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506 | 15274 | 415 |
本科二批A段 | - | 439 | 31434 | 280 | ||
专科批 | - | 322 | 69287 | 160 | ||
本科二批A段 | 单列类专业 | - | 408 | 40877 | 280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05 | 41833 |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468 | 8458 | 354 |
单列类专业 | - | 462 | 9148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29 | 13273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1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4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3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1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11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7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1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3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1 | |||
自动化 | 四年 | 4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4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3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7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3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2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四年 | 3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2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2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四年 | 50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合作办学) | 四年 | 20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1 | |||
广播电视编导(单列专业) | 四年 | 4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批A段 | 三年 | 10 |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三年 | 4 | |||
供用电技术 | 三年 | 3 | |||
发电运行技术 | 三年 | 10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三年 | 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0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1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4 | |||
日语(招英语考生) | 四年 | 3 | |||
会计学 | 四年 | 3 | |||
广播电视编导(单列专业) | 四年 | 5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05 | 41833 |
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专业) | 普通类 | 408 | 40877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15 | 38639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29 | 13273 |
财务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9 | 31434 |
会计学 | 440 | 31166 | |||
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专业)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2 | 9148 |
日语(招英语考生) | 468 | 8458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468 | 8458 | |||
会计学 | 469 | 8342 | |||
思想政治教育 | 472 | 8007 |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6 | 1527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06 | 15274 | |||
工程管理 | 506 | 15274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506 | 15274 | |||
应用化学 | 508 | 14866 | |||
土木工程 | 508 | 14866 | |||
机器人工程 | 508 | 14866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09 | 14672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10 | 14477 | |||
能源化学工程 | 511 | 14274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15 | 13549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517 | 13217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20 | 12647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20 | 12647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520 | 12647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23 | 12112 | |||
软件工程 | 525 | 11729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26 | 11548 | |||
电子信息工程 | 528 | 11225 | |||
自动化 | 531 | 10716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37 | 9792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0 | 9313 | |||
通信工程 | 541 | 916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41 | 9166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48 | 8150 |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专科批A段 | 322 | 69287 | ||
发电运行技术 | 322 | 69287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327 | 67671 | |||
供用电技术 | 330 | 66722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331 | 66422 |
一、 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2001年,是吉林省特色专业。主要面向能源电力行业信息化需求,培养具有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开发、技术支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教学团队1个,省精品课程4门,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电路、电子技术、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微处理器原理及其软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Java SE 程序设计、现场总线技术、EDA应用技术、智能仪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等。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子工艺实习(PROTEL、MULTISIM、PROTEUS,PLC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利用DSP实现交流采样,谐波分析,傅里叶变换,有源滤波器);JAVA课程设计(配电自动化,网络通信);EDA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合并单元设计,IED设计);通信技术应用实践(现场总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智能用电应用),现场实习;毕业设计。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为电子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能源电力领域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和科研机构。
一、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前身“管理工程”本科专业成立于1988年,1995年改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7年按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修订后的本科专业目录又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余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本专业具备比较完善的实验、实习基地。目前拥有两个实验室,面积200余平方米,配备了相关的实验软件,突出强化实践环节及技能培训,着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人才。
二、专业特色
培养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实行强化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领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重视专业实践活动的培养方式。学生入校后经过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后,可根据社会需求、本人志向和学习情况,选修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选修课。人才培养突出电力行业特色,提升了学生在电力行业的职业发展与职业迁徙能力。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电力系统、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C++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数据结构、管理学原理、统计学、数据库导论、电力生产过程、电力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学。
专业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组织、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
建议修读选修课:电力市场、工程概预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新技术专题、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等。
五、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电力系统、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主要从事信息的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方面工作。
1、 专业概况
英语专业始建于1997年,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专业教师共1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研究生(含在读博士)3人;教学名师1人,教学标兵4人,青年骨干教师1人;8名教师具有国外工作和进修学习经历。英语专业拥有省级优秀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优秀课程3门。2013年被评为“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依托“2+2”项目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联合培养、1+2+1中美人才培养、赴美带薪实习、赴台湾交流项目等,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开设文科实验班,英语专业优秀学生在实验班学习一年后,可以自主选择校内文科专业。此外,学院现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能源、电力工程等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本科成绩优异者可推荐免试攻硕士研究生。
2、 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社会适应性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英语专业采用“英语+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阶段,夯实英语语言功底,提升文学文化素养,并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相关知识。高级阶段,学生自主选择“翻译”和“商务”两个方向。翻译方向学生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专业口、笔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专业知识和技能;商务方向学生具备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商务谈判等方面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英文商务文件读写能力和翻译能力。
3、 主干课程
开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等基础技能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西方文化、英语语言学等文学文化课程;电力综合英语、电力文献读译、电力工程概论等专业特色课程。
此外,翻译方向开设笔译、口译、科技英语翻译、英语修辞等课程;商务方向开设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翻译、商务谈判、国际项目管理等课程。
4、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政府部门、涉外企业、能源电力行业、各级各类院校等单位从事翻译、行政管理、教育等工作。依托东北电力大学的办学优势,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服务于能源电力行业。
一、专业概况
核能是21世纪人类先进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核电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是根据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核电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是我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实施“订单+联合”培养专业。拥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核电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核能发电水平、实现核电厂安全为目标,重点面向核电领域进行人才培养。重视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使学生掌握核能发电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等。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核物理基础与辐射防护、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系统与设备、压水堆核电站常规岛系统与设备、核电站控制原理、核电厂安全、核电站调试与运行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生产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等。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大型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维护、调试和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核电厂、核电设计院以及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适用我国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以光伏电池、锂电池材料与器件为主要教学方向,强化物理及化学基础,突出材料与器件结合,形成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发展潜力较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学生通过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接受现代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的基本训练。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器件设计与制造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或攻读相关专业研究生。
三、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普通物理(材料类)、普通物理实验(材料类)、大学化学、物理化学、大学化学实验、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学实验、材料制备技术、能源科学概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计算材料学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光伏电池原理、锂电池原理与结构、电化学基础等。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机械类、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编导、信息与计算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金融工程、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核工程与核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自动化(语种不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语种不限)、应用化学(色盲、色弱者不取)(语种不限)、电子信息工程(语种不限)、能源与动力工程(语种不限)等5个专业。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日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统计学、储能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英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金融工程、会计学、会计学、土木工程、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能源化学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会计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发电运行技术、通信工程、给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发电运行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英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广播电视编导、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工程管理、输配电工程技术、通信工程、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东北电力大学)、英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东北电力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东北电力大学)、日语(该专业只招英语考生)(东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东北电力大学)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英语(5060元,只招英语考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840元)等2个专业。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东北电力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1
2021年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单列专业)、自动化、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