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 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 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历史,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接受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 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哲学。
核心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 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著导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9 | 河北 | 文科 | 哲学 | 615 | 本科一批 | 
| 2019 | 山西 | 文科 | 哲学 | 577 | 本科一批A段 | 
| 2019 | 辽宁 | 文科 | 哲学 | 613 | 本科批 | 
| 2019 | 黑龙江 | 文科 | 哲学 | 589 | 本科一批A段 | 
| 2019 | 福建 | 文科 | 哲学 | 593 | 本科一批 | 
| 2019 | 江西 | 文科 | 哲学 | 596 | 本科一批 | 
| 2019 | 山东 | 文科 | 哲学 | 595 | 本科批 | 
| 2019 | 河南 | 文科 | 哲学 | 585 | 本科一批 | 
| 2019 | 湖北 | 文科 | 哲学 | 583 | 本科一批 | 
| 2019 | 湖南 | 文科 | 哲学 | 603 | 本科一批 | 
| 2019 | 广东 | 文科 | 哲学 | 577 | 本科批 | 
| 2019 | 重庆 | 文科 | 哲学 | 587 | 本科一批 | 
| 2019 | 云南 | 文科 | 哲学 | 616 | 本科一批 | 
| 2019 | 陕西 | 文科 | 哲学(教学) | 589 | 本科一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8 | 河北 | 文科 | 哲学 | 637 | 本科一批 | 
| 2018 | 山西 | 文科 | 哲学 | 583 | 本科一批A段 | 
| 2018 | 辽宁 | 文科 | 哲学 | 606 | 本科批 | 
| 2018 | 江西 | 文科 | 哲学 | 611 | 本科一批 | 
| 2018 | 山东 | 文科 | 哲学 | 613 | 本科批 | 
| 2018 | 河南 | 文科 | 哲学 | 615 | 本科一批 | 
| 2018 | 湖北 | 文科 | 哲学 | 608 | 本科一批 | 
| 2018 | 广东 | 文科 | 哲学 | 583 | 本科批 | 
| 2018 | 广西 | 文科 | 哲学 | 593 | 本科一批 | 
| 2018 | 重庆 | 文科 | 哲学 | 571 | 本科一批 | 
| 2018 | 四川 | 文科 | 哲学 | 587 | 本科一批 | 
| 2018 | 云南 | 文科 | 哲学 | 626 | 本科一批 | 
| 2018 | 陕西 | 文科 | 哲学 | 595 | 本科一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7 | 河北 | 文科 | 哲学 | 600 | 本科一批 | 
| 2017 | 山西 | 文科 | 哲学 | 554 | 本科一批 | 
| 2017 | 山西 | 文科 | 哲学 | 554 | 本科一批A段 | 
| 2017 | 辽宁 | 文科 | 哲学 | 588 | 本科一批 | 
| 2017 | 江西 | 文科 | 哲学 | 571 | 本科一批 | 
| 2017 | 山东 | 文科 | 哲学 | 592 | 本科批 | 
| 2017 | 河南 | 文科 | 哲学 | 582 | 本科一批 | 
| 2017 | 湖北 | 文科 | 哲学 | 581 | 本科一批 | 
| 2017 | 湖南 | 文科 | 哲学 | 591 | 本科一批 | 
| 2017 | 广东 | 文科 | 哲学 | 0 | 本科一批 | 
| 2017 | 广西 | 文科 | 哲学 | 570 | 本科一批 | 
| 2017 | 重庆 | 文科 | 哲学 | 572 | 本科一批 | 
红色传承,星火东渐。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校连续多年保持高比例就业率,近十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就业工作典型,200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我校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2008年,在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的背景下,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部专门编发简报,以《东北师范大学创新高校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提振大学生就业形势》为题,介绍我校就业工作经验;2009年,就业中心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获此表彰的两个高校就业中心之一;2010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六所大会交流高校之一,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分别批示,要求将东北师范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做法,向全国各高校介绍推广;2013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了《东北师大就业率持续居高具有启示意义》一文,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加大师范专业课程改革,把就业当作一门学问,联合建立教育人才市场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2014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了《东北师大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差异化帮扶》一文,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差异化帮扶困难学生的做法可借鉴推广”。教育部先后六次编发简报,指出东北师范大学良好就业态势提振全国就业形势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11年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四大盛会”,被新闻媒体誉为“东师现象”。据统计,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对我校就业工作宣传报道500余次,就业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学生为本、市场为准、服务为训”的就业工作理念。在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富有东北师范大学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 从“三分之一”到“内合外联”,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打破传统工作模式,提出了各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就业管理、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工作的就业工作新模式,被教育部树立为就业工作职能转变的典型。2001年,东北师大提出“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模式,成立了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秘书长单位的“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有力拉动了东北高师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协作体院校从成立时的17所增至28所,涵盖了东北地区全部高师院校,按照“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品牌共创”的原则,形成了以东北师大为中心、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东北教育人才品牌市场。2007年,我校联合东北高师院校成立了东北高师就业工作研究会,拓展合作新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实现了学生就业工作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2. 从“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到“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实现了“区域 ”向“全国”的市场跨越学校在毕业生质量上打造“师”字品牌,建设大区域、开放式、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市场,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成为学校就业市场开发培育的基本战略。1997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2001年,在原有的就业基地基础上,通过“距近校校联合,距远一校展扩”,建立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并从中选设基地联系校,形成以联系校为“点”,基地为“面”,“点面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网络;2003年,启动“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规划”,以“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导”为原则,对全国五个区域、八个领域的两千家用人单位进行重点开发走访,在全国挑选了112个城市作为首批城市就业基地,实现了从“百校”到“百城”的跨越;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又进一步向“基层”迈进,号召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基础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将举办“会中会”——“东北28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2007年,在全国相继出台事业单位执行“用人招考制度”、“编制核定”政策以及发达地区的“户口限制”政策的背景下,我校就业市场开始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施企业“营销组合”运营模式,着力开发我国十大城市群的师范和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市场;2008年,自主研发了评价市场价值的“五维”指标体系,完成了我校就业市场的一轮深度开发和精准营销;2009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建立“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成为教育部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行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的跨越,参加洽谈会的用人单位从2001年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430家攀升到2013年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000多家;需求信息从4000条提升到近167116条;供需比从1∶8提升到1∶19。目前,就业市场已经从传统的东北地区拓展到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海峡西岸地区、西南地区,东北高师毕业生遍布全国。  
   3. 实施“东师品牌”战略,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学校构筑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自主规划课程组成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在“营销”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在全国率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毕业生“诚信认证”服务,2008被评为吉林省首家“大学生诚信就业示范院校”。在“售后服务”环节上,优先满足毕业生回校进修和深造。在信息反馈环节上,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2002年以来,开展就业基地回访百余次,走访用人单位7000余家,采纳教育教学改革建议1500余条。 
 4. 变革信息服务手段,建设毕业生就业“无形”大市场 
 学校先后共投入30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就业信息网络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信息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定制。2006年,推出了手机上网定制信息服务,实现了信息的“二次革命”,使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彻底摆脱了计算机的束缚;2007年,引入了“精准营销”的理念,建立了集成“双认证”、“双视频”、“双搜索”、“双手机”、“三定制”、“四网络”的“四二三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全国知名高校一起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理事会成员;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移动就业网”,使毕业生完全摆脱获取就业信息对电脑和网络的依赖,并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全国人才网络招聘的门户网站进行对接,扩大了毕业生就业空间;2009年,建成了全国高校首个专业化视频洽谈室及视频就业网,推出远程视频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就业全过程服务;2013年,提出了“微”理念,开发了“东师微就业”和“东师求职宝”,利用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微信平台提供自选式、一对一的就业信息服务,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启就业微时代。 
类别  | 
 名称  | 
 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或数量  | 
 标准(元/人/年)  | 
 
