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理/ 全称: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18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在校研究生40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2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45位。
学校拥有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业工程、冶金工程),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榜上有名。2019软科一流学科排名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分别位居全国第7和第9,其中矿业工程进入全球前100,“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博士教师630余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双聘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业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A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共300余人;正副教授7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硕士生导师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古德生、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3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曾实现全国一等奖江西省零的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75,省内排名第2。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一百多项,在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二十多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多项,科研总经费10亿多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23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上海宝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 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 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至今,已建设校内外教学点11个,注册学员2716人次,汉语考试HSK考生5393人次,组织文化推广活动81场次,累计受众达40200人次。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
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为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贯彻“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实施“质量、特色、人才、开放”战略,突出“学科建设强实力、人才培养提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服务区域做贡献、发展成果惠民生”任务,深化“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与科技、社会服务、人事人才、综合保障、党建与思想政治”改革,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
网址:http://www.jxust.edu.cn
电话:0797-8312161
传真:0797-8312227
学生奖助:
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宝钢教育奖学金、泰豪之星奖学金、金诚信奖学金和钟慧明奖助学金等社会奖助学金超过40项,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
录取规则
1.为最大限度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我校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对进档考生,先按第一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计划录取;如有未完成计划的专业,则从未录取的考生所填报的第二专业志愿中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以此类推;所有专业按考生志愿录取后,如仍有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再从未录取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
2.录取男女比例不限。考生录取后,专业一律不予更换,但可在入学第二学期结束后,根据大一学习成绩择优调整专业,也可申请“双学位”学习或辅修第二专业。
3.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含体检复查),复查合格者取得学籍,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
4.中外合作办学、企业定向就业专业一律按考生志愿录取,不列入专业调剂范围。
艺术类、体育类录取规则
1.艺术类专业:专业成绩认可生源地所在省统(联)考成绩,艺术类(美术)专业考生,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本科合格线即可报考我校艺术类(美术)专业,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40%+文化成绩×6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2.体育类专业:考生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本科合格线即可报考我校体育类专业,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艺术类、体育类录取规则
1、艺术类专业:专业成绩认可生源地所在省统(联)考成绩,艺术类(美术)专业考生,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本科合格线即可报考我校艺术类(美术)专业,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文化成绩*6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2、体育类专业:考生专业和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划定的本科合格线即可报考我校体育类专业,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若生源地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按其文件规定执行。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备受社会关注,但我校毕业生以 “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自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每年为4000余名毕业生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供选择,部分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如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安全工程、稀土工程、测绘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其他专业毕业生供需比均超过1:1。
联系方式
1.校本部:
电话:0797-8312088、8312508(兼传真) 电子信箱:07978312088@vip.163.com
网址:http://zsjy.jxust.cn
2.南昌校区:
电话:0791-83858358、83858359(兼传真) 电子信箱:jxustnczb@163.com
学校网址:www.jxust-nc.cn
3.应用科学学院(独立学院/三本)
地 址: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电话:0797-8312688(兼传真)、8312689
网 址:http:// www.asc.jx.cn
电子信箱:zs_simasc@126.com

赣医/全称:赣南医学院赣医全称:赣南医学院,赣医是赣南医学院的简称。赣南医学院427名校友会(综合)506名武书连67名软科(医药)学校简介赣南医学院位于著名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

赣南师大/全称: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师大全称:赣南师范大学,赣南师大是赣南师范大学的简称。赣南师范大学277名软科(综合)334名校友会(综合)336名武书连学校简介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

和君学院/全称:和君职业学院和君学院全称:和君职业学院,和君学院是和君职业学院的简称。和君职业学院学校简介和君职业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

赣州职院/全称: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赣州职院全称: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赣州职院是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赣州职业技术学院226名校友会(高职二类)学校简介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19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

赣南卫职院/全称: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赣南卫职院全称: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赣南卫职院是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简称。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163名校友会(高职三类)709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创建于2016

赣师专/全称: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赣师专全称: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赣师专是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简称。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33名校友会(高职三类)学校简介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同

赣师大科院/全称: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赣师大科院全称: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赣师大科院是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的简称。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126名校友会(民办三类)学校简介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2002年经

赣南科院/全称:赣南科技学院赣南科院全称:赣南科技学院,赣南科院是赣南科技学院的简称。赣南科技学院570名软科(综合)502名校友会(综合)学校简介赣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赣州市人民政府举办

江西林院/全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林院全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林院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简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9名校友会(高职三类)152名高职排名学校简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林业

江理/全称:江西理工大学江理全称:江西理工大学,江理是江西理工大学的简称。江西理工大学178名软科(综合)145名校友会(综合)234名武书连1725名US排名学校简介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