计(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师德、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掌握扎实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材料成型和模具设计及制造方面应用能力,能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培养能够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CAD/CAM、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师德,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机电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检测控制及工程应用能力,面向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德才兼备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培养能够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开发、控制和机械制造技术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器人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机器人工程应用为背景,把机器人机械结构、运动伺服控制、可编程控制、微处理器应用、机器人控制作为能力培养主线,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结构与控制技术、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及编程应用技术等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业自动化,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集成、系统安装、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成为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工程数学、机械设计基础、微处理器应用、检测与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机器人学导论、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机械基础与机构学、工业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动、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规律,掌握电力工程基础理论和电气设计、运行及管理技术,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能够胜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交直流传输和供配电设计、高低压电器设备设计及安装、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电气工程领域工作的能力,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类专业从事教学工作的“双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磁场、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器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绝缘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供配电技术。模块一: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高压直流传输系统;模块二: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总线技术及应用、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教育教学和测量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师范技能、测控仪器系统设计制造及应用开发能力,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相应专业教学工作岗位,或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技术研究、应用维护、运行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工程意识强、职业技能好、创新能力高”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测控电路及装置、智能仪器仪表设计、计算机测控技术与系统、虚拟仪器、仪器仪表装配技术及制作工艺。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动化(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技能、基本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等相关专业从事教学工作的“双师型”应用型人才。同时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产品开发,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控制类电子产品开发,控制类电子产品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气工程监理,控制系统集成实施,配电系统安装、运行与维护,电气及控制类电子产品销售等相关行业中技术员、销售员、工程师、监理师岗位。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及仿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PLC控制技术及应用、工业网络构建与维护、DSP控制技术与应用、过程控制技术及系统设计、运动控制技术及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韩语实用能力,解决电气工程领域技术问题,创新国际领先电气工程产品设计。能够胜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交直流传输和供配电设计、高低压电器设备设计及安装、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检测、电子与控制技术应用等电气工程领域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建筑供配电设计、施工,电力运行以及电气设计,电器设备制造、安装、调试、销售等岗位工作的拥有中韩国际教育背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中方课程设置电路、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特高压传输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韩方课程设置数字工学、自动控制工学、微处理器、电力电子工学、电力机械、高电压工学、电气设备工学、智能电网应用、智能控制、现代自动化、新能源管理系统、专业韩语、未来电气汽车。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胜任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检测维修、设计开发、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运输、物流经营等方面的工作;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体化”职教师资,具备教育教学及高级应用和管理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交通运输学、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要求掌握自动控制理论、轨道交通控制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轨道通信和信号设备的安装、维护、管理及应用开发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轨道交通运输生产、施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分析、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计算机网络、电磁兼容及可靠性理论、铁路信号运营基础、信号基础设备原理、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铁路信号远程控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计算机联锁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等课程。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编辑出版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适应媒介融合新形势下出版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编辑出版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图书报刊编辑、数字编辑、网络编辑、数字营销技能,具备选题策划、信息采编、运营管理等能力,能在报刊社、出版社、网络媒体等出版行业从事数字编辑和数字营销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与吉林日报社合作办学组建吉报班。
主要课程设置::新闻采访与写作、现代编辑实务、出版营销实务、印刷业务流程、编辑出版史、版式设计、出版现代技术、编辑出版法规及职业道德等。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国家特设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传媒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和运营规范,具备新媒体应用技术与内容生产、网络营销与策划、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创意等能力,能在新闻媒体机构、各类门户网站、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媒介内容策划、采写、编辑、推广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跨媒体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广告概论、融合新闻学、非线性编辑、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等。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文化产业发展动向,能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语文师资,或者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职工作,或者能在文化产业相关单位从事文化创意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文学概论、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外国文学等。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按专业大类招生。
