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2 | |||
| 应用化学(本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器考生。) | 四年 | 2 | |||
| 统计学 | 四年 | 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4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3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史草克莱德大学合作办学。) | 四年 | 5 |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1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2 | |||
| 自动化 | 四年 | 2 |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1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 |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3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能源化学工程(本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 | 四年 | 2 |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四年 | 1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 思想政治教育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英语(我校英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 | 四年 | 1 | |||
| 日语(我校日语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4 | 10365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604 | 1356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94 | 16986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94 | 16986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92 | 17817 |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591 | 18174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90 | 18560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90 | 18560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85 | 20463 | |||
| 通信工程 | 585 | 20463 | |||
| 金融工程 | 585 | 20463 | |||
| 会计学 | 584 | 20887 | |||
| 机械类 | 578 | 23394 | |||
| 自动化 | 576 | 24220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75 | 24666 | |||
| 统计学 | 559 | 31947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55 | 33819 | ||
| 软件工程 | 普通类 | 552 | 35214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47 | 37581 | |||
| 能源化学工程 | 546 | 38046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42 | 39975 | |||
| 土木工程 | 542 | 39975 | |||
| 应用化学 | 540 | 40930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38 | 41871 | |||
| 工程管理 | 537 | 42318 | |||
| 机器人工程 | 537 | 42318 | |||
| 环境工程 | 535 | 43263 | |||
| 工商管理 | 534 | 43747 | |||
| 财务管理 | 534 | 43747 | |||
| 会计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9676 |
| 英语 | 541 | 13099 | |||
| 日语 | 535 | 14705 | |||
| 思想政治教育 | 535 | 1470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具 有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 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 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
2.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搜集数据的科学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 预测;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具备获取所关心问题的解决方案 及对这些方案评断的能力;
5.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行业领域(如经济、金融、保险、管理、市场调查、生物、医 药、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方面)中问题的能力 与应用创新意识;
6.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具有统计学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具有进一步职业发展能力;
8.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和统计软件。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统计学导论(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代数学基础 (224学时)、解析几何(64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概率论(64学时)、应用随机过程(64学 时)、复变函数(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统计学基础(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概 率测度I(64学时)、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时间序列分析(48学时)、 试验设计(48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300学时)、高等代数(200学时)、解析几何(60学时)、近世代数(80学 时)、常微分方程(60学时)、概率论基础(60学时)、复变函数(60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统 计学(60学时)、测度论(60学时)、随机过程(60学时)、实用回归分析(60学时)、应用多元统计 分析(60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60学时)、统计软件选讲(6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一、专业概况
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热自专业”,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在电力系统及其相关行业的各级领导岗位、技术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涌现出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专家及众多知名的学者、成功的企业及政界人士。
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和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就业面广,电力行业需求量大,就业率连续保持95%以上。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为特色研究方向,同时面向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制药等各个工业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及自动化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装置的研究。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以应用为主,有一定研究开发、创新设计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自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开发与研究、管理与决策等工作。
四、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软件设计、电力经济与管理、网络应用技术、热力设备、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电厂开关量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电机及其应用、图象处理及电力应用、汽轮机控制、继电及微机保护、太阳能、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核电站及其控制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自动化技术、仪器仪表、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在产品开发、自动化装置生产及调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维护与改造、市场营销以及业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和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一直受到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的青睐。
毕业生的就业领域,除在电力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外,在石油、冶金、化工、轻工、食品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信息技术相关企业都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一、专业特色
基于学术型,技术型,综合型(ATC)学生培养理念,本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实现重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注重数学基础理论、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知识培养,使学生具备合理知识结构,扎实理论知识基础;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课外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学生不同需求,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设置不同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需求进行选择。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ATC培养理念,重基础,强实践,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数学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信息处理、数据分析与科学计算、决策分析、软件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C语言、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据结构、复变函数、计算方法、实变函数、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息与编码、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
一、专业概况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是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的交叉学科,它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及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及应用前景日趋广阔,就业面广。有研究生保送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全国唯一的以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背景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了解智能技术发展最新动态,掌握电站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电力生产设备及过程智能控制、电力系统智能化等较宽阔、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智能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信息论、控制论领域专业思想和创新思维,全面掌握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成为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四、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atlab及其应用、运筹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脑与认知科学基础、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最优化理论、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人、火电厂智能控制、风光生发电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与信息处理等。实验环节及实践内容充分,课外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丰富。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具有鲜明的电力系统特色,毕业后能在电力生产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电网、IT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和决策管理等工作,具有进一步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扎实基础和优势。
一、专业概况
核能是21世纪人类先进能源的主要支柱之一。核电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是根据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对核电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专业,是我校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实施“订单+联合”培养专业。拥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二、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核电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核能发电水平、实现核电厂安全为目标,重点面向核电领域进行人才培养。重视专业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以及科学研究潜力,使学生掌握核能发电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核工程与核技术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等。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主要课程
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核物理基础与辐射防护、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系统与设备、压水堆核电站常规岛系统与设备、核电站控制原理、核电厂安全、核电站调试与运行等。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设置有生产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等。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大型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维护、调试和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核电厂、核电设计院以及科研院所和设置有相关专业的高等学校等。
1.专业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82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2016年吉林省专业评价中排名第三。1998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计算机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获批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本专业已为国家培养出近3000名本、专科毕业生,活跃在IT、电力及其相关领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了解电力系统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工程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管理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及应用为主,形成以数据库、网络安全、嵌入式为方向,以智能电网信息技术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
3.主要课程设置
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模拟电子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4.就业方向
毕业生在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行业及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相关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支持等工作,或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录取分数线为614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2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软件工程本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录取分数线为547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招生计划2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能源化学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6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能源化学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能源化学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能源化学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2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土木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土木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土木工程本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英语录取分数线为541分(历史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英语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英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英语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英语(英语英语语种考生)本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机器人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37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机器人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器人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机器人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机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思想政治教育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历史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思想政治教育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思想政治教育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

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日语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历史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日语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日语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重庆日语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日语(日语英语语种考生)本

东北电力大学在重庆市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2022年东北电力大学在重庆招生专业有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