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报名入口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4-16 12:27:16 解决时间:2022-01-08 16:22

满意答案

【公办】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是迪庆州唯一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是省民宗委指定的迪庆州怒江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试点招生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98人,专副业教师132人。其中有高级讲师42人,13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8%。学校已被列入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省级文明学校。目前正在申报高级重点中专学校。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农、牧、医、师、水电等门类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2009年,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下,云南民族大学香格里拉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突破了迪庆州高等教育为零的历史。学院在云南民族大学的指导下已开设相应的专业。 国家助学金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除涉农专业学生和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外的20%确定。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学校地址

地址: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撒拉社1号

助学政策

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藏区的职业教育,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从2012年起执行所有中职阶段学生享受学费全免的政策。在校生还享受国家助学金和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贴。

学院(校)按上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强化管理。依据迪庆实际,设置“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今年所招生的各专业均是目前我州各行业急需专业,预计3到5年后的就业前景良好。


【公办】迪庆州民族中专学校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生物呈多样性,民族众多,藏、汉、纳西、彝、白、僳僳等文化交融的地方。这里就是世人向往的,神奇而美丽的香格里拉。致力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就坐落在这里的高原明珠城——香格里拉县城。 办学条件

2004年3月,总投资1644万元,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学校综合教学大楼获得立项,2005年8月交付使用。集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办公一体化的综合教学大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教学拥挤、简陋的现状,这也是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我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大楼共有学生教室30间、实验室28间、图书阅览室3间、多媒体教室2间、双向视频教室2间、容纳600人的报告厅1间、工会活动室1间、会议室2间、办公室24间、校史展室2间。总投资328万元的大楼附属工程(绿化和校园油路)的建设改善和美化了育人环境。2007年8月,两幢新修的投资468万元,建筑面积为3871.33M的学生宿舍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该项目于2006年12月获得立项。学生宿舍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学生住宿紧缺的问题。

学校发展

新学校成立以来,学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办学规模扩大。2003年9月在校生人数为798人,2004年为1035人,2005年为1398人,2006年为1513人,2007年为1592人。为不断满足迪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调整专业设置。全日制教育开设有初等教育(普通师范、体育师范、艺术师范、英语师范、电化教育、美术师范等专业)、旅游专业(导游、外语导游、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文艺等专业)、医学专业(护理、卫生保健、妇幼医士、藏医士、助产士等专业)、矿产专业、市政建设、财会汽修专业等七大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为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知识技能型、专业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学校一方面加大内部教育管理,狠抓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大与发达地区学校的联合办学力度,先后与上海市政建设学校、上海南湖职业学校、云南省旅游学校、云南省铜业技工学校、丽江高级师范专科学校等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并开展长期联合办学工作。学校已选送72名市政建设专业学生到上海市政建设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送33名旅游专业学生到上海南湖职业学校学习,送153名矿产专业学生就读于云南省铜业技工学校,37名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在云南省旅游学校(原云南省地质学校)学习。2007年9月,我校200名中等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三校生考试被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录取。2004年7月起,共有1044名学生完成中专学历教育,316名学生完成大专学历教育。毕业学生参加公开招考中取得良好成绩,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提高就业率,学校与云南省铜业集团、天界神川大酒店、迪庆州旅游局等部门开展了厂校订单式办学,疏通了毕业生就业渠道。近四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达87%,文艺、旅游毕业生就业率达96%,卫生类毕业生就业率达90%。学校教育为迪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宗教有序、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前景

作为迪庆州唯一一所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在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宗旨下,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将抓住职业教育改革的契机,奋勇直上,以培养实现迪庆经济跨越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合格中等职业教育人才为己任,将学校建成迪庆职业教育的摇篮。在大力发展全日制教育的同时,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积极承担迪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在职人员工作。相信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市重点】【公办】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生物呈多样性,民族众多,藏、汉、纳西、彝、白、僳僳等文化交融的地方。这里就是世人向往的,神奇而美丽的香格里拉。致力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就坐落在这里的高原明珠城——香格里拉县城。 联系方式

地址:云南省中甸县建塘镇江克路

邮编:674400

电话:0887-8222050

办学条件

2004年3月,总投资1644万元,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学校综合教学大楼获得立项,2005年8月交付使用。集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办公一体化的综合教学大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教学拥挤、简陋的现状,这也是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我州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大楼共有学生教室30间、实验室28间、图书阅览室3间、多媒体教室2间、双向视频教室2间、容纳600人的报告厅1间、工会活动室1间、会议室2间、办公室24间、校史展室2间。总投资328万元的大楼附属工程(绿化和校园油路)的建设改善和美化了育人环境。2007年8月,两幢新修的投资468万元,建筑面积为3871.33M的学生宿舍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该项目于2006年12月获得立项。学生宿舍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学生住宿紧缺的问题。