奖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划拨名额  | 
 8000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划拨名额  | 
 5000  | 
 |
贷  | 
 国家助学贷款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最高可贷6000  | 
 
爱心基金暂借款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最高2000  | 
 |
助  | 
 勤工助学  | 
 1000人左右  | 
 2400  | 
 
补  | 
 国家助学金  | 
 学校认定的资助对象  | 
 1000-3000  | 
 
新疆少数民族补助  | 
 资助对象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 
 依当年新疆教育厅拨款而定  | 
 |
学校助学金  | 
 学校认定的资助对象  | 
 100-4000  | 
 |
学院临时困难补助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100-500  | 
 |
丰田助学金  | 
 40人  | 
 5000  | 
 |
香港思源奖助学金  | 
 60人  | 
 4000  | 
 |
肯德基曙光基金  | 
 45人  | 
 大一:7000 大二、大三:5000; 大四:3000  | 
 |
真维斯大学生基金  | 
 26人  | 
 大一:4000 大二、大三:2000  | 
 |
中国电信助学金  | 
 400人  | 
 500  | 
 |
孙永军助学金  | 
 43人  | 
 1600  | 
 |
鼎惠助学金  | 
 20人  | 
 5000  | 
 |
住友商事助学奖学金  | 
 16人  | 
 2500  | 
 |
中国红十字会  | 
 3人  | 
 1000  | 
 |
减  |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  | 
 中央文明办指定  | 
 5000+学费减免  | 
 
