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广东医科大学
(5)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临床流行病学、重症医学
2.专业学位
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
三、报名方式
1.报名地点:所报读医院(见文末,自主选择医院报读)
2.报名时间:联系医院,根据医院安排的报名时间报名
3.联系人:医院科教科负责人(见文末)
4.报名时需提交材料:
①提交《广东医科大学高级研修班报名表》(可联系医院下载打印);
②a.学术学位:提交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均须统一使用A4纸复印。
b.专业学位:提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证书者(在培证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均须统一使用A4纸复印。
5.经学校资格审查合格后,学员可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
(http://www.***.cn/tdxlsqxt/login.shtml?action=forwardIndex)
注册用户、上传照片、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为现场确认做准备。必须按学校要求统一办理现场确认,否则,因政策或系统问题导致无法注册及现场确认的,后果自负。
四、收费标准
学费18,000元(含学费和学位论文评审、答辩费)。所有费用办理入学手续时一次性交清,逾期不交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学习处理,所缴费用概不退回。补考、重修及再次论文答辩需另外收费。
五、理论学习方式及学位授予
1.理论学习形式为“非学习”(周六周日面授课、网络视频学习),学习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7月。面授课程为周六及周日全天上课,学习地点在学员所选医院,具体上课时间将在录取后另行通知。网络视频课程学员自行灵活安排。
2.学员需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理论学习和考试及格后,方可报名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和地点由国家统一安排(以当年教育部下发通知为准,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
3.学员在完成理论学习和通过全国统考后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按照我校相关规定进行导师选择、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撰写与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
4.凡通过我院规定的学习理论课程和同等学力人员国家硕士学位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后,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可以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申请通过后可获广东医科大学签章、国家学位办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5.学员必须在五年内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同等学力人员国家硕士学位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及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
6.学位论文要求:
(1)学术学位论文要求
a.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组织完成。
b.论文应有自己的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
c.论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文题、中英文摘要、前言、正文(含引言、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文献综述、致谢、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等。
论文要语句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实验数据真实可靠,有较强的逻辑性,分析推理严谨。论文(不含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1万字。具体要求见《广东医科大学硕士学术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
(2)专业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类型可以是描述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可选择临床应用性课题或者利用现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选题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体现临床医学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鼓励与专业新进展密切相关的自主选题,并能表明申请人已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临床应用性课题等专题研究类学位论文按《广东医科大学硕士学术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与规范》撰写,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研究性报告等其他类型学位论文按照各自的特点撰写。
六、说明
1.凡以假证明、假学历或其它不真实材料报名者,一经查实,取消入学资格,所交费用概不退还。
2.申请人办理入学手续后,无论何种原因中断者,将被视为自动放弃,所交费用概不退还。
3.听课、考试及接受指导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由申请人自理。
4.学员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自行选择指导学位论文完成的导师。
5.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各专业的考试科目如下(若有变化,以国家当年的通知为准):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考试科目07-理学0710-生物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综合、英语10-医学1001-基础医学100103-病原生物学英语10-医学1001-基础医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英语10-医学1007-药学100706-药理学英语10-医学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英语10-医学1002-临床医学?医学综合、英语
公共卫生监测-广东医科大学
(一)掌握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念,公共卫生监测种类与内容。
(二)熟悉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与意义、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与步骤。
(三)了解公共卫生监测发展概况、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方法。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一)掌握传染过程、感染谱;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二要素;传染病的主要几种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法定传染病分种类、数量;传染源的种类及意义;潜伏期和传染期的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疫源地概念及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免疫规划的概念。
(二)熟悉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和降低的因素;传染病报告病种类别;熟悉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的传染源、病原体特点、传播途径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我国的计划免疫和免疫程序。
(三)了解预防接种效果评价,新发传染病。
十二、慢性病流行病学
(一)掌握慢性病的基本概念、慢性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二)熟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了解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
十三、伤害流行病学
(一)掌握伤害流行病学的定义、伤害的流行特征。伤害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熟悉伤害的流行病特征;预防策略中的“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
(三)了解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一)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特征及其分类、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步骤(疾病暴发调查的基本步骤)。
(二)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信息收集报告、现场卫生学评价、控制。
(三)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突发事件分类。
十五、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一)掌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定义、行为流行病学及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二)熟悉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了解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精神障碍的防制策略。
十六、分子流行病学
(一)掌握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生物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的概念。
(二)熟悉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数据资料的分析方法、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
十七、药物流行病学
(一)掌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二)熟悉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ADR因果关系的评价方法。
(三)了解药物流行病学资料来源及收集方法。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广东医科大学
一.营养学基础
(1)掌握营养素种类、合理膳食、合理营养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的概念,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供给量及食物来源;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脂类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碳水化物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人体能量消耗及供给量;钙、铁、碘、锌、硒等元素的生理功能,吸收的影响因素,缺乏病,食物来源与供给量;维生素A、D、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与过多症,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熟悉蛋白质功能及氮平衡;脂类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物的分类及功能;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例;钙、铁、碘、锌、硒等元素的吸收与代谢;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A、D、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的吸收与代谢、机体营养状况评价。
(3)了解分子生物学在营养学中的应用;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蛋白质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转运;碳水化物的消化吸收;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方法;矿物质、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维生素的命名、分类及特点,维生素缺乏原因。
二.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
(1)掌握多酚类化合物、有机硫化物、皂苷类化合物和芥子油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学作用。
(2)熟悉植物化学物概念、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3)了解多酚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来源。
三、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掌握食品营养价值的概念和评定指标;各类食品的主要营养特点及存在的主要抗营养因素。
(2)熟悉加工烹调及存储条件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3)了解食物的不同分类方法和食物成分数据库。
四、特殊人群的营养
(1)掌握孕妇、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不同生理人群(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和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
(2)熟悉不同生理人群的营养需要或营养问题。
(3)了解不同生理人群的生理特点。
卫生检验与检疫-广东医科大学
学制::四年
科类:理科
学位: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人格好、适应能力强和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的卫生检验、检疫相关理论,具有食品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卫生微生物检验、临床检验、进出口检疫、动植物检疫、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环境监测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能从事卫生检验、公共卫生监测、工厂的质检质控、商业检验、海关检验检疫、临床医学检验等工作的高级检验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以卫生检验、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为主干学科。主要课程有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卫生检验检疫、分子生物学检验、卫生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检验学基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毒理学、细菌学、病毒学、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法规等必修课。
就业方向::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第三方检测公司、职业病防治院(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站)、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产品检验检测所、环保部门、自来水公司、医学院校、医学科学研究单位、医院检验科及营养科、污水处理厂、食品厂、化妆品厂等工厂质量检验部门。
21.统计学
学制::四年
科类:理科
学位: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适应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能够在数据信息统计、医药研发与信息管理以及市场研究等部门中进行数据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统计调查等工作的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以数学、统计学为主干学科。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生物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医学多元统计学与SAS软件应用、统计建模、统计预测与决策、流行病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软件开发、医药信息分析与决策、医院信息系统、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生物信息学等。
就业方向::国家、省、市级卫生信息中心、国家、省、市级统计局、临床药理试验基地、综合性医院信息中心、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信息中心、市场调研公司、统计调查公司、统计软件公司、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