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服装学科与材料、信息、 管理、营销贸易、人文艺术等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在服 装设计与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具有专长,能在服装企业、服装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相关 机构等从事产品策划和设计、工艺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商贸及行业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服装设 计、服装纸样与工艺、服装材料、服装CAD、服装产品和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服装产 品设计研发、服装材料应用、服装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技术所需要的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 本理论和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设计、工程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专 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掌握服装款式、纸样和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在本专业领域综合运用所 学理论和知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从事服装产品策划、纸样与工艺、生产管理、营销贸易等工作的基 本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和信息化管理,了解数字化服装技术发展 动态;
7.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流行趋势、行业标准等专业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 学习能力;
8.熟悉纺织服装行业的相关标准,了解服装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了解政 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涵盖艺术(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生产 与管理、服装材料与工效、服装市场营销和服装人文科学等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服装美术基础(128学时)、服装设计基础(112学时)、时装画技法与效果图(64学 时)、服装立体构成(64学时)、服装CAD/CAM(160学时)、服装材料学(48学时)、工业样板设计 (176学时)、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32学时)、服装营销学(32学时)、服装史(32学时)。
示例二:服装设计基础(64学时)、时装画技法与效果图(100学时)、服装立体构成(176学 时)、服装CAD/CAM(32学时)、服装材料学(64学时)、服装结构设计(216学时)、工业样板设计 (64学时)、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32学时)、服装工艺与生产管理(32学时)、服装营销学 (32学时)、服装史(24学时)。
示例三:服装美术基础(92学时)、服装设计学和服装设计原理(94学时)、时装画技法与效 果图(88学时)、服装立体构成(72学时)、服装CAD/CAM(52学时)、服装材料学(48学时)、服 装结构设计(34学时)、工业样板设计(52学时)、针织服装设计与生产工艺(32学时)、服装工艺 与生产管理(32学时)、服装营销学(32学时)、服装工效学(50学时)、服装史(32学时)、服装纸 样与工艺(10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服装工艺实习、生产实习、市场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服装结构实验、服装工艺实验、服装材料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0817 轻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教育学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江苏理工学院学前教育(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

江苏理工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学分

江苏理工学院金融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江苏理工学院经济统计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这

江苏理工学院应用心理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这

江苏理工学院应用化学(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

江苏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

江苏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就业前景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介绍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