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高考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广州哪些高校开设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0 03:04:24 解决时间:2022-12-05 12:26

满意答案

高考结束后,广州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广州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广州高三毕业生想读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特别是广州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广州有哪些学校开设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本文就是小编云云为广大的高中毕业生整理你们需要的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列表和专业介绍,帮助你们能够报个合心水的学校。
高考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有列表(2022)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学校批次学制人数学费
490213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药品与医疗器械类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专科批三年46410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从事医疗器械产品制造、质量检验、注册管理、质量体系审核与安全监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医用电气安全检测技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实务(省级精品课程)、医用电子仪器分析与维护(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无源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用电子仪器检测技术、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实务、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实务及企业顶岗实习等。

就业方向:医疗器械生产与经营企业、 医疗器械技术服务企业、医疗机构等单位, 从事医疗器械产品制造、质量检验、质量 管理、注册岗位、经营销售、售后技术服 务等岗位等工作,以及从事与医疗器械相 关领域的工作。

  中专 2022-12-05 12:26

网友推荐

专业设置及课程介绍2021年广东金融学院大学预科项目招生简章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修课程: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英语;4.高等数学;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离散数学;7.数据结构;8.数据库系统结构;9.计算机系统结构;10.操作系统;11.C++程序设计
12.Java语言程序设计;13.软件工程;14.计算机网络原理;15.计算机及应用课程实验;16.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IT企业、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维护、网络管理、数据分析及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
(二)电子商务
主修课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数量方法;3.商法;***经济与企业管理;5.电子商务法概论;6.互联网数据库;7.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8.电子商务安全导论;***营销与策划;10.电子商务与金融;11.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12.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商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商务数据分析、电子支付与结算、信息安全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三)行政管理
主修课程: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社会学概论;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5.西方政治制度;6.公务员制度;7.公共政策;8.行政组织理论;9.领导科学;10.行政法学;11.毕业论文。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党政工团机关、公共服务行业、中介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文秘等工作。
(四)工商管理(商务管理方向)(非广东金融学院主考专业)
主修课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市场与市场营销;3.商务沟通方法与技能;***组织与经营环境;5.会计原理与实务;6.战略管理与伦理;7.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8.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9.商务运营管理;10.商务管理综合应用;11.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工贸公司、商贸公司、科贸公司、技术引进、货物进出口、国际国内融资、劳务输出、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其他各类从事大型商务活动的单位从事业务管理、信息收集等工作。
(五)会计学
主修课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线性代数;4.高级财务会计;5.财务报表分析;6.审计学;7.金融理论与实务;8.资产评估;9.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10.财政学;11.国际贸易;12.会计制度设计;13.市场营销学;14.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财会工作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六)市场营销
主修课程: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英语;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线性代数;6.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7.金融理论与实务;8.消费经济学;***会计学;10.国际市场营销学;11.市场营销策划;12.商品流通概论1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4.国际商务谈判;15.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类型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金融服务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工作。
(七)人力资源管理
主修课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劳动社会学;3.组织行为学;4.社会保障学;5.现代公司管理;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7.人力资源统计学;8.现代人员测评;9.人事管理学;10.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11.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各类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从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八)环境艺术(非广东金融学院主考专业)
主修课程: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设计素描4.设计色彩5.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3DMAX)6.艺术设计基础7.设计原理8.立体构成9.材料工艺学10.设计表现技法11.展示设计12.室内设计13.室外环境景观设计14.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室内外环境设计公司、展览公司、企业从事设计与管理;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九)商务英语
主修课程: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第二外语(日语);4.高级英语;5.口译与听力;6.商务英语翻译;7.英语写作;8.外刊经贸知识选读;9.外贸函电;10.国际商务英语;11.国际贸易实务;12.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等工作。
(十)视觉传达设计(非广东金融学院主考专业)
主修课程:1.设计素描2.设计色彩3.计算机辅助设(AUTOCAD、3DMAX)4.艺术设计基础5.设计原理6.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7.编排设计8.字体设计9.系列书籍装帧设计10.网页设计11.VI设计12.艺术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各类综合性广告企业、出版社、传媒机构、国家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告管理部门以及博览和会展业、市场调研与信息咨询等行业工作;在科研院所、教育系统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自主创业。
(十一)工商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方向)(非广东金融学院主考专业)
主修课程: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客户服务管理;4.电子商务运营管理;5.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6.中小企业战略管理;7.销售业务管理;8.现代物流学;***管理咨询与诊断;10.资本运营与融资;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2.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项目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提高和深造,还可以成为营销师、市场策划师、广告策划师、人力资源师等。
(十二)金融学
金融管理方向/互联网金融方向/国际金融方向主修课程: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市场
与市场营销;3.商务沟通方法与技能;***组织与经营环境;5.会计原理与实务;6.战略管理与伦理7.国际商务金融;***成本管理会计;9.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10.金融管理综合应用;11.毕业论文。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入职银行、证券与
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信用评估机构、担保公司等各类经营性金融机构、管理型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从事金融工作。

