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金融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2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2 | |||
应用化学(本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四年 | 8 | |||
统计学 | 四年 | 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9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3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5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16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9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40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2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4 | |||
自动化 | 四年 | 11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6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5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6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3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10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17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4 | |||
能源化学工程(本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四年 | 4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四年 | 4 | |||
环境工程(本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四年 | 3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2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3 | |||
会计学 | 四年 | 2 |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3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批 | 三年 | 12 | ||
供用电技术 | 三年 | 6 | |||
发电运行技术 | 三年 | 12 | |||
会计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年 | 5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5 | 7393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609 | 8601 | |||
电子信息工程 | 607 | 9026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94 | 11992 | |||
自动化 | 592 | 1251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9 | 13287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585 | 14358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85 | 14358 | |||
通信工程 | 581 | 15445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580 | 15718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79 | 16000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79 | 16000 | |||
软件工程 | 578 | 16319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78 | 16319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75 | 17187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74 | 17484 | |||
会计学 | 574 | 17484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74 | 17484 | ||
金融工程 | 普通类 | 570 | 18648 | ||
机器人工程 | 570 | 18648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69 | 18961 | |||
统计学 | 567 | 19612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65 | 20252 | |||
能源化学工程 | 565 | 20252 | |||
工程管理 | 564 | 20563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 564 | 20563 | |||
工商管理 | 563 | 20903 | |||
土木工程 | 562 | 21230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58 | 22448 | |||
环境工程 | 557 | 22764 | |||
应用化学 | 556 | 23075 | |||
广播电视编导 | 531 | 31932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93 | 46626 | ||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26 | 71919 | |
供用电技术 | 424 | 72582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419 | 74224 | |||
发电运行技术 | 419 | 74224 | |||
输配电工程技术 | 417 | 74869 | |||
会计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4128 |
广播电视编导 | 562 | 7572 |
1.专业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82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2016年吉林省专业评价中排名第三。1998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获批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出近3000名本、专科毕业生,活跃在IT、电力及其相关领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了解电力系统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工程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为主,形成以数据库、网络安全、嵌入式为方向,以智能电网信息技术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
3.主要课程设置
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模拟电子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行业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支持等工作,或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一、 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2001年,是吉林省特色专业。主要面向能源电力行业信息化需求,培养具有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开发、技术支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教学团队1个,省精品课程4门,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电路、电子技术、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微处理器原理及其软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Java SE 程序设计、现场总线技术、EDA应用技术、智能仪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等。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电子工艺实习(PROTEL、MULTISIM、PROTEUS,PLC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利用DSP实现交流采样,谐波分析,傅里叶变换,有源滤波器);JAVA课程设计(配电自动化,网络通信);EDA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合并单元设计,IED设计);通信技术应用实践(现场总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技术,智能用电应用),现场实习;毕业设计。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制造、开发、技术支持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为电子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能源电力领域的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和科研机构。
一、专业概况
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批准新增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我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依托于化工与制药类于2013年正式招生。现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7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煤品分析、煤炭绿色转化、化工仿真、化工仪表、化工原理等专业及专业基础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室。设备总价值543万元。本专业现有四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需求。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特色以煤化工和煤炭的清洁转化与利用为主,解决煤炭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国家以及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等的迫切需求,本专业也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存储技术。
培养适应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等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化学工程及能源化学工程理论,尤其是煤化工和化学电源方面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煤化工行业、绿色煤发电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煤化学、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炭焦化、煤基合成化学品,工业催化、化工设备、化工设计概论、化学电源、煤化工环境保护等课程。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主要面向煤化工行业、绿色煤发电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新能源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始建于1990年,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研究传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变换、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计算机、光学、精密机械、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专业,内容涉及工业、军事、国防、农业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该专业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前沿领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社会需求始终保持着旺盛势头,就业始终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就业率连续保持95%以上。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全国唯一的以发电厂热工参数检测和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为背景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掌握测量和控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掌握电力行业热工参数检测技术、化学参数检测技术和新能源测控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方法,获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设计技术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以电力行业测控技术需求为专业指导方向,辐射其它工业生产过程,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测控技术的需要,以电力行业发展需要为重心,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测量与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信息处理、热工自动化、化学分析自动化、新能源测控技术、电能质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及测控设备、自动化仪表的设计和使用能力,能从事与测控技术有关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维修与维护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测控系统设计、电子电路CAD实验、传感器原理、集散控制系统、发电厂开关量控制、发电厂热工过程控制、无机与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分析自动化、发电厂成份分析检测仪表、虚拟仪器、面相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电力系统基础、电能质量监测、测控设备与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图像处理、新能源发电测控技术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仪器仪表、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在仪器仪表设计、电子产品开发、自动化装置生产与调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维护、市场营销以及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潜力,在各种领域均受到了欢迎。
就业领域主要涵盖电力、化工、石油、冶金、轻工、食品等工业生产过程。
一、专业特色
基于学术型,技术型,综合型(ATC)学生培养理念,本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实现重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注重数学基础理论、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知识培养,使学生具备合理知识结构,扎实理论知识基础;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学生不同需求,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设置不同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需求进行选择。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ATC培养理念,重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数学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信息处理、数据分析与科学计算、决策分析、软件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C语言、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据结构、复变函数、计算方法、实变函数、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
一、专业概况
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热自专业”,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在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岗位、技术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涌现出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及众多知名的学者、成功的企业及政界人士。
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就业面广,电力行业需求量大,就业率连续保持95%以上。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为特色研究方向,同时面向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制药等各个工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及自动化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装置的研究。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以应用为主,有一定研究开发、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自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开发与研究、管理与决策等工作。
四、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软件设计、电力经济与管理、网络应用技术、热力设备、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电厂开关量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电机及其应用、图象处理及电力应用、汽轮机控制、继电及微机保护、太阳能、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核电站及其控制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自动化技术、仪器仪表、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产品开发、自动化装置生产及调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维护与改造、市场营销以及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一直受到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的青睐。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除在电力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外,在石油、冶金、化工、轻工、食品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都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统计学录取分数线为567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统计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统计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统计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统计学本科批普通类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能源化学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5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能源化学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能源化学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能源化学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5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64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程管理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管理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工程管理本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8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环境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环境工程本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56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应用化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应用化学本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广播电视编导录取分数线为531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广播电视编导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广播电视编导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广播电视编导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广播电视编导招生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2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东北电力大
东北电力大学在辽宁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专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专科批,2019年为专科批,2018年为本科批、专科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专科批。2022年东北电力大学在辽宁招生专业有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