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联助学基金”:由学校校友李乐民出资设立,专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生凭入学通知书到校报到后即可申请博联基金的资助,解决入学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等,安心入学。高申请金额达1.5万元。
2.“校友爱心基金”:由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及校友发起设立,倡导“今天受助、明天助人”的理念传递爱心,用于扶贫帮困、救急解难,鼓励受助人自立自强,在其有经济能力时积极回馈基金。享受国家低保待遇家庭的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科学生、突发特殊困难(系本人因重大事故或身患重症,如交通事故造成本人重伤或严重致残,或本人确诊患有恶性重症等)的学生均可申请。资助额度为1千元到1万元不等。
1.中心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基金,资助研究生创新实践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育自主创业人才;
3.中心设立高水平学术论文奖励基金,激发学生科研热情,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报名办法][报名办法][报名办法][报名办法]
学费标准和奖助政策1.学费标准(1)2500元/生·学年: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上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2)4700元/生·学年:物流管理专业。(3)4800元/生·学年:物流工程专业。(4)5200元/生·学年: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专业。(5)4600元/生·学年:其他所有“启航计划”招生专业。2.资助政策学校建立和完善了由“奖学
5.两大基金(1)博联助学基金(2)校友爱心基金
贷款和代偿服务1999年学校开展了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效改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承担学费、生活费的困境。1.助学贷款服务:学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顺利申请贷款,缓解经济压力。2.学费代偿服务:航海类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上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学生毕业上船工作3年以上的(含3年),其学费由国家实行代偿。在校期间获
校内外勤工助学服务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和家教服务中心通过联系学校各用人单位,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积极为学校学生争取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和家教服务,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个人劳动获得生活补贴,自食其力,培养了学生坚强独立、敬业爱岗的精神。学校每年投入勤工助学金400万,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上千个,鼓励中低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表彰。
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注重受助学生的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演讲比赛、优秀学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励志讲坛、诚信教育月、素质培养训练营、企业实习项目、海外游学项目等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鼓励全校学生奋发图强,励志成才,感恩思源,反哺社会。
多种困难补助和医疗保险服务学校每年定期发放学生御寒补助,资助来自长江以南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购买御寒衣物,使其尽快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环境,安心学习。每年寒暑假返乡期间,学校根据学生家庭所在省份,特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返乡的路途补助,确保学生及时购买车票,顺利回乡与家人团聚。同时,当在校学生出现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医疗保险作为一项应急措施能有效保障学生及时住院治疗,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奖助学金设置1.高额、高比例的奖学型奖学金: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专项奖学金(1000元-9000元/人)、航海类专业奖学金(400元-2000元/人)、陆上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1000元-3000元/人)和单项奖学金(200元-1000元/人)。每年奖学型奖学金的覆盖面超过参评学生的30%。2.全国首创的“情商奖学金”:2007年我校在全国高
两大基金1.“博联助学基金”:由学校校友李乐民出资设立,专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生凭入学通知书到校报到后即可申请博联基金的资助,解决入学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等,安心入学。高申请金额达1.5万元。2.“校友爱心基金”:由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及校友发起设立,倡导“今天受助、明天助人”的理念传递爱心,用于扶贫帮困、救急解难,鼓励受助人自立自强,在其有经济能力时积极回馈基金。享受国家低保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