报到程序2020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白云和大学城校区)

(一)线上服务
1.完善个人基本信息
9月11日-9月19日(以学校迎新系统通知为准)新生按照入学指南,凭个人身份证,填写密码(初始密码设置为身份证号码后六位)登录我校迎新系统(网址是http://yx.gdufs.edu.cn/),完善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收入等)。
2.购买意外医疗保险登记(如有问题,可电话020-86253914咨询李老师)
进入购买医疗保险登记界面,登记是否购买意外医疗保险,如选择不购买,系统弹出“自愿放弃购买意外医疗保险承诺书”,打印后请家长和本人签名并带回学校交给辅导员。
3.查看住宿等信息
完成以上两项后,新生可以查看个人专业、学号、宿舍、辅导员等信息,并可导出打印。
(二)线下流程
1.办理住宿
新生于9月20日自行到对应校区报到,通过标识或者志愿者指引前往相应宿舍办理入住手续。宿管核对录取通知书,发放宿舍钥匙。
2.学院(中心)注册
新生入住后,携带录取通知书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硕士新生)或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博士新生)到学院(中心)报到。
学院(中心)安排扫描新生录取通知书完成注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缴交党团组织关系,同时,发放《研究生手册》(需签订声明书)、一卡通、体检表、学籍表、研究生证等。
注:
1.研究生新生统一办理校园一卡通(本校教职工除外);
2.学术型研究生校园一卡通由学校代垫200元/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到时,请按照《新生自助充值说明》(详情登陆我校迎新系统报到须知查询)的操作指引自行办理充值,或者在工作时间分别到北校区二教103、南校区实验楼C302充值。
3.准备小一寸免冠证件彩照十张