学校沿革

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受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制约,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1973年成立了迪庆州民族师范学校,拉开了迪庆职业教育的序幕。后来又相继成立了迪庆州卫生学校、迪庆州财贸学校、迪庆州农业学校。1994年农、财、职三校合并成立了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三十多年来,在历届州委、州政府及州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艰苦创业,使迪庆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经历了两次大调整后,学校的规模、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2003年8月,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再次合并成立之前,先后为我州输送了3230名中小学教师,1200多名医务人员,469名财贸专业人员,1286名农、牧、水、电、旅游等专业的毕业生;培训幼儿、中小学教师2000多人次,提升小学代课教师学历150人,提升乡村医生学历400多人次,培训会计、厂长经理、乡村干部、农民、农牧科技人员、餐厅客房服务员、乡镇企业干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厨师等3100多人次。迪庆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如今大部分活跃在我州教育、医疗、农牧、水电、旅游等战线上,为迪庆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做大做强迪庆的职业教育,更好地为迪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2003年8月25日,迪庆州委、州政府决策下将原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州民族师范学校和迪庆州卫生学校三校合并,成立新的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新的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位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云丹路(原迪庆州民族师范学校和迪庆州卫生学校校址)。学校占地155亩,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校舍建筑面积25880平方米,设备资产200多万元,藏书3.22万册。学校下设9个科室,专职教师96人,后勤办公人员38人,门诊部医务人员13人。其中高级专业职称30人、中级专业职称48人。


【公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职业技术中学
 维西县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3年,占地84.5亩。学校拥有美容师培训、厨师培训、电焊工培训、衣车培训等多种职业培训教室及设备,有民族歌舞专业学生演初服装、道具、音响等设备,可以承办中小型专场演出,12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建校20多年来,办学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专业设置紧扣地方产业布局,曾开办了畜牧兽医、农村家庭综合经营、花卉园艺、果蔬、家电维修、中草药、乡村医生、食用菌栽培、木工、缝纫等专业。近年学校办学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立足本县,面向县外”走联合办学,工学交替,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建社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校积极探索“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模式,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开设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村综合经营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立足“... 办学思想

学校提出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以能力为本为的质量观”的办学指道思想,确立了“把民族歌舞专业办成展示维西多民族多文化的平台,把校园绿化建成展示维西生物多样性的缩影,把学校办成迪庆州独树一帜的职校”的目标。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形象在不断提升,办学定位在日益清晰,效益不断提高,学校稳步发展。

2008年在校生670人。学校采取与广东、深圳等地的企业集团公司等合作,解决学生就业。积极承担社会培训任务,是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之一。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99大中学生跨世纪素质发占夺杯赛“形象杯”,迪庆州学生素质拓展夺杯赛“洁净杯”,是“省级文明单位”,四五普法“先进集体”,被云南省教育厅、省经贸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表彰为“云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地址

地址: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22-01-08 16:22
推荐学校
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 迪庆州民族中专学校 、 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职业技术中学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排行榜_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网

    1楼

  • 哪个技校好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有哪些

    2楼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有哪些?到底该报哪个学校呢?。小编云云为你解说,对迪庆各中职学校分析。中职学校选校小知识:1、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分中专、技校、职业学校;2、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分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3、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

  • 中专技校排名

    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办3+2学校有哪些(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办3+2中职学校)

    3楼

    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办3+2学校: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藏族自治州公办3+2学校及专业名单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校名称学制--护理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5年--林业生产技术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5年--

  • 技校排名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3十2中职学校

    4楼

    公办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市重点公办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专业培训会计厂长经理乡村干部农民农牧科技人员餐厅客房服务员乡镇企业干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厨师等全日制教育开设有初等教育普通

  • 广州技校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哪个好

    5楼

    市重点公办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生物呈多样性民族众多藏汉纳西彝白僳僳等文化交融的地方

  • 职中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学校排名2022

    6楼

    市重点公办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生物呈多样性民族众多藏汉纳西彝白僳僳等文化交融的地方

  • 中专学校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学校排名

    7楼

    市重点公办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生物呈多样性民族众多藏汉纳西彝白僳僳等文化交融的地方

  • 培训学校

    2022年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学校排名top10

    8楼

    公办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是迪庆州唯一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是省民宗委指定的迪庆州怒江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试点招生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98

  • 卫校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专报名入口

    9楼

    公办迪庆州民族中专学校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奇观的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高气候环境特殊生物呈多样性民族众多藏汉纳西彝白僳僳等文化交融的地方这里就是世人向

  • 技校排名

    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中专报名入口

    10楼

    公办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是迪庆州唯一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学校是省民宗委指定的迪庆州怒江州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试点招生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9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