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能源化学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0 | 60440 |
202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59921 |
2020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3 | 58840 |
2020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4 | 18288 |
2020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5 | 57768 |
2020 | 会计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8 | 17172 |
2020 | 日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8 | 17172 |
2020 | 金融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54563 |
2020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2 | 54085 |
2020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2 | 54085 |
202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2 | 54085 |
2020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2 | 54085 |
2020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3 | 53591 |
2020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8 | 50991 |
202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50462 |
2020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50462 |
2020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49972 |
2020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49447 |
2020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48939 |
2020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48480 |
2020 | 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48480 |
2020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47972 |
20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47972 |
2020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47972 |
2020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47972 |
202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43499 |
2020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43499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43499 |
20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4 | 43055 |
2020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42596 |
2020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0 | 40224 |
2020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1 | 35229 |
2020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0 | 31431 |
20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8 | 24203 |
2020 | 火电厂集控运行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0 | 152243 |
2020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5 | 149140 |
2020 | 供用电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9 | 146659 |
2020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7 | 141424 |
2020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5 | 135886 |
一、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管理工程”本科专业成立于1988年,1995年改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7年按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修订后的本科专业目录又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余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本专业具备比较完善的实验、实习基地。目前拥有两个实验室,面积200余平方米,配备了相关的实验软件,突出强化实践环节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人才。
二、专业特色
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实行强化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领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重视专业实践活动的培养方式。学生入校后经过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后,可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志向和学习情况,选修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选修课。人才培养突出电力行业特色,提升了学生在电力行业的职业发展与职业迁徙能力。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电力系统、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C++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数据结构、管理学原理、统计学、数据库导论、电力生产过程、电力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学。
专业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组织、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
建议修读选修课:电力市场、工程概预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新技术专题、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等。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电力系统、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主要从事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方面工作。
一、专业概况
工程管理专业于2001年成立,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硕士7人。本专业在吉林省输电工程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输变电运行实训基地等实践平台基础上,强化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所需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及建筑行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造价、监理、投资分析与控制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管理学原理、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经济学、数据库应用、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输电线路施工、输电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到电力建设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施工、造价及管理工作,到各级供电企业(南网、国网等)从事线路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建筑企业、工程咨询(如工程造价、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等)及其主管部门、投资与金融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相关工作,或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近两年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一次平均就业率85%以上。
1.专业概况
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吉林省最早设立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2005年获批“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获各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业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门,各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编著教材12部。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 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培养具备通信与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知识基础,掌握通信系统设计、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理论,能在电信、电力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研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信息传输及处理,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应用为主体,形成以无线通信、通信网与交换、信息工程与多媒体为方向,以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专网的实际应用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
3.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通信系统、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电力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力综合自动化。
4.就业方向
可在通信、电子、电力、广播电视等相关领域,从事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以及通信、电子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施工、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1990年,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研究传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变换、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光学、精密机械、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专业,内容涉及工业、军事、国防、农业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该专业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前沿领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社会需求始终保持着旺盛势头,就业始终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就业率连续保持95%以上。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全国唯一的以发电厂热工参数检测和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为背景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掌握测量和控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掌握电力行业热工参数检测技术、化学参数检测技术和新能源测控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方法,获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设计技术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以电力行业测控技术需求为专业指导方向,辐射其它工业生产过程,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测控技术的需要,以电力行业发展需要为重心,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测量与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信息处理、热工自动化、化学分析自动化、新能源测控技术、电能质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及测控设备、自动化仪表的设计和使用能力,能从事与测控技术有关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维修与维护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测控系统设计、电子电路CAD实验、传感器原理、集散控制系统、发电厂开关量控制、发电厂热工过程控制、无机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分析自动化、发电厂成份分析检测仪表、虚拟仪器、面相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电力系统基础、电能质量监测、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图像处理、新能源发电测控技术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在仪器仪表设计、电子产品开发、自动化装置生产与调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维护、市场营销以及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潜力,在各种领域均受到了欢迎。
就业领域主要涵盖电力、化工、石油、冶金、轻工、食品等工业生产过程。
一、专业概况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是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的交叉学科,它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及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及应用前景日趋广阔,就业面广。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全国唯一的以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背景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了解智能技术发展最新动态,掌握电站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电力生产设备及过程智能控制、电力系统智能化等较宽阔、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智能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论、控制论领域专业思想和创新思维,全面掌握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成为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四、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atlab及其应用、运筹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脑与认知科学基础、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最优化理论、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人、火电厂智能控制、风光生发电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与信息处理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鲜明的电力系统特色,毕业后能在电力生产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电网、IT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和决策管理等工作,具有进一步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扎实基础和优势。
2020年东北电力大学广西地区成绩查询专业类别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会计学文史468468英语文史467464日语文史468468能源与动力工程理工517493机械类理工510482自动化理工530493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482479土木工程理工49047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575538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理工536511电子信息工程理工50149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482473通信工程理工50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广西地区成绩查询专业类别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电子信息工程理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科输配电工程技术专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工工程管理理工工商管理理工供用电技术专科核工程与核技术理工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理工环境工程理工会计学理工会计学文史发电运行技术专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科机械类理工金融工程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能源化学
专业类别高分低分财务管理理工490490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50149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571563电子信息工程理工49349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工497485工程管理理工495487工商管理理工490490核工程与核技术理工514487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理工486486环境工程理工483483会计学文史521521会计学理工498498机械类理工5055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507506
2017年东北电力大学广西地区成绩查询专业类别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理工490487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451451环境工程理工446446生物工程理工449419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428428国际经济与贸易理工428426市场营销理工4194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509493会计学理工460460核工程与核技术理工485466电子信息工程理工479462自动化理工474450计算机科
东北电力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0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
东北电力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思想政治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文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电
东北电力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9分,会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5分,应用化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6分,日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工商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7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2分,给
东北电力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4分。东北电力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英语综合本科批普通类电气工程及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工类,4年,4400元/年)、环境工程(理工类,4年,4180元/年,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应用化学(理工类,4年,3850元/年,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工
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9分,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轻化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新能源
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
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械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
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1分,金融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
东北电力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会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