行政管理(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政治、行政和科技素养,掌握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基础知识,能系统地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人事管理、公文处理、办公室事务管理、信息化办公等方面能力,能胜任基层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电子政务概论、地方政府学等。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旅游管理(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修养、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管理人才以及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胜任中高职旅游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的“双师型”职教师资。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统计学、电子商务、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市场调查、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饭店服务学、导游业务、旅游情景英语、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人事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操作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经济法、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专业英语。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熟练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技能,具有在中职院校以及零售、汽车、证券、房地产等行业从事教学及开展市场调研、市场开拓、商品推销、营销策划、营销管理和营销整合等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及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商务谈判与礼仪、广告策划与创意、销售管理、物流管理等、推销理论与实务、渠道管理、定价策略与技巧、客户关系管理、汽车营销专业方向课程、零售管理专业方向课程、证券营销专业方向课程和房地产营销专业方向课程、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财务管理(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专业技能,又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师技能,能在职业学校教学一线从事财务管理教学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及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熟练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与技能的企事业岗位一线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财经法规、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信息系统、税法、税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规律,掌握专业教学法,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师范技能,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实验指导的“双师型”人才;或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内从事技术研发、应用维护、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导论、路由与交换技术、JAVA程序设计、Web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TCP/IP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安全、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教学技能,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相关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人才,或能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等专业领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集成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传感与测量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掌握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利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人才;在通信与网络系统、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等专业领域的生产、管理与服务行业从事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网络运营、技术管理和支持以及技术培训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原理、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物联网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掌握专业教学法,具备影视后期、数字游戏、动画等数字作品设计和开发能力,能胜任中等职业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实验指导的“双师型”人才,或能在影视后期、游戏软件、前端开发、软件外包、电脑美术等领域,从事影视后期制作、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界面设计、前端开发、信息服务及数字媒体管理与培训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摄像及剪辑技术、人机交互设计、游戏概论与策划、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影视后期制作与特效、三维动画设计、C#程序设计、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影视包装、游戏引擎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方法、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水平;获得应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软件工程专业能力,经历软件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具备参与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管理系统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运行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趋势、技术标准、行业政策和法律,全面发展的具有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安卓基础开发、安卓高级开发、web技术及应用、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移动互联网概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英语(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了解英语国家国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基本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和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的技能,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或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或英汉双语口、笔译的能力,能够在中职教育和基础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学,或在文化、外事、商务等部门从事涉外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视听、英语语法、英汉翻译、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商务英语写作等。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德语(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德语语言技巧,能够进行德语交流;了解德语国家国情和一定的商贸、科技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德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进行专业领域翻译;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德语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综合德语、高级德语、德语阅读、德语视听、高级德语视听、德语会话、德语写作、德语口译、德语笔译、科技德语、德国概况、二外(英语)。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食品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掌握专业教学法,具备食品营养检验、营养食品开发、营养指导、销售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胜任中等职业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或能在保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功能食品开发、人群膳食营养指导、食品检验、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功能食品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掌握专业教学法,具备食品生产管理、食品工程设计、食品研发、食品销售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胜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或能在酿造酒和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食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工艺流程控制、产品研发、食品检测、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分析、功能性食品。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生物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熟悉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掌握专业教学法,具备生物工程设计、药物生产管理、药物的检测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能胜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或能在生物制药领域从事药物研发、生产、管理和质量检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免疫学原理及应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发酵工程原理、生物制药工艺学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力、食品分析检测能力、食品销售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验机构和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监督、培训、检测、销售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与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与CAD、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管理学。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化学、生物科学及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精细化工与生物化工工程设计原理,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生物化学产品和精细化学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及生产管理能力、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既能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相关专业教学工作,又能在日用化工、生物医药和生物能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的双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原理、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酒精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等课程。