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东北电力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软件工程专业山西农大和东电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19 15:17:13 解决时间:2022-12-16 15:30

满意答案

东北电力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东北电力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各排行榜,软件工程专业的分数线,软件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西农业大学与东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山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山西农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东北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软件工程2021理科 -/431(本科二批B段)-/499(本科二批A段)
软件工程2020理科 523/453(本科二批B段)535/534(本科二批A段)
软件工程2019理科 -/434(本科二批B段)-/501(本科二批A段)
软件工程(国际教育)2018理科 -/438(本科二批B段)-/511(本科二批A段)
软件工程2018理科 -/434(本科二批B段)-/511(本科二批A段)
软件工程(国际教育)2017理科 -/413(本科二批B段)-/476(本科二批A段)
软件工程(服务外包、大数据云计算、金融方向)((方向))2017理科 -/400(本科二批B段)-/476(本科二批A段)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山西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人机交互软件工程方法、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云计算、企业管理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软件测试与开发、软件工程规划与设计、嵌入式开发、Oracle数据库开发与维护、Linux高级程序设计、专业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网页设计、游戏软件开发和三维图形动画设计、图像处理以及从事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智能空间和智慧农业、农业信息化、移动终端、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金融工程、金融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甲骨文企业雇主联盟将会推荐学生到高端企业就业。毕业生亦可申请境外就业。
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西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431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专业概况

软件工程专业2008年获批,2009年开始招生,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先后获各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编著出版教材11部,其中获吉林省优秀教材奖4部。拥有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获科研成果奖30余项。本专业已有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扎实的软件工程领域基本理论以及良好的软件工程专业素质,系统的掌握现代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和测试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面向信息技术产业,能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为主,以数据库、网络安全、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为方向,紧跟企业人才需求实时调整培养方案,构建真实的企业环境,部分课程由企业工程师授课,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

3.主干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与测试、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产业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从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东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吉林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74
四川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83
重庆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2
广西软件工程(484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8
广东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吉林省吉林市)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湖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8
河南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78
山东软件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70
江西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518
福建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3
安徽软件工程(484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8
浙江软件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77
江苏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6
黑龙江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525
辽宁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78
内蒙古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3
山西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99
河北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80
天津软件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95
山西农业大学
229
软科(综合)
330
校友会(综合)
28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廖允成、校长(院长)张强。

承续百年薪火,发展再创新篇。山西农业大学始建于1907年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1951年改私立为公办,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初全国99所重点大学之一。在百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晋中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张维琛等革命英雄;有谭绍文、郑社奎等各级领导干部;有郑哲敏、庄文颖、高福等七位院士,王绶、张龙志、徐锦堂等著名教授专家;更有数以万计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山西农业科研的主要力量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建院以来,以牛天堂、陈瑛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科学家,先后育成全国第一个高产矮秆高粱杂交种晋杂5号、全国第一个抗虫棉品种晋棉26号、世界第一个蓖麻三系杂交种晋蓖麻2号,以及优质高产品种晋谷21号、晋麦47号、早青一代西葫芦、玉露香梨等新品种,为山西乃至全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着眼山西省高等教育和农业科研改革发展大局,决定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农业大学。合署改革以来,学校推行“大部制”等一揽子重大改革措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迈开了改革发展的新步伐。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优势鲜明。学校(院)现有太谷校区和太原龙城校区两个校区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研究机构,其中,教学单位21个,直属科研院所(中心)19个。现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科专业涵盖了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拥有本科专业69个。初步构建了以农科为核心,向上游生物学科和下游食品学科双向延伸,其他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专家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学校(院)坚持实施“人才优先、人才强校”战略,为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有教师、科研人员及职工449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32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69人。现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9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人,“青年三晋学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3人,省科技功臣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9人。

坚持立德树人,各类英才辈出。学校(院)现有在校生2.7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392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380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为山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在“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00余项,开设本硕统筹培养实验班、卓越人才实验班、创新创业先锋班,涌现出了以全省首个“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子。学校(院)积极推进对外合作交流,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长达百余年的合作历史;与美、英、澳、俄、泰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梅西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有尼泊尔、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来校攻读学位。

创新驱动发展,科研成果丰硕。学校牢固树立“创新为上”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依托学校(院)建设国家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晋中(太谷)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退化土壤改良与新型肥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园艺植物脱毒与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7个,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1331工程”创新平台等省部级平台(基地、资质)148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5个。“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76项;取得国家审(鉴)定品种43个、省级审(认)定品种355个,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个、地方标准358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58项。主办《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8个专业刊物。