大学城校区2020年广州美术学院普通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1、美术学专业:
本专业分两个培养方向:(1)美术史;(2)艺术管理与策划。
(1)美术史:培养能在美术文博、出版机构、教育和文化传播等企事业部门主要从事艺术史论研究、艺术批评与鉴赏,兼能从事艺术策划与普及传播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艺术史学史、美术史方法论、艺术作品形式分析、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化导论、西方现代艺术史、西方当代艺术与文化专题、米开朗基罗、日本文化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明史、敦煌艺术、道教美术史、佛教物质文化史、史学概论、美术与考古、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展览与编辑、美术史专业翻译、美术基础、专业考察、毕业论文等。
(2)艺术管理与策划: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当代艺术专业策划与批评人才,符合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艺术媒体需求的管理人才,为社会输送具有艺术理论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和策展人,以及艺术市场经纪人、艺术媒体从业者、艺术管理有关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明史、艺术批评、19、20世纪西方哲学导读、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化导论、西方现代艺术史、国学典籍选读、古希腊哲学、博物馆观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项目考察、艺术专业翻译、美术专业编辑、艺术赞助研究、艺术品投资、当代艺术展览与制度研究、艺术管理与策划实践(美术馆理论与实践、策展实践、艺术品投资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美术基础、专业考察、毕业论文等。
(注:二年级期末按照个人意愿结合学业成绩编入美术史系、艺术管理学系相应的美术史、艺术管理与策划两个方向进行培养,两个方向人数各约占50%。)
2.绘画(油画)专业:
培养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科研以及美术设计等单位从事油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美术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程包括素描、油画、(下乡)创作、综合材料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创作等;选修课有新素描、观念人体写生绘画方法、电影艺术视觉美学、油画肖像写生技法研究、当代人体写生的表现技法、中国油画简史等。
3、绘画(材料与油画修复)专业:
培养油画修复与研究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独立完成对油画作品的实际修复操作,具备对油画作品的研究、科学与艺术的分析能力。
主要课程:1、理论课:西方绘画艺术史、现代艺术史、中国油画史、遗产学、博物馆学、修复理论;2、科学课:物理、化学、科学分析与仪器的使用;3、修复课:油画组成及使用材料的分析与研究学、修复材料研究学、修复实操课;4、绘画课:素描、油画临摹。
4.绘画(版画)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具有当代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在文化、出版部门和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版画创作、教学、研究及美术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印刷设计、版画史、社会学视野下的田野调查与创作、版画的延展性研究、创作思维训练、各版种(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技法与理论、版画创作、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等。
5、绘画(书籍装帧艺术)专业:
培养具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及设计能力、具有当代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在出版、新闻及文化艺术部门、学校、科研等单位从事印刷、装帧设计、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课: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课:色彩构成、平面构成、摄影图像基础、电子书、书装总体、字体设计、图形设计、实验设计;专业设计课:书籍装帧、插图、印刷工艺、手工书、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另外包括版画艺术与技法理论、图像传媒等。
6、绘画(水彩)专业:
培养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科研以及美术设计等单位从事水彩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美术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水彩静物、水彩肖像、水彩人体、水彩风景写生、超级写生水彩、水性综合技法、拓展思维训练、摄影与水彩创作、创作构图、油画、毕业创作等。
7、雕塑专业:
本专业传授学生扎实的雕塑造型和表达基本功,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雕塑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敏锐的创新能力。旨在培养能在文化、艺术、城建、园林、教学和科研等领域从事雕塑艺术创作、设计、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雕塑专门人才。学制五年。本专业设具象雕塑、实验雕塑两个工作室。
主要课程:泥塑、专业实习、中国传统雕塑、综合材料、新具象观念与表达、具象造型语言研究、写生男人体泥塑(等大)、纪念肖像、观念与视觉呈现、超级写实雕塑、多元塑造研究、空间与造型研习、在地实验、材料语言与视觉呈现、实验雕塑创作、毕业创作。
8、公共艺术专业:
本专业是以“艺术的公共性研究”为学术导向;以“以艺术的方式构建公共精神、塑造城市文化”为专业目标;以艺术学、城市设计学和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城乡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和实践场所;以新观念、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为艺术创新媒介;以公共雕塑、综合装置、艺术空间营造、艺术策划与传播为艺术手段;以“艺术服务社会”为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公共观念的,从事城市设计及公共艺术创作、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制为四年。
主要课程:泥塑、抽象造型、公共艺术思维与表达、空间认知与体验、现代造型语言(综合构成)、公共空间视觉文化研究、传统雕塑材料研习、公共艺术策划、数码雕塑、综合材料试验、互动装置设计、新媒介艺术实验、城市公共空间调研与艺术介入实验、综合装置创作、公共艺术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9、中国画专业:
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以中国画理论与中国画创作为主,兼具书法篆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具备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科目的工笔和意笔、素描、色彩、速写、古典绘画临摹、材料技法应用、下乡写生、创作练习、书法、篆刻、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10、中国画(壁画)专业:
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创作设计知识及理论基础知识,在环境艺术、现代壁画创作设计、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速写、线描写生、泥塑基础、传统壁画临摹、平面抽象造型、现代水墨构图练习、壁画材料技法练习、古代壁画考察、环艺设计基础、壁画创作练习、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11.实验艺术专业:
本专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为理念,致力于培养跨学科的创新力量,关注艺术前沿的实验性,以及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让艺术与其他新兴学科融合共生。以国际艺术视野为立足点,以社会普及化、推广化为方向,以专业学术领域内的动向为参照,结合考虑时代的潮流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整合公共知识的行动力、跨领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与多种学科交流沟通的持续的自我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较为全面的创新力量。
