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青岛科技大学
2、招生计划:每个专业招收15名;入围面试学生数未达到招收计划数的2倍,则相应调减计划数,调减的计划数纳入大一期末及以后补录计划。
二、选拔范围
根据教育部新要求,不允许跨批次、跨类别报名,限崂山校区和四方校区本科专业大一新生一批次理工类生源参与选拔,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
三、报名
1、报名及详细报名要求查询网址:
http://211.87.159.19:8080/RegfQust/
2、报名时间(报名系统时间):2014年8月28日上午09:00到9月2日15:00
3、学生所在学院(部)组织开展报名信息确认,确认时间:9月10日至11日下午15:00。
四、考试
1、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考试时间为9月14日上午(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复试在9月23日前完成;
2、初试由学校统一安排。初试成绩由高考折算成绩和学校选拔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学校选拔考试为理科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18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3、复试名额在初试成绩的基础上,按照招收计划1:2的比例确定。复试分别由化工学院、高分子学院、材料学院和机电学院组织。复试为面试,每个学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复试总成绩100分。
4、高考成绩超过我校在当地省份低录取线50分(含50分)以上,或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省级二等奖(含)以上奖励、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含)以上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者,可直接进入复试,且不受复试名额限制。
5、初试监考人员由各学院派出,名额依据各学院学生报名情况确定。
五、成绩计算办法
1、初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由高考折算成绩和学校选拔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计算公式如下;
初试成绩=高考折算成绩×60%+选拔考试成绩×40%
高考折算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总分×100
2、面试成绩由学院依据学生应试表现综合确定,招收计划后一个名额出现复试成绩同分者,由学院组织同分者重新测试,并将终结果上报学校;
3、所有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六、成绩公示
1、学校公示初试成绩和入围复试学生名单;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才班)专业简介-青岛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其涉及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本专业以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介电材料、半导体照明技术、超级电容器、生物质能源等为专业特色,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太阳能发电、先进电源设计与管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关键电子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建设、以及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菁英”培养计划(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办)以及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尤为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的“材料-器件-系统-应用”各个环节。紧密依托学校及学院现有专业,紧密联系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需求,为学生构建新型能源领域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培养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新能源获取、传输和应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及相关专业宽口径的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新能源材料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光伏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就业深造::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才班的学生,成绩优秀者可免试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进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可以攻读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物理、化学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继续研究深造,也可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化工、电力、电子、机械、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设计与制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性能测试以及生产、建设、技术管理、贸易销售及流通等方面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
专业咨询邮箱:liwang0718@***
青岛科技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英才班)介绍-青岛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其涉及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本专业以新型太阳能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介电材料、半导体照明技术、超级电容器、生物质能源等为专业特色,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太阳能发电、先进电源设计与管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关键电子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建设、以及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入选中国科学院大学“菁英”培养计划(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办)以及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尤为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的“材料-器件-系统-应用”各个环节。紧密依托学校及学院现有专业,紧密联系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战略与需求,为学生构建新型能源领域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培养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新能源获取、传输和应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及相关专业宽口径的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新能源材料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光伏物理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就业深造::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才班的学生,成绩优秀者可免试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进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可以攻读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物理、化学化工等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继续研究深造,也可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化工、电力、电子、机械、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新能源材料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设计与制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应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性能测试以及生产、建设、技术管理、贸易销售及流通等方面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
专业咨询邮箱:liwang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