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表演-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新时期体育艺术表演市场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表演学和体育学基本理论,较系统、熟练地掌握体育艺术表演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体育表演技能和相关表演的策划、编导、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表演、教学、训练、体育艺术表演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编导,咨询,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经营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感和敬业进取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2.掌握体育艺术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体育表演技能和相关表演的策划、编导、组织、管理能力和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经营开发能力。
3.了解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发展趋势;掌握一定的体育艺术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体育艺术研究能力。
4.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利用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体育教育-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及其它体育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备较扎实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组织和指导能力,具备基本的运动训练与管理及组织开展社会体育竞赛和裁判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学校、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体育健身指导相关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导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利用工具书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和计算机一级等级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至少二个竞赛项目的国家二级裁判水平,并获相应资格证书。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体育教育-赣南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1、:培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宽厚,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毕业生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等工作。
主干课程:2、: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统计学、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
就业方向:3、: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学校及职业中学,体育局及其他体育管理部门,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及其他体育机构。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赣南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大众健身咨询指导以及体育教学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大众健身指导与咨询,特殊人群健身康复,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等工作。
主干课程:2、:体育社会概论、体育社会学、健身概论、人体生理学、中华体育养生学、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
就业方向:3、:农村小城镇和城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局及其他体育管理部门,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学校及职业中学,各类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机构。
2、学费:文史类8000元/人*学年,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10000-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元/人*学年。
3、代收教材费800元(按学年结算多退少补)。
如有新的文件则按新文件规定执行
七、奖勤助补措施:
学院建立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1、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学院综合奖学金及行业和企业奖学金等(高金额为8000元/生?年)。
2、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渠道畅通,凡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均可按国家有关政策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高金额为6000元/生?年)。
3、国家助学金:学院每年获得国家专项拨款,设立国家助学金,专门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助学金额及比例按国家当年政策执行,2012年为2000~4000元/生)。
4、困难补助:包含临时困难补助、寒衣补助、伙食补助、学生住院补助和特困补助等多项补助。
5、勤工助学:学院设立了一批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每名上岗学生每月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6、学院开展了“金沙湾教育奖”,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十佳大学生可获得3000元奖金。
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对具有我院学籍,完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且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盖有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印章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2、学费:文史类8000元/人*学年,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10000元/人*学年。-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3、代收教材费800元(按学年结算多退少补)。
如有新的文件则按新文件规定执行
七、奖勤助补措施:
学院建立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奖励品学兼优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1、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学院综合奖学金及行业和企业奖学金等(高金额为8000元/生·年)。
2、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渠道畅通,凡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均可按国家有关政策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高金额为6000元/生·年)。
3、国家助学金:学院每年获得国家专项拨款,设立国家助学金,专门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助学金额及比例按国家当年政策执行,2011年为2000~4000元/生)。
4、困难补助:包含临时困难补助、寒衣补助、伙食补助、学生住院补助和特困补助等多项补助。
5、勤工助学:学院设立了一批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每名上岗学生每月可获得相应的报酬。
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对具有我院学籍,完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且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的学生,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盖有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印章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户外运动教学、设计、管理、开发、组织、竞赛、安全保护工作、裁判工作以及户外运动的市场研发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能力结构:较熟练的户外运动基本技能,较强的户外运动的教学、竞赛、安全保护工作、裁判工作能力,较强的户外运动设计、组织、管理的能力,较强的户外运动市场开发能力。
主干课程::体育教育学、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体育经济学、户外运动概论、攀岩运动理论与实践、野外生存理论与实践、登山运动理论与实践、定向越野与实践、户外拓展与实践、户外运动的组织与管理、户外运动比赛规程及裁判法、户外运动策划与设计等。职业证书:户外运动资格证书、裁判员证书、英语、计算机等级证。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大众健身咨询指导以及体育教学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大众健身指导与咨询,特殊人群健身康复,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等工作。
主干课程:2、:体育社会概论、体育社会学、健身概论、人体生理学、中华体育养生学、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
