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介绍-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人才需求量大,发展空间广阔
财政部在1994年就印发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996年印发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2000年,力争达到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等基本核算方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而我省实施会计电算化目前只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中较普及,更多的中小企业还停留于手工核算,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意味着会计核算的手段必将被计算机替代,但会计电算化要能正常开展,人才是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经济管理越来越重要,从而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更为严格。会计工作必须顺应经济管理要求,不断革新核算手段,更新核算思想,为政府、为投资决策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详细、及时的会计信息。对会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迫切。如今各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均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项必备条件。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我国会计工作已不是手工环境下的简单核算,它必须将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并对经济管理实施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剧增。我校开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非常必要的,它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二、我校开办会计电算化专业能力和条件
1、2011年7月我校被评为国家示范性建设学校,会计电算化为我校示范建设专业之一
从2011年7月启动建设至今近2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三方面进行建设。
2、有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我校本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时应势,从1993年就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从未间断过,该专业建设时间较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老教师做好传帮带,现财会教研室有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2名,校内专任教师12名,教师队伍梯度合理,年龄适当,勤学上进,高级职称比率达到75%,一部分教师已取得硕士学位,100%教师已成为“双师型”,师资力量能适应专业需要。每年从会计师事务所、校企合作单位邀请会计专家到我校授课。
有良好的实训条件:3、
会计电算化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目前建有两个手工模拟实训室,两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拥有专业教学设备180台,会计工具150套,财务教学软件及时更新,现拥有先进的用友T教学软件3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训电子沙盘。学校与用友、金碟等软件代理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新技术发展信息。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安排校内外实训,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5家校外实训基地,专业的实训实习有可靠的保证。该专业技术性强,专业特色鲜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毕业后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上升空间广阔,学成之后能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甚至可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我校的骨干专业,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吸引了众多学生。
三、专业特色
我校本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理念,从1993年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以来,以会计岗位群技能培训为主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
1、形成“工学交替、岗位轮换、多企业零星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学校致力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努力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紧密联系贵州省商业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新形势下企业和学校发展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我校遵循“诚信为本,资源共享,强强合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与各企业单位开展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复合型的专业技能人才。
实施校内课程教学:2、、校内实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校内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在教法上打破常规,更多的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将知识寓于活动中,专业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到将来谋生的技能,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我校和相关企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具体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学生第一学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进行单项实训,学期结束前一周到校内仿真实训室进行专业课程的综合模拟实训。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课堂、实训室,做到“教学做一体”。第二学年由专业指导教师安排在校内模拟实训室进行岗位实训,分别完成出纳、库管、会计、成本核算、报表处理等不同岗位的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出纳实务》实训。实训基地轮训都由专业教师轮岗挂职带领会计专业学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各岗位业务中,轮流参与实践,亲自动手操作,训练学生的实战经验。这样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一次从起点到终点的业务流程实训。该模式旨在培养能胜任出纳、凭证处理、账簿管理、报表处理等会计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素质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第三学年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及时给顶岗实习学生安排企业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形成现代“学徒制”关系,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实习结束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顶岗实习合格的学生颁发“顶岗实习合格证书”,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
3、建立了核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多种多样的实践考核制度。
4、将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有机结合,既适应当前企业需求又兼顾今后发展需要。
5、每年举行校内会计技能比赛,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选拔出优秀人才参加全省的会计技能比赛,近三年来我校在全省技能比赛中都获得三等以上的好成绩。
6、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毕业生凭“三证”毕业和就业制度作保证。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科
二0一三年四月
2014年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介绍-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及软件应用、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市场营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知识、会计基础、经济法律基础、商务管理及信息、网上贸易实务、商贸英语、办公自动化。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商业:、贸易、金融等企业,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事商务信息收集与管理、电子商务结算、运输、保险、报关等工作。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商务秘书专业-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秘书基础、公共关系基础、应用文写作、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工商行政管理、基础会计、商品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贸易谈判、旅游地理及导游、速记、书法、摄影、专业外语、信息知识、演讲与口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信息、资料收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学处理等办公程度性工作,也可以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贸易经济专业-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英文打字、营销心理学、进出口贸易、市场营销、商贸谈判、经济活动分析、工商行政管理、基础会计、推销技巧、演讲与口才、经贸英语、旅游知识、税法、企业管理。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业管理、市场预测与营销、推销员、业务员等工作。也可以独立创办企业。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开设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技术、经济法、经济应用文写作、财政金融、统计基础、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企业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税法、会计电算化。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符合计算机上岗条件的会计、统计、出纳、审计等工作。
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省骨干专业)-贵州省贸易经济学校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是我校省级骨干专业,本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团队,并致力于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
现代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物流企业管理实务、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供应链管理、物流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推销实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物流管理中心、国际贸易公司、货运代理公司、流通配送管理公司等,能胜任货运代理、配送业务、仓储管理、业务咨询、业务洽谈、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跟单、制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