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岭南师范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广海和岭师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10 17:08:19 解决时间:2022-12-16 11:39

满意答案

岭南师范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岭南师范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各排行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与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广东海洋大学
(最高/最低分)
岭南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物理类 530/515(本科批)-/489(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物理类 554/508(本科批)-/489(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0理科 -/497(本科批)-/483(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0理科 -/494(本科批)-/483(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492/478(本科批)485/45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504/460(本科批)485/45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8理科 -/0(本科批)-/448(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8理科 -/0(本科批)-/448(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7理科 499/485(本科一批)487/457(本科二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海洋水产特色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与台湾、新西兰等境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市场销售、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具有海洋和水产特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加工学等。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508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507
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6
甘肃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27
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6
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
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1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湖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9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2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9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8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4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5
上海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2
黑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6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3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72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0
北京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3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依托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和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充分利用依托单位学科优势和阳江地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构建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产业学院,形成以国家食品专业标准为基础、突出发酵工程技术的课程体系,服务阳江“中国调味品之都”;学生培养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工匠精神”;利用产业学院、促进“三全育人”,营造科学、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能在食品、大健康等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工程设计、检测与控制、生产及经营等工作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加工安全控制、调味品工艺学等。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508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507
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6
甘肃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27
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6
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
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1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湖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9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2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9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8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4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5
上海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2
黑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6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3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72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0
北京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3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岭南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食品加工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在食品及相关行业从事科研、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等工作。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89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6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5190元/年;不招色盲、色弱考生)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2
广东海洋大学
316
软科(综合)
293
校友会(综合)
345
武书连
165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

位于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位于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首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2021年6月已建成),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石河水库。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和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有81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5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62人、博士学位者605人;博士生导师79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2人;双聘院士1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0名省部级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3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等3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个广东省产业学院;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图书馆藏书392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6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3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1项;科研经费达8.6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042项;出版著作教材14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6件;发表学术论文6444篇,其中三大索引1256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海稻86”发现者陈日胜教授研发海水稻成果亩产突破900斤,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半月谈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得到袁隆平院士点赞。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两个新品种都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为我国对虾产业摆脱国外亲本的控制,自己主导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攻克海水稻技术难关,助力“南粤粮安工程”。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参与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环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助力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目标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8月)


收费项目

本科专业学费2365~8000元/年;艺术类专业学费10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8000元/年;学生公寓住宿费:500~1500元/年。

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周边环境

学校位于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中国唯一的玛珥湖)旁,步行五分即到。 http://www.hgytravel.com

学校在东海岛旁,东海岛是中国第五大岛,位于东海岛东面的龙海天是省级国际旅游度假区,濒临南海,碧波万顿,56里银沙,56里绿树,景象万千,气势磅礴!世界旅游权威部门评比认定,龙海天沙滩长28公里,宽150-300米,仅次了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学生在学校高处或学生宿舍可看到海湾。乘车半个小时到。http://www.gdtravel.com/jingdian/shengnei/donghaidao/dhimage.html


岭南师范学院
358
软科(综合)
353
校友会(综合)
42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雷阳中学堂,1904年始设师范科,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办学声誉良好。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学校是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0年),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列入广东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7年被推选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科专业体系完备。设有29个(含8个挂靠)二级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教育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现有本科专业7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3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专业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形成了门类齐全、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2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和化学)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和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汉语言文学和小学教育)、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学校面向22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000多人。

办学资源丰富。校园占地面积2569亩(寸金校区1009亩,正在规划建设的湖光校区156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46.96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1424种,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65个,电子图书329.12万册,电子期刊5.06万种、115.75万册。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有国家级基地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4个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建有省级教学平台14个,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25个以及湛江市重点实验室4个。设有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国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6个、一般科研平台24个。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珠江学者”1名,高级职称教师600多名,博士学位教师500多名,双师双能型教师740多名。151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26人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62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48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0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人才培养质量优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2018年,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突破600人,考研录取率突破10%,考研录取率居省内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疆、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2019年,4名校友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仅有41名)。

对外合作交流广泛。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800多人。同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印尼、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80多所境外高校、教育机构以及近30所中小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每年30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实习和研习。经教育部批准,与爱尔兰高威—梅努斯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合作举办“亚洲潜水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并升格为“孔子学院”;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与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等合作举办“水产国际商务学院”;与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东岛清洁能源材料产业学院”;与紫光集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伟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智慧教育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紧密协同,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拓展办学资源,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大力推进“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刘明贵、校长兰艳泽。


更新日期:2021年3月8日


收费项目

 

本科专业收费项目及标准一览表

 

专     业     名     称

学 费

(元/学年)

住宿费

(元/学年)

一年级教材费

总计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历史学、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教育、工商管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800

1400

500

5700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电技术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学教育、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烹饪与营养教育、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电子商务、地理科学、统计学

4300

1400

500

6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

8000

1400

500

9900

美术学

8000

1400

500

9900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9000

1400

500

10900

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

8000

1400

500

9900

 

教材费及住宿费说明:

 

项目名称

标  准

说         明

教材费

500元

教材费分学年收取,每年预收500元,毕业时统一结算,多退少补。

住宿费

1400元

学校根据苑区管理统一安排住宿。博雅苑210幢、崇德苑114幢住宿标准为900元,其他公寓住宿标准为1350或1400元。没有安排1400元住宿标准的同学,学校将退还多交的住宿费。

 


周边环境

学校坐落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热带滨海城市——湛江市。湛江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学校地处湛江市区繁华地段,校园占地1000亩,与两大城市主题公园相毗邻,形成了“一湖一园一校”的优美周边环境,常年绿树成荫、花不间断、香飘四季,是“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根据2021年广东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9,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1:39

相关问答

  • 技校几岁可以上

    岭南师范学院英语(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岭南师范学院英语(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师范)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英语(师范)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师范)和食品科

  • 广州技校

    岭南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岭南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汉语国际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

  • 中专

    岭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岭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我要读技校

    岭南师范学院体能训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岭南师范学院体能训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能训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能训练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体能训练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能训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 职中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岭南师范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 初二辍学想读技校

    岭南师范学院运动康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岭南师范学院运动康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运动康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运动康复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运动康复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运动康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 技校都有什么专业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师范)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

  • 中专学校

    岭南师范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岭南师范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就业前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介绍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

  • 职业高中

    岭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东软睿道软件学院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岭南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东软睿道软件学院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东软睿道软件学院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东软睿道软件学院校企联合办学专业)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

  • 技校网友

    岭南师范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岭南师范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