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9-01 17:25:09 解决时间:2022-08-24 19:18

满意答案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采矿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3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2分,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9分,软件工程(土木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软件工程(物联网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3分,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冶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8分,矿业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机械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软件工程(会计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软件工程(金融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
一、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1采矿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二批中外合作办学34348431
2021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二批中外合作办学40233821
2021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方向)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927632
2021软件工程(土木方向)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127202
2021软件工程(物联网方向)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326741
2021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3825653
2021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125016
2021冶金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5522116
2021土木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5522116
2021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5621906
2021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5821462
2021矿业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6320397
2021自动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6519999
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6519999
2021机械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7817472
2021软件工程(会计方向)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08318
2021软件工程(金融方向)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18230
二、部分专业
矿业类 采矿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江西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床(煤、金属及非金属)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 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 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地质、岩体力学、采矿原理与开采设计、矿山安全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接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矿山规划与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品质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采矿工程工作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山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 等技术,了解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安全生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以及 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现代信息获取 与加工处理以及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7.具备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交流、环境适应以及 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工程力学、测量学、采矿学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井巷工 程、采掘机械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B(64学时)、材料力学B(64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测量(48学 时)、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4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金属矿床地下开采(72学时)、凿岩爆 破工程(56学时)、井巷与隧道工程(40学时)、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48学时)、露天采矿技术 (40学时)。

示例二:工程力学A(l)(72学时)、工程力学A(2)(80学时)、测量学A(32学时)、流体力 学及流体机械(32学时)、煤矿地质学(56学时)、矿山岩体力学(40学时)、采矿学(80学时)、采 矿系统工程(40学时)、井巷施工技术(32学时)、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或边坡稳定)(48或40 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或露天采矿工艺)(56或40学时)、采掘机械(或露天矿用设备)(32或 48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测量学(32学时)、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 (36学时)、矿山地质学(6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煤矿开采学(80学时)、矿山压力与岩层 控制(48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48学时)、井巷工程(40学时)、非煤矿床开采(30学时)、采掘 机械(48学时)、矿井特殊开采(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实习,金工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 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各类专业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江西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本专业的发展历史 我校于1989年开始创办电气技术专业,1995年教育部统一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年获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本专业在全国20余个省市实行一本招生。 2.本专业培养目标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电力系统与电机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达到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水平。 3.本专业的培养理念 本专业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经验丰富、人文素质优秀、责任意识强烈”的复合型电气工程人才为目标。以计算机技术基础、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五大专业课程模块为基础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并设置了专业认识实习、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践、电机及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践、电力系统综合设计实践和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结合较紧密。 4.本专业的学科建设。 电气工程本科学科开办三十余年来,紧密围绕有色金属和钢铁冶金、建材与食品、先进制造、电力以及新能源等行业涉及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形成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稀土永磁电机、高电压技术等研究方向,并于2016年获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5.本专业培养条件。 电气工程教研室为江西理工大学优秀教学集体,目前教研室有专业教师16人,1人为外籍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9人(其中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获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荣誉称号1人、省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1人。主持有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和教改课题30多项。电气工程专业自建立以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高效节能电机与电器、智能微电网、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节能变压器、电能质量监控等研究方向,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近年来,该专业科研课题立项40余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18余项,与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奖3项。 围绕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建设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拥有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与电器实验室、电力拖动控制实验室、PLC与电气控制实验室、检测技术与电能质量监测实验室、供配电系统实验室、IPS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新能源发电与智能微电网实验、绝缘与高电压技术实验室等;建设有电力系统仿真中心、电气专业创新实验中心;与珠三角和江浙地区的大型电气设备制造、泰豪集团、中电集团江西分公司、华能电厂、赣州市供电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校外联合实习实训基地,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6.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专业之一,为我校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校重点建设课程6门、校资源共享课程2门。 2015年起,与清华泰豪集团有限公司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联合举办“江理-泰豪智能电网实验班”,培养专业特色鲜明的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7.本专业的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面广,社会需求巨大。在电力系统、企业生产机械传动控制、家用电器控制等方面。特别随着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枯竭现实及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一些新兴及热点产业如机器人技术、新能源电动车控制技术、特高压电网与能源互联技术、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技术等急需大量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8.本专业荣誉以及其他相关图片材料。 近五年指导大学生在国家及省部级电子大赛、挑战杯、节能减排及仿真大赛等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毕业生在校期间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就业率一直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供不应求,并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每年将近有20%的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前往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矿业类 采矿工程
江西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采矿工程专业结合区域特色和地域优势,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与采矿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和国际视野。能把握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优良矿业精神的“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三实”特色人才。能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设计、咨询、管理、环保等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设计、矿山安全技术、矿山工程监察、生产技术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自动化类 自动化
江西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本专业的发展历史。 江西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创办于1972年,并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工科专业之一。1986年开始培养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生,2001年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自动化专业2004年获批江西省品牌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2012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面向“卓越计划”的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自动化专业所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江西省重点学科,目前本专业在全国20多个省市实行一本招生。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江西省高校本科专业评价中荣获第一名。 2.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与电气技术、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过程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与机电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培养在上述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研究的,具有综合与系统集成能力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本专业的培养理念。 自动化专业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在“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理论与实际、教与学、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面素质教育”的“3+1”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5-1”一体化综合课程体系,推行“闭环教育、校企合作、全面质量管理”三大措施,致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服务于中国新兴工业化”的卓越工程师。自动化专业特色可概括为“博大精深”,是一个多学科融合、且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专业,特别适合培养现代社会所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4.本专业的学科建设。 本专业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理论”等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智能系统与智能计算”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3+1”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研究平台,江西省大学生校企合作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等;在长期的科研积累中,形成了“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技术”、“机器学习与智能控制理论”、“智能交通系统”、“CPS与网络化测控”等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相应的学科团队。 5.本专业培养条件。 自动化教研室现有18名教师,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2名、工程师1名、助教2名。其中博士6名,硕士学位教师9名,硕士生导师8名。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各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敬岗爱业、学术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面向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学校建成了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嵌入式与电子工程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中心、虚拟仪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仿真技术实验室、控制理论及应用实验室、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室、新能源及微电网实验室、电机与调速系统实验室、智能交通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功能完善、设备先进、水平一流的专业综合实验平台。 6.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 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教育部、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与江西省品牌专业。多年来,自动化专业坚持“以改革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教改成果先后获得2008年、2013年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三个紧密结合+全面素质教育”的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自动化专业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江西省先进班集体、江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首届十佳创新大学生、宝钢教育学生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 个、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省级精品课程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5门、校级资源共享课程3门。 7.本专业的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自动化专业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宽口径工科专业,且随着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决定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宽广,可适宜于机械、电子、家电、通讯、计算机、汽车、化工、冶金、石油、电力、运输、建筑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防、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等领域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
  中专 2022-08-24 19:18

网友推荐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软件工程(大数据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软件工程(物联网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矿业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67分,采矿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应急管理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9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5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5分,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应急管理综合录取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造价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应急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1分,建筑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4分,金融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64分,法学综合录取分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5楼

    江西理工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4分,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7分,软件工程(造价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6分,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5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软件工程(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地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安全工程理科录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江西理工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4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4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6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在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江理内蒙古分数线

    9楼

    2021年江西理工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软件开发方向)、软件工程(金融方向)、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方向)、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方向)、自动化、采矿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

  • 中专学校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江西理工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采矿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3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2分,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9分,软件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