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画种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基本表现能力,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掌握专业教学法,能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的“双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陶艺、摄影、中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教学法、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工艺美术(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工艺美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作、管理等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图形设计、版式设计、材料应用设计、民间手工艺、纤维艺术、陶瓷工艺、包装工艺、书籍工艺制作、丝网印刷、工艺品设计、玩具设计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室内外装饰设计、装修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工程预算、结算等综合知识、能力、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专业制图、建筑模型制作、施工图设计、水暖电通、家具设计、室内外空间设计、材料构造与工艺、陈设设计、景观设计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设计与制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作、指导和管理等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字体创意设计、图形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行录设计、书籍整体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印刷实务、品牌策划与推广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42.动画(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掌握动画、影视设计的理论知识,具有影视摄影、技术制作等综合能力。能够胜任动画、电影、电视、广告行业等企事业单位的动画设计、影视广告编导、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动画运动规律、原画设计、FLASH动画、MAYA、微电影、动画造型设计、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等、剧作、漫画、故事片、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影视动画形象设计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强艺术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服装和服饰品行业进行服装创意设计、产品开发、服饰品设计、陈列与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品牌策划、品牌营销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服装色彩设计、时装画技法、女装设计、男装设计、服饰品设计、时装结构设计、时装制作工艺、服装立体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时装陈列设计、时装市场营销、时装材料与面料再造设计、时尚流行资讯、服装欣赏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表演(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影视表演、空中乘务、空港管理领域中具备表演、民航服务、中外语言表达、礼仪规范等基本能力与操作技能,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综合服务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形体训练、镜前意识与时装摄影、服装设计、服饰色彩、时装表演理论与技巧、服装材料学、时装表演编导、时装表演组织与策划、形象设计、时装陈列设计、服装专业英语。部分课程由校企合作单位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及企业需求设置。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服装工程专业背景的,具备服装工业制版、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技术指导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服装机械原理、服装材料、服装贸易、服装生产管理、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服饰图案、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男装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制版、服装制作工艺、服装CAD等。
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数学教学、研究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数据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C++语言、数值分析、数学模型。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能力,掌握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接受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数据科学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工作,亦可从事大数据研究、咨询、教育培训等工作。
主要设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NoSQL,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深度学习,数据清洗,Hadoop技术,Spark应用开发,大数据可视化等。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扎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能够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人才。同时培养可在光电行业、智能制造行业及人工智能行业等领域内从事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场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及实验、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光学系统CAD、光电信息物理基础、激光原理及应用、光电子技术及器件、傅里叶光学、光通信技术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等。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操作能力,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在经贸领域,面向涉外经济贸易岗位,从事制单、跟单、报关报检、函电制作、商务谈判、跨境电商、贸易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等。
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物流管理(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统计学以及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营及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经管部门、生产企业、大型商贸企业、区域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电子商务等领域,面向仓储、配送、运输、供应链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咨询服务等中高级物流管理岗位,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物流学、管理学、统计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设施与设备管理、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投资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投资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股票、期货、现货、外汇等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和项目融投资分析能力,能在证券、保险、财务及项目融投资领域,面向个人理财、证券分析、出纳及会计、财务分析岗位,从事投资分析及财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投资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学、期货与期权、投资银行学、国际投资学等。
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电子商务(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及电子商务技能,能够在电子商务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相关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开发、应用等方面工作的经济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项目与管理、网络经济学、网络营销与策划、搜索引擎优化、客户关系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网页设计与制作、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网站运营数据分析等。