主要课程:观察记录、思维表述、图像语汇、空间形态、当代艺术语言、材料与装置、信息与媒介、传播与策划、公共与个性、产区社会考察、人文社会考察、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等。
12、摄影(摄影与数码艺术)专业:
本专业以摄影与数码艺术学科融合教育为理念,培养具备摄影、当代影像与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能在艺术、设计、传媒、广告、多媒体影像等领域从事摄影与数码艺术创作与设计制作,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跨领域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
主要课程:影像基础、摄影表达与方法、传统摄影、数字摄影与制作、光线分析与处理、摄影观念、多媒体影像、动态影像基础、移动影像与装置、摄影语言与综合表达、地域文化影像考察、专题创作、毕业创作与毕业创作报告书。
13、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本专业立足于当下视频文化盛行与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语境,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一专多能”的高水平的影视制作人和文化创意人为目标,培养具备数字影视创作、数字化影像创作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较高的艺术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媒体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影视剧组、动漫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等从事影视与多媒体设计与制作,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跨媒体影像创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影像基础、影视摄影造型、视听语言,声音设计与制作、影视剪辑、导表演基础、影视特效、短片创作、纪录片创作、视频包装、动画创意与制作、影像表达、毕业创作。
14.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本专业培养既具备影视美术设计与人物造型的能力和理论基础,又掌握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及新的影像媒体技术表现手段,能在多个领域从事数字媒体互动、灯光艺术设计以及视听艺术设计与创作,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跨领域、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空间概念设计、戏剧影视角色设计、影视画面造型、人物造型设计、灯光设计、虚拟舞美设计、节奏与韵律、视听语言、数字特效、多媒体短片创作、策划与编导、影像表达、毕业设计。
15.产品设计专业: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教研中心”为基础的课题制教学架构,建立紧密的产学研机制,鼓励具备高度、深度、广度的可持续性教学与研究,培养具有产品设计原理、用户研究方法、设计开发流程及管理等相关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手绘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等相关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用户洞察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水平艺术和创意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为基础,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5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解析与表达、构成与形式、人机工程学、信息与可视化、设计思维、材料与工艺、产品结构原理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6-8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用户研究进阶、交通工具设计概论、交通工具设计专题创新家居用品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生活方式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用户行为与家居产品设计、CMF与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文化整合创新设计文化研究与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16.产品设计(染织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具备系统的染织艺术设计理论、专业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基础知识,对家居文化和纺织产品设计有深刻认识;了解现代纺织工业新成果;掌握织物艺术设计理论和纺织工程知识,具备家纺产品和室内软装配饰设计能力;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时尚产品和纤维装饰品设计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纺织及相关产业的公司企业、科研单位、院校、从事科研、教学、设计及管理的高水平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为基础,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5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经典纹样、图案基础、图案设计与应用、印染基础、织造原理、设计流程与方法、软装设计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6-8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室内纺织品整体设计、手工艺产品设计专题、提花室内装饰织物设计、纤维与空间综合设计创新、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等
17.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专业:
本专业以智能产品、互动产品、互联网产品设计为中心,面向互联网产业的内容提供商、软件开发企业、公共信息管理部门、展览馆、博物馆、移动终端开发商、IT产品开发商、数字内容机构、大数据可视化设计等行业领域,培养从事产品策划、系统设计、交互行为设计、交互界面设计、IT产品开发、互动展示设计,以及从事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设计策划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为基础,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5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解析与表达、构成与形式、人机工程学、信息与可视化、设计思维、材料与工艺、产品结构原理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6-8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用户研究进阶、交通工具设计概论、交通工具设计专题创新家居用品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生活方式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用户行为与家居产品设计、CMF与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文化整合创新设计文化研究与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18.