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名称 | 校址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选科要求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市 | 交通工程(在桂林校区办学)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6000 | 四年 | 本科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市 | 交通工程(民族班,在桂林校区办学)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6000 | 四年 | 本科 |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选科要求 |
|---|---|---|---|---|---|---|---|
| 南昌航空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4530 | 四年 | 本科 | |
| 太原科技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500 | 四年 | 本科 | |
| 宁波工程学院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500 | 四年 | 本科 | |
| 山东交通学院 | 交通工程(学费待定)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0 | 四年 | 本科 | |
| 五邑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710 | 四年 | 本科 | |
| 武汉科技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4500 | 四年 | 本科 | |
| 河海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6380 | 四年 | 本科 | |
| 江苏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 南通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000 | 四年 | 本科 | |
| 盐城工学院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 北京建筑大学 | 交通工程(智能交通)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4600 | 四年 | 本科 | |
| 兰州交通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4700 | 四年 | 本科 | |
| 苏州科技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 吉林建筑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3800 | 四年 | 本科 | |
| 上海海事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000 | 四年 | 本科 | |
| 安徽建筑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200 | 四年 | 本科 | |
| 天津城建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400 | 四年 | 本科 | |
| 中国民航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 北京联合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4600 | 四年 | 本科 | |
| 长安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6600 | 四年 | 本科 | |
| 长安大学 | 交通工程(国际工程班)(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填报)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6600 | 四年 | 本科 | |
| 河南理工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000 | 四年 | 本科 | |
| 南京工业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 山东建筑大学 | 交通工程(理工类,4年)(学费待定)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0 | 四年 | 本科 |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200 | 四年 | 本科 | |
| 河北工业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一批 | 5300 | 四年 | 本科 | |
| 山东理工大学 | 交通工程(理工类,4年)(学费待定)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0 | 四年 | 本科 | |
| 青岛理工大学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类 | 本科二批 | 5200 | 四年 | 本科 |
交通工程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我校是广西最早创办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专业培养特色为:在培养学生掌握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融合学校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侧重培养学生掌握智能交通、交通信息化、道路智能检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良,目前专业学科平台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点,是广西交通运输类唯一硕士培养单位;广西区级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广西高校校企校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平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科技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系统;广西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工程专业目前积累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学术能力强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占9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在50 %以上,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4人作为兼职教授,师资队伍中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达75%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工程实践经验。硕士生导师5人。有广西畅通工程专家2人、桂林市拔尖人才1人。本专业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广西优秀教师出国留学计划、广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担任访问学者。
交通工程专业还具有优良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设计平台,拥有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所,并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等区内外多家交通企事业单位共建了产学研平台
近三年交通工程专业教师共承担国家基金,广西基金,广西及桂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共20余项;连续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10多篇;获得一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出版专著2部。
本专业积极倡导学生科研创新,学生科技活动氛围浓厚,学生多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奖。2013年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2010年学生制作的“交通监控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
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就业适应面广,以及培养特色鲜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交通工程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上研率在15%以上。

2022年桂林地区机械电子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有广西科技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梧州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有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

2022年桂林地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广西大学、梧州学院、百色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

2022年桂林地区机械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机械工程专业有广西科技大学、北部湾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机械工程专业有内蒙古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桂林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工程力学专业。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工程力学专业有广西科技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工程力学专业有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石油大

桂林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有玉林师范学院。1、广西(除桂林外)公办本科系统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校址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选科要求玉林师

2022年桂林地区金融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金融工程专业有广西财经学院、北部湾大学。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金融工程专业有暨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盐城工学院、江

桂林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2022年广西公办专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有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专科面向广西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有上海交

桂林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交通运输专业。2022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交通运输专业有广西科技大学、广西警察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交通运输专业有内蒙古大学、长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职业技术

桂林地区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2021年广西公办本科(除桂林地区外)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有广西科技大学。2021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有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淮南师范学院、

2022年桂林地区交通工程公办本科院校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0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广西开设交通工程专业有长安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海大学、盐城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太原科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