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9 14:19:54 解决时间:2022-08-08 12:28

满意答案

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录取分数为河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7,最低位次是42141、河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6,最低位次是5044、山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最低位次是4913、吉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4,最低位次是3331、江苏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58,最低位次是7111、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8,最低位次是28650、江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最低位次是22758、江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6,最低位次是5043、山东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7,最低位次是66765、山东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8,最低位次是76912、山东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0,最低位次是13936、山东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6,最低位次是21761、山东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4,最低位次是30171、河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0,最低位次是43018、湖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7,最低位次是5050、广东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最低位次是-、广东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最低位次是-、广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0,最低位次是7489。
一、济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1.2019年文化产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北本科一批-55742141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北本科一批-5965044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西本科一批B段-5474913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吉林本科二批A段-5443331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苏本科一批-3587111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安徽本科一批-55828650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西本科一批-55522758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西本科一批-5765043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3766765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2876912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6013936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4621761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校企合作专业)山东本科批-53430171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南本科一批-56043018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湖南本科一批-5875050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广东本科批---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广东本科批---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广西本科二批-5307489
2.2018年文化产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北本科一批-58729944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北本科一批-6125242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西本科一批B段-5515052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吉林本科二批A段-5244635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苏本科一批-3509067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安徽本科一批-56628486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西本科一批-55922071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西本科一批-5894958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3968774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3177360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7213932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5322683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校企合作)(传媒经营管理方向)山东本科批-53135177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南本科一批-56338484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湖南本科一批-6064875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广东本科批---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广东本科批---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广西本科二批-5458087
3.2017年文化产业管理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北本科一批-56026391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北本科一批-5744693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吉林本科二批A段-4767331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苏本科一批-34110362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安徽本科一批-53430279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江西本科一批-52721696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2380102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1787276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4017503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山东本科批-52426076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河南本科一批-53638034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湖南本科一批-5695550
理科文化产业管理广东本科一批-49556217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广东本科一批-52217215
文科文化产业管理广西本科二批-5288305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类 文化产业管理
济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人文暨科学素养深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下设艺术经营与管理、传媒经营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经营、国际文化贸易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1、艺术经营与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可胜任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文化艺术协会、文化艺术经营公司、影视演艺公司的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考研深造可从事艺术经营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美学原理、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文化艺术传播学、文化产业创意学、文化企业管理、表演艺术经营、文化艺术品经纪、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法规、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2、传媒经营与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可胜任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传媒协会、传媒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考研深造可从事传媒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传媒产业概论、新媒体概论、传播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原理、传媒经济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学、新媒体传播与经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图书报刊业经营管理、传媒政策与法规、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3、旅游规划与经营方向的毕业生可胜任政府旅游行政部门、旅游协会、旅游设计院、旅游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考研深造可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创意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消费行为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学、休闲旅游策划与管理、旅游规划原理、文化产业法规、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4、国际文化贸易方向的毕业生可胜任政府商务行政部门、国际文化商会、国际文化贸易公司、外向型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考研深造可从事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文化贸易理论、国际贸易、西方经济学、文化产业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文化产品概论、文化贸易实务、跨文化传播、国际商法、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三、济南大学
145
软科(综合)
160
校友会(综合)
104
武书连
1149
US排名
学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和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68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4个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9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916人。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编:250022
毕业生就业

长期以来,济南大学在山东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两为三全”,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核心,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的工作理念。确保“两个稳定、两个提高”,即确保就业工作稳定和总体就业率稳定,就业质量和创业人数稳步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本科生年底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就业工作思路系统化。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主管部门照实抓、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注重三个“坚持”,即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学院和全体教师的作用,形成全员关心就业、全校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就业市场培育,充分挖掘产学研合作优势资源,形成稳定的外部就业市场和多渠道的校园招聘市场;坚持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朴实、实践能力强的“三实一强”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园招聘市场多元化。学校立足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实施就业拓展计划,已形成了“以校园招聘活动为主体,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网络招聘为拓展,以校友资源、科研合作为纽带”的校园招聘就业市场体系。每年承办山东省人社厅、济南市人社局综合类大型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举办毕业生招聘“周末超市”,组织用人单位校园专场招聘会,并与中国建材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圳招商港湾集团、浪潮集团等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就业基地和重点招聘单位信息库建有1000余家,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学校就业信息网年点击量突破20万次。此外,学校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和毕业生入伍预征。我校是中央军委批准的招收地方院校空军飞行员的院校之一,并为山东、厦门、深圳等民用航空公司输送飞行员。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程化。学校设有大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开展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职业规划教学培训(TTT),济南大学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信息网http://career.ujn.edu.cn/,构建国家、省市政策信息互联互通,还建有“新锦程生涯教育网络学堂”、“乔布简历专栏”,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在线课程学习、生涯测评和简历指导服务。成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研室和生涯指导工作坊,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教材,逐步建立了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为主线,以《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导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就业指导》为补充的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系统,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的“全程化、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业平台多样化。学校按照教育部“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25号)、《济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为制度引导,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制度保障,以“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系列科创竞赛等为载体,构建创业项目实践平台。学校成功承办了“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1金2银1铜和专项赛2铜的骄人成绩。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近19万余名合格人才,成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体现出的“三实一强”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全省就业工作评估,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优秀组织高校,在第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困难生资助办法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资助困难学生,在实现“决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的生活需求。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的助学贷款。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认真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就学问题。2008年至2014年,学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累计发放学生17805人,发放贷款金额9018.74万元。2014年录取的新生入学前可向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局或教体局)咨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绿色通道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搭建“绿色通道”,保证了新生入学畅通无阻,确保全部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新生入学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确定不同资助方式。

(三)各类资助项目

1.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比例为在校生的14%。我校资助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每人2000元、3000元、4000元。七年来,我校共有30764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达4904万元。

2.校内勤工助学金。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困难的同时,为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学校坚持“设岗合理、管理规范、流程科学,责任明确”的原则,实行校内勤工助学制度。

3.特殊困难补助。为确保学生在遇到疾病、灾害、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时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学校通过设立特殊困难补助的方式,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以解燃眉之急。

4.毕业生求职补贴。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求职中的经济压力,学校执行上级政策为部分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

5.辅导员家访。自2009年开始,学校连年划拨专项经费,利用寒假时间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家访为主体、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育人新模式。七年来,学校共计有教师1281人次参与家访活动,累计走访特困学生家庭1747个。

6.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补贴、内高班毕业生师范类学费补助、西藏免补专业学生补助。学校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认真执行相关资助政策,让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氛围,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更加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7.社会类助学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知名校友、各界人士把关注目光投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纷纷来我校设立助学金。我校目前设立的本科生社会类助学金项目有:“同心·光彩助学行动”资助金、天承助学金、学淑助学金、春蕾女大学生资助金、“心·港湾”慈善助学金、济南市环保产业助学金、海可工贸助学金等。七年来,有9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社会类助学金,资助金额达291.2万元。



食堂

学校共有七个食堂(六、七食堂位于舜耕校区),建筑面积32700平方米,餐位近10000个,为全校近35000余名师生的饮食、学生洗浴、开水供应提供保障工作。学校在主校区第一食堂设有独立的民族餐厅,在舜耕校区第六食堂设有民族窗口,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就餐。


  中专 2022-08-08 12:28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