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拥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合作精神;具备多层次、跨学科、泛领域合作的综合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装与服饰设计行业人才;注重文化素养和开拓精神,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及分工合作的能力,成为能在服装及服饰相关的行业中从事设计及策划管理工作、能在各级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为基础,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5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解析与表达、构成与形式、服装结构原理A、服装结构原理 、服装结构原理C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6-8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设计表达A+ 、工艺基础(服装工艺基础、箱包工艺基础)、结构设计原理(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包袋结构设计原理、首饰结构设计原理)、设计思维训、风格专题设计、时尚品牌策划、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19.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信息的沟通与传达为方向,包括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信息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等专业内容。课程设置以文化与传承、科技与创新为重点,关注文化动向与产业动态、新旧媒体的各自特征与相互转换。致力培养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能力、具有多元视觉表达与多种媒介运用能力的高级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三年级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程两大部分,以通识与模块为课程设置原则,每学期前半段以通识课为主,后半段引入模块化教学,以满足文化与传承、科技与创新等重点培养方向。四年级实行导师负责制,以课题为导向进行毕业设计教学。
1、专业基础课:设计概论、观察记录、平面造型、色彩语言、空间形态、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编排基础、动态语言、图表设计等。
2、专业设计课:品牌包装设计、品牌插画、品牌视觉设计、广告创意、出版物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导向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文创策划与设计、交互艺术设计、广告影片、观念与叙事、综合创新设计、论文写作、毕业设计。
20.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掌握当今前沿数字媒体艺术表现手段,面向未来的跨领域、跨媒体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数字影像、3DMapping、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舞台设计、数字媒体展示空间、媒体建筑等应用领域的工作。满足数字创意产业在视觉美学、创意策划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主要课程:三年级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以专业基础为核心的基础课程模块,二是以实践课程为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四年级是导师负责制,以课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
1、专业基础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平面造型基础、摄影基础、观察记录、三维动画基础、现当代艺术思潮、编程基础、立体造型、动态机能造型、媒体考古学、光构成与数字色彩、图像学与图像创意、数字媒体形式风格、光影艺术设计、叙事与写作、电子编程语言、自选实验课。
2、专业设计课:设计思维与方法、音画设计、AR艺术设计、跨媒体文化研究与实践、公共艺术与媒体设计、视觉编程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展示空间设计、商业创意摄影,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21.动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有独特创作能力,有项目策划能力,面向动画与新兴数字娱乐方向相关产业的专业人才,涉及领域包括概念设定(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品相关)、动漫形象设计、角色动画、场景动画、影视后期特效、动态图形设计、数字游戏(主机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及其他平台游戏)设计制作、动漫衍生产品、数码类娱乐产品设计、玩具设计、动画广告、栏目包装、UI创作与研究、以及其他相关娱乐产业所涉及的设计与制作行业的设计应用型与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采用大专业板块统一招生,实行分阶段教学,低年级采用模块化教学,高年级加入导师制选课方式,教学方案灵活合理,有影视动画、实验动画、娱乐与衍生、数码游戏等多个学习方向。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专业概论、观察记录、色彩语言、概念设定、动画运动规律、三维动画基础、角色动态设计、视听语言、表演基础、后期特效、定格动画、创意图形、衍生产品设计、雕塑基础等。
2、专业设计课:动画联合创作专题、动画形式与风格、编剧与叙事、动画分镜、游戏策划、游戏引擎、游戏专题设计、用户研究、动画衍生产品设计、玩具材料与形态、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22.艺术与科技(展示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以各类信息传递为目的,培养知识复合型、实践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具有人文、艺术、科技素养和综合运用多元媒介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掌握展示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在博物馆、主题馆、规划馆、主题展、公共艺术等各类文化、宣传、教育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三年级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以专业基础为核心的基础课程模块,二是以实践课程为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四年级是导师负责制,以课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
专业基础课:设计概论、观察记录、平面造型、色彩语言、空间与形态、图形设计、制图、编排基础、信息图表等
专业设计课:展示信息设计、建构与空间、媒材与装置、品牌橱窗设计、博物馆设计、专题设计及工作坊、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报告书等
23.艺术与科技(会展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结合区域会展产业优势,培养知识复合型、实践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具有人文、艺术、科技素养和综合运用多元媒介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掌握会展策划、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能在大型会展、主题展、商业销售、文化、宣传、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三年级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以专业基础为核心的基础课程模块,二是以实践课程为特色的专业课程模块。四年级是导师负责制,以课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
1、专业基础课:设计概论、观察记录、平面造型、色彩语言、空间与形态、图形设计、制图、编排基础、营销与传播等
2、专业设计课:展示信息设计、建构与空间、媒材与装置、品牌橱窗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型会展策划与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报告书等。
24.环境设计专业:
本专业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掌握专业基础、相关学科理论、专业技能和具备设计实践能力,尤其当代建筑、当代艺术和当代设计的思潮与流派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等艺术院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空间策划、室内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设计、陈设配套设计和室内物理环境设计的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艺术及设计基础训练、专业历史理论、功能与空间、陈设与装饰、效率与规范、品牌与空间、节点与细部、主题与风格、改造与更新,以及专题型工作室课程等。