就业方向:3、:农村小城镇和城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局及其他体育管理部门,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中等学校及职业中学,各类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机构。
表演(体育表演)-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培养目标:1、:培养掌握表演学和体育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体育艺术表演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体育表演技能和相关表演的策划、编导、组织、管理能力的,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表演、教学、训练等相关部门的表演策划、艺术设计、组织管理、编导、咨询和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经营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2、:艺术解剖学、运动生理学、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艺术概论、文体表演与编排、健身俱乐部管理、音乐选配与编辑、体育表演基础训练、专项训练与实践教学、形体训练。
就业方向:3、:在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文化组织、演艺机构、机关团体、社区、经营性体育场馆等从事体育舞蹈、健美操、大众健身舞蹈表演、教学、训练和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体育教育(本科)-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宽厚,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多能一专”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统计学、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课程。
运动康复 体育(理)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40206T-赣南医学院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医用物理学、临床疾病概要、医学影像学、康复心理学、医疗体操、运动创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学、传统康复方法学、康复评定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医院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中心、体育保健中心、运动康复科研部门及相关机构工作。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理)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40204-赣南医学院
主干学科::体育学、生物学、运动医学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学、基础医学概论、体育概论、生物力学、健康教育学、体适能、文献检索与科研方法、运动心理学、器械健身指导、推拿学、有氧健身、导引养生功、医疗体操、球类运动(网、乒、羽)、运动医务监督、运动营养学、健康管理学、运动伤害防护、康复医学。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体育健身指导、健康管理、运动伤害防护及相关领域工作。
体育(理)类 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40205-赣南医学院
发展历史:学校于2004年招收首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保健方向)本科生,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考研率近30%,为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至今,共培养10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业界口碑。
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健身指导、运动伤害防护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体育科学和康复医学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专业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强化特色,打造品牌。
学科建设::目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正在积极筹备申报专业硕士点工作。
培养条件::该专业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29.4%,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82.4%。教学实验设备方面有包括器械训练健身房、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形体训练中心等室内教学场馆近3000平方米;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室外教学场地近30片;拥有康复实训中心、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健康体适能中心等教学实验基地,占地近1000平方米,总资产达800万元以上。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武汉、长沙、南昌、赣州等地都拥有固定的实习点。
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2010年,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学院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目前通过在岗培训,有6位老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学院积极围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下功夫,截至目前,共获得该专业领域省级以上课题立项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在科研促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口号的提出,参与健身的人群逐年递增。但是,健身者要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还需要科学指导。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老年人体质也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在体质监测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处方来使老年人口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化。因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毕业生可以胜任中级健身教练、运动伤害防护师等工作。从目前毕业生的统计资料看,就业率90%以上,其中近80%在一线城市工作,月收入多数在万元以上。
专业荣誉:江西省第十四届体育运动会中田径比赛,获得四金五银一铜,武术比赛获二银四铜。
体育(理)类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40206T-赣南医学院
发展历史:2004年,教育部审批同意“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代码:100307W)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少数高等院校试点开设。此后,由于社会的极大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申报开办该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该专业定为特设专业,并更名为“运动康复”(代码:040206T)。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学校有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其他综合院校。在江西省只有我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同时也是学校的国家特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运动康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体育保健中心,从事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医务监督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理念::以本科运动康复质量标准为准绳,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以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为保障,在“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的专业教学理念指引下,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依托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按照“运动+医学”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运动疗法为中心,构建“运动康复”特色课程模块,致力于建设独具医学院校特色的“运动康复专业”。
学科建设::全国有36所院校开办了运动康复专业,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各13所,师范院校5所,综合院校5所。目前,只有体育类院校具有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点如上海体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院、西安体院、天津体院、南京体院、山东体院。