科技示范引领,服务农谷建设。山西“农谷”战略实施以来,学校(院)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组建完成“三院五中心”等科研平台,汇聚一批功能农业(食品)领域的高端人才,聚焦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食品)等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性科研成果。2019年晋中国家农高区获批建设,学校(院)进一步整合院所资源,创新融合机制,积极服务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学校(院)秉承“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技播撒三晋大地”的理念,面向11个市、90余个县区开展技术推广服务。近年来,有近200多支科技服务团队活跃在全省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新品种500多个,集成配套600余项高产高效技术,累计建立核心示范田21万余亩,辐射推广560万余亩,培训涉农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企业家等50万余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8亿元。学校(院)积极开展校(院)地合作,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大同黄花产业研究院、忻州杂粮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特色产业研究院,与神农集团共建神农食用菌产业学院,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临猗、太谷)建设;依托县乡村三级托管组织体系,在山阴、平遥、翼城等地探索推广“H型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推广面积达到20多万亩;形成隰县玉露香梨、和顺太行云牛、阳曲艺机一体化有机旱作农业、静乐藜麦、万荣临猗苹果、广灵有机食用菌等地方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大力开展“6+30”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行动,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类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学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现有马达加斯加棉花植棉技术服务与产业基地建设、巴基斯坦特色作物新种质创制与旱作农业技术示范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办学条件优良,读书修学圣地。学校校园面积3588亩,建筑面积134.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1.55亿元,有纸质藏书208万余册,电子图书370万册。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太谷校区校园内“山西铭贤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是山西省近代教育史、农业发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鲜活史料。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学校(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正在向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奖学金设置

一、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8000元/ 人·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 人·年

3、校长奖学金:6000元/ 人·年

4、专业奖学金:

一等 2000元/ 人·年

二等1500元/ 人·年

三等1000元/ 人·年

四等300元/ 人·年

另有优秀班干部、科技创新等单项奖若干,奖励金额100元/人—3000元/人不等

面向相关院(部)奖学金

1、李焕章基金奖学金(农学院):

一等3000元/人·年

二等2000元/人·年

三等1000元/人·年

2、晨熙助农基金奖学金(农学院):

一等3000元/人·年

二等2000元/人·年

三等1000元/人·年

3、科技传播奖学金(农学院):1000元/人·年

4、大北农励志奖学金(农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4000/人·年(博士)

3000/人·年(硕士)

1000/人·年(本科)

5、杨兴周奖学金(动物医学学院): 

1000元/人·年(本科生)

1500元/人·年(研究生)

6、牧原励志奖学金(动物医学学院):

一等10000元/人·年(研究生)

二等5000元/人·年(研究生)

三等3000元/人·年(研究生)

一等8000元/人·年(本科生)

二等4000元/人·年(本科生)

三等2000元/人·年(本科生)

7、“骏宝宸”励志奖学金(草业学院): 

2000 元/人·年(本科生)

2500 元/人·年(研究生)

1000 元/项·年(大学生创新项目)。

8、金瓯奖学金(资源环境学院):

一等 5000元/人·年

二等 2000元/人·年

三等 1000元/人·年

9、山河奖学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习之星 500元/人·年;

服务之星400元/人·年;

文体之星 100-1000元/人·年;

双创之星 100-1000元/人·年;

宿舍之星 400元/宿舍·年。

10、中兴励志奖学金(林学院):

学习奖:一等 3000元/人·年,二等 2000元/人·年;

干部奖:1000元/人·年

创新创业奖:800元/项目·年

11、“启扬永盛奖学金”(农业工程学院):1000元/人•年

12、“德恒精准扶贫捐资助学”奖学金(公共管理学院)1000元/人·年

13、 “盈科(晋城)-法律雏鹰”奖学金(公共管理学院)

一等2000元/人·年

二等1000元/人·年

三等500元/人·年。

二、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一等4000元/人·年,二等3200元/人·年,三等2200元/人·年

2、华革吴祺光爱心助学金(社会资助):4000元/人·年

3、新芽济困助学金:1000元/人·年

三、助学措施

1.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解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费用的学生,可在当地资助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2.勤工助学:学校每年拨专款用于勤工助学,可提供四类勤工助学岗位。   

3.临时困难补助:学校为帮助在籍的全日制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特殊性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所采取的资助措施。

4.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我校在新生报到时,对被录取入学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其顺利入学。

 



东北电力大学
236
软科(综合)
140
校友会(综合)
29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困难生资助办法
1、勤工助学;2、助学贷款;3、特困生奖学金;4、自强奖学金
收费项目

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通信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软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840元;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日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60元;土木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会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工程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工商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环境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生物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80元;应用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50元;轻化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社会工作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社会体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20元;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5000元;艺术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900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900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20元;动画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820元;

专科专业: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630元;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500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00元;供用电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00元;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00元;


周边环境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我国著名旅游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宛若玉带萦绕着群山环抱的市区,风光旖旎的松花湖、国内一流的滑雪场和驰名中外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的雾凇,一年四季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校园占地80.8公顷(在船营区长春路169号),别具风格的建筑群与古朴典雅的苏州园林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勾画出一幅亮丽的校园风景线,为学生提供了优美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读书和治学的理想园地,更是孕育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中专 2022-12-16 15:3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1楼

    东北电力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77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江苏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江苏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2楼

    东北电力大学江苏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6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江苏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江苏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本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3楼

    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5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4楼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74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吉林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5楼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78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本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6楼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13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河北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7楼

    东北电力大学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河北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本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天津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天津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8楼

    东北电力大学天津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95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天津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天津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本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怎么样,好不好?

    9楼

    东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在吉林省排名第3。吉林省开设软件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开设软件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北华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工程学院、

  • 中专学校

    东北电力大学山西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山西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

    10楼

    东北电力大学山西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99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山西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山西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