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设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市共建”一流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10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1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7门,浙江省一流课程79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6万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70%。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等省部级人才60余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标准化高等教育奖”。
学校现有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40个,高水平研究院35个;作为主要单位参与“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培育建设工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百余项。拥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地方园区2个,累计孵化企业47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
学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重点建设高校前五位。2021年在省属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五,数学建模竞赛连续多年排序全国前列、浙江第一。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千秋计量》,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2021年于北京会议中心展演。建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计量法治研究基地、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杭州)、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等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面向行业机构开展计量、标准、质量专业人才培训,学员累计达2.7万人。
学校深入对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其直属单位、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承担国家计量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宁夏市场监督管理厅等开展战略合作。建有地方研究院10个、地方技术转移机构17个、产业技术联盟30个。作为牵头单位,联合13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
学校与国外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项。建有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学孔子学院、浙江—捷克布拉格丝路学院、浙江—捷克人文交流中心。牵头成立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高校加盟,并建立“一带一路”学院。建有与德国德累斯顿市政府联合成立的杭州—德累斯顿联络办公室。
面向新百年,中国计量大学坚持以2004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校训精神,绰厉奋发、笃行致远,朝着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不懈奋斗。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加分投档,但在专业录取时按高考原始分进行投档,当加分考生的高考原始分与其他考生的高考原始分相同时,优先录取加分考生。
| 国家资助 | 国家助学贷款 |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特别优秀学生,资助金额为8000元/人年。 | |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为5000元/人年。 | |
| 国家助学金 | 国家助学金是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资助金额为一档助学金4000元/人年 ,二档助学金2500元/人年。 | |
| 学校资助 | 校设奖学金 | 为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由学校出资设立。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单项奖学金,每学期评比一次。 |
| 学费减免 | 学校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而无力解决在校期间学习费用的部分学生实行学费减免,一等减免金额为每学年每生应交学费的100%,二等减免金额为每学年每生应交学费的50%。 | |
| 临时困难补助 | 为帮助发生突发性事故而造成生活临时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立临时性困难补助基金。一般一次为500元,最高不超过1200元;一学年总额不得超过2000元,特殊情况经研究可以酌情处理。 | |
| 校内勤工助学 |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安心完成学业而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由学校统筹安排、设置。 | |
| 社会资助 | 海克斯康奖学金 | 由企事业单位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 |
| 思源奖学金 | ||
| 赛尔富奖助学金 | ||
| 康恩贝自强奖学金 | ||
|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助学助困”助学金 | ||
| 移动励志奖学金 | ||
| 温商奖学金等 |
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的培养,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累计已向社会输送了近四万名优秀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计量、标准、质量行业、信息产业和军工系统的好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全省非师范类本科院校前五名,先后获得“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95.22%,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8年入选首批“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2020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航天航空、舰艇船舶、兵器核电等国防军工行业作出重要贡献,多人获国家科技奖。
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主管部门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组成,学分学费每学年按学年制收费标准进行预收,按所修学分结算,毕业前进行学分汇总清算。
新生入学时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统一按照大类中学费标准较低的专业收取费用,专业分流后分别按所学专业规定的学费标准执行。学生住宿费标准按浙江省物价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具体入住由学校统一安排。

杭州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杭州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智能控制技术4903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智能控制技术4894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

杭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杭州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智能制造装备技术483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1名校友会(高职一类)24名高

高考结束后,杭州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杭州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杭州高三毕业生想读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特别是杭州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智能感知工程专业,你必须先了解杭州有哪些学校开设智能感知工程专业

中国计量大学/2022年智能感知工程学费:55001.2022年智能感知工程学费:5500;2022年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智能感知工程综合普通类平行录

杭州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本科)杭州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综合2021智能电网信息工程549浙江水利水电学院357名软科(综合)437名校友会(综合)67

杭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杭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综合2021智能制造工程6193浙江科技学院综合2021智能制造工程56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94名软科(综

杭州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专科)。杭州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综合2021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464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354名校友会(高职

杭州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杭州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843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建筑智能化工

杭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杭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中国计量大学综合2021智能感知工程588中国计量大学131名软科(综合)22

杭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本科)杭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中国计量大学综合2021智能感知工程588中国计量大学131名软科(综合)226名校友会(综合)204名武书连1659名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