培养条件::现有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专职教师29人,外聘教师 8 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11人,硕士研究生30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依托康复治疗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一附院和三附院(附属康复医院)、市残联、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办学条件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本专业有物理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康复评定实验室、传统康复实验室、儿童康复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健康体适能实验室共七大类实验室,一个学生实训中心,总面积1300平米,科学仪器价值310余万。运动康复专业已建立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番禹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江西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等15家三甲医院为主的实习基地。
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有12项教研教改课题获学校立项资助,有4项教研教改课题获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在各级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篇。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毕业后能在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体育保健中心,从事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医务监督及相关领域工作。
专业荣誉:在2016年第三届全国康复治疗学与运动康复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运动康复专业组第三名的佳绩,位于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之后。
体育教育(师范类)-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宽厚,并且具有扩展知识及较强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中学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指导、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学科教学法与微格教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专业技能课程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体操(健美操)、游泳等。
体育(理) 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40204-赣南医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能从事健康管理、运动损伤防护、体育健康促进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体育学、生物学、运动医学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学、基础医学概论、体育概论、生物力学、健康教育学、体适能、文献检索与科研方法、运动心理学、器械健身指导、推拿学、有氧健身操、导引养生功、医疗体操、球类运动(网、乒、羽)、运动医务监督、运动营养学、健康管理学、运动伤害防护、康复医学。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体育健身指导、健康管理、运动伤害防护等相关领域工作。
体育(理) 四年制本科 专业代码:040206T-赣南医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运动康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医院康复医学科、体育保健中心、运动康复科研机构,从事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医务监督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医用物理学、临床疾病概要、医学影像学、康复心理学、医疗体操、运动创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处方、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学、传统康复方法学、康复评定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医院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中心、体育保健中心、运动康复科研部门等相关机构工作。
体育(理)类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40205-赣南医学院
发展历史:1998年,教育部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过程中,将体育生物科学基础专业与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目前国内有30余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我校于2004年招收首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本科生,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考研率近30%,为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至今,共培养11届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业界口碑。
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健身指导、体能训练、运动伤害防护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体育科学和康复医学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专业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强化“医体整合”特色,打造品牌。
学科建设::目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正在积极筹备申报专业硕士点工作。
培养条件::该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6.8%,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84.2%。教学实验设备方面有包括器械训练健身房、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形体训练中心等室内教学场馆近3000平方米;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室外教学场地近30片;拥有康复实训中心、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健康体适能中心等教学实验基地,占地近1000平方米,总资产达900万元以上。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武汉、长沙、南昌、赣州等地都拥有固定的实习点。
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学院重视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目前中青年教师中有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通过在岗培训,有6位老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条件。学院积极围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下功夫,截至目前,共获得该专业领域省级以上课题立项6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精品课程1项,在科研促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提出,参与健身的人群逐年递增。但是,健身者要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还需要科学指导。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老年人体质也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在体质监测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处方来使老年人口的体育锻炼更加科学有效。因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毕业生可以胜任中级健身教练、运动伤害防护师、体能训练师等工作。从目前毕业生的统计资料看,就业率90%以上,其中近80%在一线城市工作,月收入多数在万元以上。
专业荣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
体育(理)类四年制本科专业代码:040206T-赣南医学院
发展历史:运动康复专业是体育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以物理治疗为主体,利用运动为主要手段,帮助创伤、慢性疾病、老年等功能障碍人群提高身体功能,以重返社会和运动生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专业。在国内尚属新兴的领域,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先在体育院校开设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体育保健康复专业。2004年,教育部审批同意“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代码:100307W)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少数高等院校试点开设,为国家特设专业。此后,由于社会的极大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申报开办该专业。2012年教育部将该专业定为特设专业,并更名为“运动康复”(代码:040206T)。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学校有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其他综合院校。在江西省只有我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赣南医学院运动康复本科专业于2012年批准开办,同年9月开始招生,首届招生60人,至今已招收6届学生,在校生达287人,2016年首届本科生已经毕业,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运动康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体育保健中心,从事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医务监督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理念::以本科运动康复质量标准为准绳,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以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为保障,在“夯实基础、强化应用”的专业教学理念指引下,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依托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按照“运动+医学”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运动疗法为中心,构建“运动康复”特色课程模块,致力于建设独具医学院校特色的“运动康复专业”。