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教育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的教学管理人才,并在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它教育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类产品策划与营销、课程管理与教育培训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哲学、德育原理、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职业学校管理等。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前教育(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情商素养,掌握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和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能在幼儿园、早教机构、儿童教育咨询机构和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管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专业理论型与应用型兼备的“双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基础、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琴法、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卫生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育科研方法、学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主题教学、亲职教育、幼儿园游戏指导等。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韩语实用能力,解决电气工程领域技术问题,创新国际领先电气工程产品设计。能够胜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交直流传输和供配电设计、高低压电器设备设计及安装、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检测、电子与控制技术应用等电气工程领域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建筑供配电设计、施工,电力运行以及电气设计,电器设备制造、安装、调试、销售等岗位工作的拥有中韩国际教育背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中方课程设置电路、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特高压传输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韩方课程设置数字工学、自动控制工学、微处理器、电力电子工学、电力机械、高电压工学、电气设备工学、智能电网应用、智能控制、现代自动化、新能源管理系统、专业韩语、未来电气汽车。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药学专业由我校2003年始建的中药制剂技术专业转型而成,本专业紧密跟随国家和吉林省大健康发展战略设置人才培养规划,尤其在中药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先后组织承办了吉林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学生在省赛和国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被用人单位争先录用。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严谨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精神,掌握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能力,能从事中药药物的前加工、生产、使用、调剂、管理、营销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药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药膳、中药调剂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医院药房:、药品生产企业、社会药房、药品经营企业等机构,在中药前处理、中药饮片切制、中成药生产加工等岗位群,从事中药药物的前加工、生产、使用、管理、营销等工作。毕业后符合规定报考条件,可以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于2002年设立,是我校唯一一个国家试点专业,也是吉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本专业多年来致力于与行业的深度合作,先后与国内多家大型制药企业进行订单培养,为行业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受到行业的好评。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严谨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精神等综合职业素养,掌握较为坚实的药物制剂生产基本技术、药物制剂质量检验及控制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从事药物制剂生产、药物制剂质量检验及控制等岗位一线工作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微生物与免疫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理学、药物化学、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制剂技术综合实训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各类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物制剂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销售岗位的相关工作,亦可在科研院所、医药院校从事实验员的工作。毕业后符合规定报考条件,可以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营养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营养专业设立于2007年,学制3年,学历大专。至今己招收了六届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本专业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突出岗位能力需求,用人单位反馈良好。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以及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临床营养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营养指导、卫生保健、会配餐懂烹饪等能力,在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学校、食品及餐饮企业和行业,能从事临床营养及公众营养工作的医药卫生高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学、食品加工与烹饪、食品卫生学、预防医学、营养与膳食、临床营养学、营养学检验技术。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食堂、医用(保健)食品和餐饮企业等技术领域,从事营养评估和膳食指导、营养咨询和营养宣教、膳食配制和营养管理、营养与慢性疾病干预等营养技术应用性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是国家2015年新版高职专业目录中新增专业,2016年学校正式招生,目前有两届在校生。本专业注重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与企业合作紧密,2016年先后被长春市教育局、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目前中医养生保健行业迅速发展,国家对中医适宜技术大力推广,本专业毕业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健康服务行业,能够从事中医养生、中医保健、健康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与中成药、中医临床学、经络腧穴学、实用保健技术、中医推拿养生学、中医养生功法学、中医体质养生学、亚健康人群养生保健、临床常见疾病养生保健、男性养生保健、妇儿养生保健、老年人养生保健。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中医养生保健企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治未病科室等从事推拿养生、艾灸养生、养生保健咨询、养生保健技术培训等非医师类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眼视光技术专业开办于2009年,学制3年,学历大专。该专业是校企共建专业,与多家企业了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就业面向主要是眼科医师助理、眼保健指导、眼镜的验配与销售等岗位。2017年被长春市教育局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已有7届毕业生,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眼科验光、配镜、特检技术和相关企业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眼视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眼应用光学基础、视光学基础、眼科学、眼屈光检查、眼保健与眼病预防、验光技术、眼镜定配技术、斜视和弱视临床技术、接触镜验配技术、眼视光特检技术、低视力助视技术、眼镜销售、眼镜店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前能够获得高级眼镜验光员和高级眼镜定配工的资格证。主要面向眼科医院、眼镜店、视光门诊、各类视力保健中心,从事医学验光、配镜、特检技术、视力保健、视觉训练、低视力康复指导等相关的技术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立于2007年,是我院特色专业,多年来先后与多家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经遴选本专业于2017年被确定为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到吉林大药房等合作单位进行课间见习,接受企业师傅一对一的技能传授,毕业实习及就业可以择优被合作企业录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掌握药品质量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和药品营销等岗位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严谨科学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中医药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药品营销心理学、商务谈判与礼仪、GSP实务、医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概论、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医药数理统计、会计学基础与财务管理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药品批发:、药品经营、生产、药品零售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市场开发与推广、医药代表、药品销售、药品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药品质量验收、药品仓储、药品物流、药品咨询服务等工作。毕业后符合规定报考条件,可以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专业设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专业发展经历。在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基础上,不断跟随市场发展的脚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探索。2008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足,同时拥有较为成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美容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审美能力,掌握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所必备的美容医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美学知识和中医美容养生保健技术,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在美容行业中从事专业美容护理、美容顾问、咨询及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护理美容技术、物理美容技术、文饰美容技术、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中医美容技术、美容咨询与沟通、美容化妆品、美容药物学、美容外科学、形象设计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企业、化妆品企业、医学美容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美容美体、美容产品销售、美容指导培训、医学美容咨询与设计、美容业管理与营销、美容养生保健、形象设计与造型等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设立于2010年,至今己招收了八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现有在校生160余人。