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与地球科学复合培养)(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7 | |||
| 工科试验班(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 | 四年 | 6 | |||
| 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
| 工科试验班(智能仪器、智能控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10 | |||
| 数学类(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2 | |||
| 电子信息类(智能感知、光通信与显示、智慧照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信息工程) | 四年 | 3 | |||
|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四年 | 8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与物理科学复合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3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5 | |||
| 航空航天类(航空电子及控制、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四年 | 3 | |||
| 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复合培养实验班)) | 四年 | 3 | |||
| 自动化 | 四年 | 3 | |||
| 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与法律复合人才培养)(行政管理、法学、城市管理)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 | 四年 | 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8 | 1049 |
| 社会科学试验班(公共管理与法律复合人才培养) | 620 | 948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27 | 643 | |||
| 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与地球科学复合培养)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3 | 2056 |
| 工科试验班(智能仪器、智能控制) | 643 | 2056 | |||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643 | 2056 | |||
| 工科试验班(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 | 644 | 1959 | |||
| 航空航天类(航空电子及控制、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 | 644 | 1959 |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与物理科学复合培养) | 645 | 1862 | |||
| 工科试验班(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 | 645 | 1862 | |||
| 电子信息类(智能感知、光通信与显示、智慧照明) | 646 | 1766 | |||
| 数学类(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 | 646 | 1766 | |||
|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 | 647 | 1691 | |||
| 自动化(智能制造实验班) | 647 | 1691 | |||
|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 | 648 | 1610 | |||
| 计算机类 | 648 | 1610 |
所属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强大学科优势,优质的教学、实验设备资源,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基础;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强调问题分析、数据建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训,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方法设计、实施过程讨论、实际软件操作、综合应用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具备从大数据思维和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与信息咨询的能力,培养学生为企业、政府等各类机构设计、实施、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实施科学管理决策的能力,实现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的目标。
核心课程(部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筹学、运作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应用等。
毕业走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的规划、部署及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与部署;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监理、审计与项目管理;数据采集、清理、分析及应用,包括数据挖掘、大数据等新兴方法的应用;管理咨询、信息咨询等专业化知识服务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永宁四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39万余平方米,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四季树木葱茏、湖水碧波荡漾、建筑典雅厚重,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佳境。
学校坚持学生为中心、通专结合,以“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知识、个性发展”六位一体为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未来能引领学术前沿、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其中13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读本、硕、博学生40000余人。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2/3,其中出国(境)深造率超过1/5。近三年,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以上,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研究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人数不断增加。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活跃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EEEXtreme极限编程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全球大学生基因工程大赛、国际大专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艺术比赛等高水平赛场上,争金夺银,成绩斐然,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名列前茅。
学校已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一批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20余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示范中心,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大力实施学科提升战略,扎实推进理工深度融合,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坚持“开放、聚焦、融合、奋斗”的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技创新格局,不断提升集成攻关和原始创新能力。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业创新中心1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5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获批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十一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5项、部省级奖励365项。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设立研究机构,积极服务四川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四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成都市共同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建设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携手打造中国“西部硅谷”。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教师2500余人,教授660余人。截至目前,我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建立了海外高端学术培育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系列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境内学习环节和境外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40%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长短期留学目的地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现有1000余名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建立了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若干个国际联合科研平台。积极实施“一流伙伴计划”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格拉斯哥大学、麦吉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建立了本硕博层次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防建设和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加强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在各省招生的批次为:
本科一批——理科:全国各省;
本科一批——文科:四川、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辽宁、江西;
提前批——国防生:四川、云南、甘肃、山东、河南、重庆、贵州;
提前批——英才计划实验班:四川、重庆、河南、河北、安徽、云南;
本科一批——少数民族预科:四川、云南、江西。
艺术特长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考核)或专项水平测试,并通过省级招生办公室的资格认定。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方向。含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办学点:成都,语种:不限、电子信息类含智能感知、光通信与显示、智慧照明方向。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自动化、工科试验班(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类)、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航空电子及控制、无人驾驶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自动化、工科试验班、航空航天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工科试验班等7个专业。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电子科技大学吉林省录取分数线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包含专业: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办学地点:成都、航空航天类(航空电子及控制、无人驾驶航空器技术)(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包含专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智能感知、光通信与显示、智慧照明)(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信息工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人工智能、工科试验班(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互联网金融、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电子商务专业)、工科试验班(含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试验班、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电子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经济管理试验班(管理与电子工程复合培养)、互联网金融等4个专业。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网络与新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工

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科试验班(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日语、法语、翻译)、自动化、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