25.环境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以陈设艺术为特色以满足当下社会对陈设艺术人才的需求。陈设艺术主要是以环境艺术与装饰艺术相结合衍生而来,属于新型的空间艺术设计领域。本专业以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为基础,摒弃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教学方式,以强调表现材料、制作方式,空间载体为特征。主要培养学生陈设艺术设计与环境相融合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具备多种陈设空间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独到见解的陈设艺术设计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
主要课程:观察与记录、形式语言、手绘创意表达、设计规范与制图、建筑设计策划、空间解构与认识、公共艺术概论、设计概论、材料与工艺、照明陈设、布艺织品陈设设计、漆艺陈设设计、陈设艺术设计策划、面料创意、饰品陈设设计、陶艺陈设设计、玻璃陈设设计、金属工艺陈设设计、花艺陈设设计、软雕塑陈设设计等。
26.工艺美术专业:
培养具备将工艺传统理论与当代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以综合材料工艺媒介在特定空间环境载体中的整合运用,能在文化艺术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学校、工艺加工领域、公共艺术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公共艺术综合创作、设计及策划以及相关教学与研究,设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观察与记录、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美术概论、色彩基础、立体造型、中外装饰风格、空间环境专题创作、形态造型、色彩造型、漆画、广彩、岩彩、金属工艺、陶瓷设计、木雕、玉雕、首饰设计、公共艺术总体策划、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27.工艺美术(漆艺)专业:
本专业既重视传统漆艺的传承,也重视创新研究和跨媒介、跨学科的融合,着重培养具备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及漆艺知识,了解当代艺术发展趋势,并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工艺材料创作多元化的平面漆艺作品,又能掌握与当下生活环境相融的立体漆艺术创新研发和制作的能力;培养具有能在文化艺术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学校、工艺加工领域、公共艺术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文化传播、教学研究、漆画创作、产品研发、设计与实践等方面的高水平艺术专业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观察与记录、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美术概论、色彩基础、立体造型、漆工基础、漆艺髹饰技法、漆画创作基础、漆立体基础、木漆工艺、艺术考察、当代艺术鉴赏、综合材料研究、漆画创作、漆立体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下乡实习、漆艺应用、专题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28.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陶瓷材料与工艺技法,掌握陶瓷产品设计与陶瓷艺术创作理论知识,将科技与艺术、艺术与市场、技术与美学有机地运用到室内外陶瓷产品设计和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宽泛的艺术修养与职业素养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既要求具备创新、前瞻的设计思维意识,又要有独立或协作实现作品的动手能力。
主要课程:观察与记录、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美术概论、色彩基础、立体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具工艺、陶瓷文化记录与研究、陶瓷器物基础、陶瓷装饰综合材料、陶瓷空间应用基础、建筑与陶瓷壁画、陶瓷产品设计、陶瓷公共艺术设计与实施、专业实践、陶瓷彩绘、柴烧生活器物研究、工作室专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29.书法学专业:
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以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为主,兼具篆刻以及中国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具备较为宽阔的文化视野,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基础、诗词欣赏与写作、古代书论选读、各书体技法、书法遗迹考察、篆刻、书法创作训练、中国画基础、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30.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
本专业立足岭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致力引领美术基础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具有正确价值观、师德师风;具备先进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掌握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多门类的美术专业实践技能;拥有较高的人文教育素养、现代化视野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够在中学、教育和文化艺术机构从事美术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的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能成为高水平复合型的美术教育人才,并在教学团队中起到示范作用,成为本专业的骨干教师。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书法、中国画、工艺基础、民间美术、设计基础、现代媒体艺术、透视与解剖等。2.人文素养主要课程: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中国文化史、艺术美学、视觉艺术原理、岭南民间美术欣赏、美术教育展览策划、三笔字等。3.教师教育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论文写作、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中学美术教学论、微格教学训练等。4.集中性实践主要课程:专业写生、专业考察、教育实习、毕业创作等。
31.艺术教育专业:
本专业面向全国,致力引领艺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备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艺术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以专业艺术技能为基础,能在各学校、文博机构、企业、社会教育等从事艺术教育、管理、策划、交流、科研与文化艺术宣传等工作;富于进取,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综合艺术素质与特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艺术教育人才。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书法、中国画、摄影、工艺基础、设计基础、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创作原理与实践、舞蹈与造型基础、戏剧基础、音乐基础。2.人文素养主要课程:中外艺术史、艺术概论、艺术鉴赏与批评、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欣赏、名作导读与写作、艺术美学、岭南民间艺术、三笔字等。3.教师教育主要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艺术教学法、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艺术、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论文写作、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微格教学训练等。4.集中性实践主要课程:专业写生、专业考察、教育实习、毕业创作等。