目前本专业已有毕业生五届,毕业生近年首次签约率均高于80%,对口就业率达到96%以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康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开展吉林省中高职衔接项目;2015年,成功申报建立了长春市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名师工作室;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2017年,获省级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创新精神,掌握中、西医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能在各级康复机构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康复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康复治疗基础、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疾病康复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考取康复治疗师:(士)资格证。在各级综合医院的康复科、康复机构、养老保健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开展康复、保健、医疗及预防等方面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成立于1995年,经过20多年的办学积淀,本专业专业的办学定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成熟,教学基础厚实、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积极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院合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专业社会声誉良好。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掌握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以及相关的医学和理工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放射摄影、计算机体层扫描、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相关领域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影像电子学基础、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科室的技术岗位开展工作,也可以从事影像设备的营销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立于2010年,是长春市首个检验技术类专业,学制3年,大专学历。2015、2016年曾与北华大学检验学院合作开展吉林省中高职衔接项目。学生毕业前可报考吉林省统招专升本考试,升入北华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继续研读,历年专升本率稳居省内前茅。专业与省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教学合作,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医学、化学、检验学知识,规范的临床检验操作技能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医学检验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医用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统计学、寄生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考取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资格证,在各级医院检验科、体检机构检验科从事临床检验工作;也可在海关、技术侦察、商检、药监等部门从事理化检验技术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专业开办于1995年,2017年被长春市教育局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专业注重校企合作,与多家医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目前拥有11个校内专业实训室,突出学生技能培养,适应专业岗位能力需求。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中医针灸推拿知识诊治各科疾病的实践工作能力,能从事医疗、预防和养生保健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针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临床学、针灸治疗学、中医伤科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考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主要面向各级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针推科从事相关临床工作,也可在康复机构、养生保健机构、医药企业、疗养院及其他领域从事养生、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等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学专业开办于2001年,师资力量雄厚,201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校内实验实训条件良好,实训耗材充足,设备完善。目前毕业生已达千余人,因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医疗岗位要求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运用中医诊疗各科疾病及康复保健的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考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主要面向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保健机构从事医疗、康复及养生保健等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医学专业创办于2002年,隶属于我校临床医学院,学制三年。口腔医学专业始终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注重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十六年的淬炼与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2011年被批准为吉林省示范专业,2012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014年被批准为吉林省品牌专业,2017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目前在校生400余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7%。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达到口腔执业(助理)医师的理论与技能要求,能够从事基层医疗机构的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及预防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考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主要面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口腔疾病诊治、预防保健等相关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专业隶属于我校的药品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主要领域之一,我们将依托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平台,以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强化现代学徒育人理念,由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掌握食品分析检验、食品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等岗位一线工作需要的必备基础知识与技能,能适应食品事业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严谨科学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工艺学、食品检验分析、食品微生物学与检验技术、营养配餐设计及实践、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仪器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食品检验:、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领域、公共供水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功能性食品及新资源食品的营养指导和宣传、食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控制、食品贮藏、食品销售等工作。符合规定报考条件可以考取营养师或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等资格证书。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专业开办于2012年,实行"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突出技能,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卫生信息管理需求下的新专业。自创办以来,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及高度评价。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个性健康和谐,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病案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维护、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数据库应用技术等岗位需求能力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卫生信息学、计算机网络、病案管理学、数据库应用技术、卫生事业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卫生统计学、国际疾病分类、国际手术分类、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病案室、医务科、信息中心、办公室及医疗保险等部门从事病案信息统计、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医药卫生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及医院信息资料的统计、分析等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年的办学经历。临床医学专业始终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注重教育教学改革,2012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群”、“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年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2013年承担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014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2015年所在专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016年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高水平专业群”。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掌握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能力以及危急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合格助理全科医生。
