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段 | 普通类 | - | 3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4 | |||
| 车辆工程 | - | 3 | |||
| 金属材料工程 | - | 4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4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 - | 5 | |||
| 通信工程 | - | 4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3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00 | 130089 |
| 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 505 | 124731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06 | 124314 | |||
| 金属材料工程 | 508 | 121973 | |||
| 通信工程 | 508 | 121886 | |||
| 车辆工程 | 509 | 12061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12 | 117625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18 | 111334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研究、试验,以及其它车辆的设计与制造、运用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具备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试验方法;了解汽车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特种车辆及工程机械自动控制、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汽车 CAD/CAE/CAM 等最新技术,具有进行汽车产品研究、设计、制造与开发、试验与检测、维修与管理的能力。
该专业的重要教学设施有:从国外成套引进的汽车底盘测功和排放试验设备、车载测试系统、计算机图形工作站、 Catia 、 UGII 、 Pro/Engineer 等三维设计及制造软件、 ANSYS/LS-DYNA 、 ADAMS 等大型仿真分析系统。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车辆使用管理部门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与信息领域研究、设计、制造以及运营管理所需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要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专业课设有:电信网、移动通信、微波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等课程。为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开设了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 DSP 原理与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等选修课,以及现代通信新技术系列讲座。
毕业生可到通信、计算机、电子类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通信与信息工程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系统研发、通信网络设计与运维、通信软件研发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要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专业课设有:电信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服务外包创新教育等课程。与南京网博公司合作,还开设了软件定义网络、Linux Shell编程、Java网络编程与通信基础、HTML5编程技术、移动端的UI设计与工具使用、Android系统移植开发等企业嵌入式课程,以及现代通信新技术系列讲座。
毕业生可到信息通信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获得系统、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训练,掌握金属科学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金属材料分析、测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了解生产处理设备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技术,具备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和提高现有金属材料性能,对材料加工处理过程进行工艺设计、质量分析、生产管理和开发新型处理设备、工艺的能力。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导论、金属材料组织控制原理、金属材料强韧化、现代表面技术、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等。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到研究部门、公司、企业和高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金属成型技术的科研、生产及新材料、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掌握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与工艺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金属材料成型管理、开发、研究与设计的能力,具备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江苏大学该专业是江苏省建设的特色专业,专业教学特色鲜明。本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及相近学科有硕士点、博士点,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学生在校期间所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为: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黑色金属材料及制备、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备、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环保技术与设备、现代检测与分析技术、材料加工 CAD 、检测技术控制等。
毕业生可从事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教学及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化工及相关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主要通过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化工工艺的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分析、化工工厂设计与化工设备设计、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化学化工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化工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合成工艺、设备的设计与使用知识,具备工业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化工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研究、新产品开发与化学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对化工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检测、经济分析、组织生产和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工业催化、传递过程导论、计算机化工辅助设计、化工系统分析、高分子化学等。
毕业生可到化工企业、有关公司及管理部门从事化工产品的合成、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及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及潜能,也具有适应科研、教育、经贸及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素质和能力。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含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四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类、控制技术类、计算机技术基础类、企业经营管理类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在修完公共课程后可根据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选修专业方向,接受专业方向的工程设计、专业实习及专业设计等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所修的主要课程为: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设计、电工电子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质量管理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制造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机械、汽车、冶炼、交通运输、轻工、化工、电子等行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本专业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绩优秀者亦可考研。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相关行业的欢迎。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福建省招生专业: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交通运输、国际经济与贸易、能源经济、市场营销、统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医学检验技术等11个专业。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大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土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2)、车辆工程、能源经济、软件工程(2)、软件工程、统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金属材料工程、安全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自动化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上海市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工程、英语等4个专业。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上海市录取分数线(2017)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统计学、金属材料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等6个专业。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英语、安全工程、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物流管理、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国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外国语言文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传媒)、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工科试验班(建筑与土木)、工科试验班(电气与自动化)、工科试验班(机械与能源)、工科试验班(材料与化工)、理科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日语、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英语、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法学、护理学、汉语国际教育等11个专业。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17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0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6分,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

2017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8个专业。2017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