32.工业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策略性提出问题、解构问题、并将解决方案落实,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为产品、系统、服务、体验、商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通过设计输出,创造高质量生活体验的自主创新高水平设计创意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为基础,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5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解析与表达、构成与形式、人机工程学、信息与可视化、设计思维、材料与工艺、产品结构原理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6-8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用户研究进阶、交通工具设计概论、交通工具设计专题创新家居用品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生活方式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用户行为与家居产品设计、CMF与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文化整合创新设计文化研究与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33.建筑学专业
本专业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学科,具有职业实践性与艺术创造性并重的特征。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勇于担当重任的拔尖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下,本专业着眼于国内外建筑设计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将当代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形式同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强调当代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及艺术性,提倡艺术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人文思考和营造实验,积极开展跨领域的国际合作,致力于艺术引领下的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的创造性实践训练,培养视野开阔、人文素养、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与工艺、空间形态、中外建筑史、当代建筑与设计、场地与空间、材料与营造、环境工学、建筑结构、城市设计、乡土与建构、经济与社区、数字建筑、表皮与组织,观念与建筑、节点与细部、改造与更新、设计思维等。
34.风景园林专业:
本专业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具备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技术、文字图纸表达等专业技能,以及针对本专业要求的规划、设计、艺术创作能力,在风景名胜、环境生态保护、城乡绿化及建设规划、旅游发展、园林及建筑设计、文化传播等领域,能够从事多种形式和多方面专业工作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
教学中以设计概论、执业知识和相关文化艺术活动对应基础素质,以专题学术讲座、参观考察、专业工作坊等方式丰富专业视野,以卓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加学术交流和设计竞赛等形式加强综合素质的养成,以专业理论和实践内容构成专业知识系统,强调对学生认知、分析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
主要课程:艺术设计基础训练、专业历史理论、功能与空间、园林材料与营造、案例分析、园林美学与设计、景观建筑设计、设计策划、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城市夜景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专业考察、改造与更新、专题工作室课程等。
35.中国画(传统书画保存修复)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根据文物保护原则利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手段开展东方传统绘画现状摹写、复原研究、保护修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传统绘画技能与知识,还要了解考古学、博物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以文理综合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融合运用,建立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多元理解与认识,培养从事传统绘画保护研究与修复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绘画基础、古典绘画材料技法学、现状摹写专题、修理基础、修理实践、艺术鉴藏、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修复理念与法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中国画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等、毕业论文、毕业创作。
36.绘画(材料与油画修复)专业:
培养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综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独立完成对艺术品的实际修复操作,具备对艺术品进行科学与艺术的分析能力。并且有能力胜任国内外文博单位、文物鉴定和保护部门、拍卖机构和画廊等相关机构的专业工作,以及高校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课:西方艺术史、中国美术史、修复理论、视觉人类学;
科学课:物理、化学、艺术材料、科学实验分析与仪器的使用;
修复课:作品状况分析、综合修复技术、修复实操;
艺术课:艺术品临摹与制作。以及毕业论文-修复研究、毕业设计-修复实践等。
37.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通过四年系统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了解世界陶瓷艺术与产业发展的前沿,完整地掌握陶瓷艺术设计的工艺技术、艺术创意、产品运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创意与现代设计思维,产品空间运用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综合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跨界的陶瓷艺术设计创意人才。
专业课程:设计概论、观察与记录、形态研究、色彩基础、立体造型、陶瓷成型工艺、现代陶瓷材料工艺、现代陶瓷设备技术、陶瓷材料与装饰艺术、陶瓷文化概要、建筑陶瓷设计、产品空间应用、品牌策划与传播、现代建筑陶瓷研究、陶瓷公共艺术实践、建筑陶瓷素材实践、工作室专题、毕业论文、专业实践、毕业设计
38.产品设计专业:
本专业依照国际前沿的设计教育体系开展教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努力实现通过设计驱动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交互、体验等新型设计思维为核心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产品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践应用能力;着力发展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关注人的行为与心理研究,学习先进的智能、数据等技术知识;关注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强调人文素质培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学生。
主要课程:1)概论性课程:设计概论、设计研究方法与程序;2)专业课程:人机工程学、产品结构与原理、人机交互、用户体验、智能产品设计、编程语言等;3)交叉学科课程:设计哲学、认知心理与行为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4)综合设计课程:设计考察,大师工作坊、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等。
以上各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可能会根据有关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3年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广州哪个大学最好