学校通过设立特困生补助基金,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筹集社会捐助,减免学费,通过银行为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在高考文化课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有国家规定政策加分的考生。
参加《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获得优胜者的考生,高考第一院校志愿报考我校,达到我校在该省同批投档线者,我校予以录取并满足其所报专业志愿。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项目比例及额度
类别  | 
 序号  | 
 名 称  | 
 占学生总人数 的比例或数量  | 
 标准 (元/人/年)  | 
 
荣誉称号  | 
 1  | 
 东师奖章  | 
 30人左右  | 
 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成员6000元/人  | 
 
2  | 
 优秀学生  | 
 10%  | 
 ——  | 
 |
3  | 
 优秀毕业生  | 
 毕业生人数的5%  | 
 ——  | 
 |
4  | 
 五四红旗团员  | 
 30  | 
 ——  | 
 |
5  | 
 先进班集体  | 
 40个左右  | 
 1000/班  | 
 |
6  | 
 标兵班集体  | 
 20个左右  | 
 2000/班  | 
 |
7  | 
 五四红旗团支部  | 
 20  | 
 500/支部  | 
 |
国家奖学金  | 
 8  | 
 国家奖学金  | 
 按国家划拨名额评定  | 
 8000  | 
 
学年奖学金  | 
 9  | 
 校长奖学金  | 
 5%  | 
 3000  | 
 
10  | 
 一等奖学金  | 
 8%  | 
 1500  | 
 |
11  | 
 二等奖学金  | 
 12%  | 
 1000  | 
 |
12  | 
 三等奖学金  | 
 15%  | 
 500  | 
 |
单项奖学金  | 
 13  | 
 学有专长奖  | 
 3%  | 
 300  | 
 
14  | 
 教师技能奖  | 
 5%  | 
 300  | 
 |
15  | 
 优秀学生干部奖  | 
 5%  | 
 300  | 
 |
16  | 
 社会实践奖  | 
 5%  | 
 300  | 
 |
17  | 
 美德风范奖  | 
 2%  | 
 300  | 
 |
18  | 
 资格证书奖  | 
 无固定名额  | 
 300  | 
 |
19  | 
 少数民族齐飞奖  | 
 无固定名额  | 
 500  | 
 |
社会赞助奖学金  | 
 20  |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  | 
 2013年7名本科生获奖 其中,1人获得优秀学生特别奖  | 
 优秀学生特别奖10000元/人 其他学生5000元/人  | 
 
21  | 
 炜然名师奖学金  | 
 30  | 
 5000  | 
 |
22  | 
 明德奖学金  | 
 2013年180人  | 
 2000  | 
 
1.2021年9月28日,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n/tm)上进行报名,网上交纳报名费。
2.考生需要提交的材料有:①《南开大学202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表上须张贴近期个人2寸照片);②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毕业院校教务处公章;③两封《2022年报考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信》(须分别由两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以上各类表格下载网址为:http://yzb.nankai.edu.cn/xsbd/list.htm。

专业介绍政治学类国际政治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国际关系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研究分析、交流沟通和行政管理能力,在政治和业务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各级党和政府的

专业介绍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政治学与行政学属非师范专业,基础学制4年,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专业素养、较强的学习与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拟从事政

东北师大法学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师大法学在吉林省排名第2。吉林省开设法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吉吉林省开设法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延北华、长理、长春工长师、吉林师通化师院、白城师院、吉林财工大人文、吉林警院、东师人文、长春财院。东北师大

专业介绍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为普通类专业,是我校应用型优势专业,拥有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两个硕士学位点,和一个国际商务专硕点。本专业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师具有美国

专业介绍金融学类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

专业介绍金融学类金融学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为普通类专业,是吉林省特色专业,拥有金融学硕士和博士点,金融和保险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本专业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宝钢教学奖获得者2人,全国

专业介绍财政学类财政学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为普通类专业,是我校应用经济学科的新兴专业,拥有财政学硕士点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本专业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1人。教师具有厦门大

专业介绍经济学类经济学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为普通类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拥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三个硕士学位点和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点。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

北师大哲学是公办本科专业。北师大哲学在北京市排名第1。北京市开设哲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法首师北师大哲学在北京市排名情况1.综合排名学校专业名称最低分年份批次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6572021本科批2中国政法

专业介绍哲学类哲学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