学科建设::全国有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院校开办了运动康复专业,目前,只有体育类院校具有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点如上海体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院,首届硕士研究生2019年毕业。目前有校级网上资源共享课程两门,获得学校5万元的新专业建设经费。
培养条件::现有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专职教师29人,外聘教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11人,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30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依托康复治疗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一附院和三附院(附属康复医院)、市残联、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办学条件为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本专业有物理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康复评定实验室、传统康复实验室、儿童康复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健康体适能实验室共七大类实验室,一个学生实训中心,总面积1300平米,科学仪器价值310余万。运动康复专业已建立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番禹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江西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等15家三甲医院为主的实习基地。
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有12项教研教改课题获学校立项资助,有4项教研教改课题获省教育厅立项资助,在各级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于篇。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毕业后能在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体育保健中心,从事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医务监督及相关领域工作。
专业荣誉:在2016年第三届全国康复治疗学与运动康复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运动康复专业组第三名的佳绩,位于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之后。2016年在广州市番禹区中心医院实习生获“第二届康复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创青春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两枚铜奖。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韩济生院士奖学金2人,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第七届赣州市“优秀大中专学生”荣誉称号1人,大学生英语竞赛D类二等奖1人。
体育类本科312分;-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三校生文理类本科:505分;
三校生艺术类本科:328分;
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160分;
三校生文理类高职(专科):160分;
艺术类高职(专科):112分;
体育类高职(专科):112分;-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三校生艺术类高职(专科):112分;
三校生体育类高职(专科):112分。
(三)兼报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拟报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简称“体育单招”)的考生,除须参加高考报名选报文史或理工类外,还须依据招生院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登陆“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www.***)体育单招考试管理系统进行考试报名并缴费(预计冬季项目报名时间2018年1月1日至15日,其他项目报名时间2018年3月1日至15日。后以该网站公布的时间为准)。考生按要求参加体育单招专项测试和文化考试。
(四)其他
报考“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考生,可以兼报艺术类专业;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或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如拟参加全省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可兼报“体育专业统考”。
四、缴费
凡参加我省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的考生,在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时,须按赣发改收费字〔2004〕421号文件规定缴纳兼报专业报名考试费;兼报艺术类特殊专业的考生,在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时,不需缴纳该专业报名考试费。具体为,兼报艺术类的考生需缴纳艺术专业统考考试费:除艺术类特殊专业外,报1个专业选项180元/人、报2个专业选项360元/人。兼报体育类考生需交纳体育专业统考考试费180元/人。
报考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除参加普通高考报名须缴纳报名费外,还须按规定向所报高校缴纳专业测试费用;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除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缴费外,还须在“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报名系统依据所报考院校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体育单招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完成缴费事宜。
五、考试文具
艺术类专业统考笔试和全国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及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江西考区)文化统一考试考试文具由考生自行购置。为满足网上评卷答题需要,基本配置参照普通高考要求:2B涂卡铅笔,绘图铅笔(HB),0.5mm中性黑色水笔(可配替换芯),考试套尺一副(量角器、三角板),圆规,橡皮擦,透明垫板。
六、艺术类专业统考时间
1.2018年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7日,地点:各设区市招考办(考试院)确定的考点。
2.2018年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7-28日。
1.体育教育-赣南师范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及其它体育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扎实的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组织和指导能力,具备基本的运动训练与管理及组织开展社会体育竞赛和裁判工作能力,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运动与教学、体操运动与教学、足球运动与教学、排球运动与教学、篮球运动与教学、武术运动与教学、主项提高课程。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体育健身指导相关部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健身指导与组织管理工作。
2.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良好的体育健身、社区体育指导、体育产业经营开发、体育活动与竞赛的组织、管理和一定的体育教学能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管理学、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主项提高课程。
就业方向::胜任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中小学体育教学等工作。
3.表演(体育表演)-赣南师范大学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新时期体育艺术表演市场与健身市场发展需要,掌握表演学和体育学基本理论,系统掌握体育艺术表演和健身指导知识,具备较强的体育表演技能和健身指导技能,具有策划、编导、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体育艺术概论、艺术解剖学、音乐选配与编辑、体育美学、大型文体表演与实务、形体训练、基本体操、运动生理学、健身俱乐部管理、体育表演基础训练、专项训练与实践教学。
就业方向::胜任体育表演、体育健身、体育休闲、健身项目教学与训练的相关部门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编导、咨询及经营开发等工作。
(体育学)-赣南师范大学
根据学校下发的研究生复试相关文件规定与精神,结合体育学院的专业特点,体育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复试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专业与综合能力测试(满分100分)
(一)面试时间与地点
1.面试时间为:2019年3月28日13:40-
学科教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