    1楼

    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专科)。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物理类2021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非定向)4

  • 中专学校

    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

    2楼

    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专科)。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物理类2021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非定向)4083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历史类202

  • 中专学校

    410分左右的广州公办高职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

    3楼

    410分左右的广州公办高职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及院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非定向)(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410分左右的公办高职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2021)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批次最低位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物理类202

  • 中专学校

    400分左右能上的广州公办专科院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

    4楼

    400分左右能上的广州公办专科院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及院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非定向)(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400分左右的公办专科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2021)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批次最低位次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物理

  • 中专学校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校企合作专业)怎么样,好不好?

    5楼

    专业介绍药品与医疗器械类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校企合作专业)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学科: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门类:药品与医疗器械类专业名称: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必需基础理论知识、专业

  • 中专学校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校企合作专业)录取分数多少分

    6楼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历史类商务英语(非定向)广东专科批-历史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非定向)广东专科批-历史类现代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三二分段实验班,高职,高职(专科),本科)广东专科批-历史类健

  • 中专学校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代码2021?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录取分数线(2015)

    7楼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代码:490213广州华夏职业学院2021年在广东等1个省市开设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90213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广东专科批三年医疗器

  • 中专学校

    广州民办专科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有哪些大学

    8楼

    2021年广州地区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民办专科院校有广州华夏职业学院。1、广州本地民办专科院校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校址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选科要求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州市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药品与医疗器械类专科批

  • 中专学校

    高考广州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专业(广州哪些高校开设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专业)

    9楼

    高考结束后,广州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广州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广州高三毕业生想读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专业,特别是广州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广州有哪些学校开设医疗

  • 中专学校

    高考广州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广州哪些高校开设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

    10楼

    高考结束后,广州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广州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广州高三毕业生想读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特别是广州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广州有哪些学校开设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