主要课程:
人体的构造,人体的机能,病理与临床,临床基本治疗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呼吸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与运动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妊娠、分娩与生殖系统、乳房疾病,社区保健与康复,社区疾病与预防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考取职业:(助理)医师资格,主要面向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是在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后由原来的生物工程专业及生物制药专业合并而成,生物制药专业曾经是吉林省特色和示范专业,与生物工程专业合并后,增强了该专业在生物领域的覆盖面,学生专业技能更具特色,满足了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良好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掌握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化学、生物药品生产及流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生物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能从事生物药品生产、管理、质量控制、辅助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生物制品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生物工程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传统生物药品和现代生物药品生产、流通、销售机构包括基因工程药品、细胞工程药品、发酵工程药品、酶工程药品等的生产和流通企事业单位,在生物技术岗位群,从事生物药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药品检验、营销及辅助生物药品研发等工作。毕业后符合规定报考条件,可以考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简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成立于2014年,学制3年,学历大专。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地,与多家省内三甲医院有深度教学合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和质量意识及计量,具备人际沟通与社会工作能力,适应卫生检验与检疫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生物学检验等基础理论、基本技术,能从事食品营养成分与添加剂及残留农药检测、生物材料检测、动植物检验与检疫、空气及水质质量检测、人体血液与体液常规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与临床免疫检验、卫生微生物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检验仪器分析、生物材料检验、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空气卫生理化检验、水质卫生理化检验。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考取卫生检验与检疫师资格,主要面向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医院检验科室、血库环境卫生监测部门、食品卫生监测机构、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监督所及一些生物制品所及研究院所、第三方实验室等,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等技术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吉林建筑大学
专业简介: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观,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高级复合型计算机类人才。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吉林建筑大学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从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教育:,毕业生将在掌握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知识与设计能力和运行调试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力学、化学、电子和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主干课程: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测量学、给排水管网工程、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处理微生物学、环境化工基础、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水泵及水泵站、给排水施工、水工艺设备基础、水文学与水文地质。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设计院所、市政部门以及环境保护、化工、轻工、能源、医药等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给水排水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管理、施工、技术开发、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环境科学-吉林建筑大学
专业简介:面向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良好专业训练,具有环境监测、分析、管理规划、环境监理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部门、检测中心,从事技术检测、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或具有进一步深造潜质的学术型人才。
主干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工基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给水处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设计院所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管理、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环境检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吉林建筑大学
专业简介: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毕业后能从事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的研发与生产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光电器件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电子和通信产品研发公司、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研究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电子与光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遥感科学与技术-吉林建筑大学
专业简介: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工程基础和遥感理论基础、信息处理与分析理论基础,具有扎实的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朴实的思想作风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沟通合作与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及创新意识的遥感科学高级应用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能在测绘行业以及城建、规划、国土、地质、林业、农业、资源、环境、交通等相关领域从事遥感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工作。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达到遥感专业工程师技术水平。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与测绘工程专业实行按测绘类大类招生,设置宽口径培养的“注册测绘师实验班”,实行“2+1+1”培养模式:一、二年级公共基础与专业基础学习,三年级专业工程实践,四年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
主干课程::测绘学基础、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测量平差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学、空间定位技术基础、地图制图学、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遥感物理基础、定量遥感、遥感图像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微波遥感。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国家基础测绘、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与遥感地理信息相关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奖励政策:由产学合作单位吉林云信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云信奖学金”、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中海达奖学金”,奖励报考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优秀考生。
地理信息科学-吉林建筑大学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测绘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具备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应用、管理及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生产、处理与应用等方面技术工作能力,能够在国家基础测绘、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灾害预防等部门从事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工作,具有自主学习意识,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把握行业动态,拓展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是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建设专业。实行“2+1+1”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公共基础与专业基础学习,三年级专业工程实践,四年级专业学习。
主干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图制图学、测绘学基础、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遥感原理与应用、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GIS二次开发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国家基础测绘、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与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