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厦门医学院 |
|---|---|---|
| 软科(综合) | 527 | - |
| 校友会(综合) | 499 | 51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06 | 88870 | 367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6 | 89083 | 367 | |
| 2021 | 民汉双语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0 | 94482 | 367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17 | 22703 | 479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513 | 24707 | 479 | |
| 2021 | 民汉双语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509 | 26351 | 47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0 | 46379 | 36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7 | 6478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2 | 18288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49724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2 | 5223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5 | 55694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4 | 99057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定向专业 | 专科批 | 374 | 104439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1493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8 | 35960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定向专业 | 专科批 | 310 | 72712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国家助学金(3000元/年/人)、校级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资助措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帮助每一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厦门医学院是2016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三所医学类本科高校之一,也是闽西南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办学渊源可追溯到1898年在鼓浪屿设立的厦门医学专门学校。学校传承“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凝练并弘扬“阳光、大气、善良、感恩”的校风和“忠诚、团结、实干、创新”的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病人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级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1.国家助学金:发放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等助学金比例为学生总数的5%,每生每年4000元;二等助学金比例为学生总数的15%,每生每年2500元。
2.临时补助:因家庭受灾和亲人重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困难补助1000—3000元;因患重病住院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大病补助3000—5000元。
3.绿色通道:对家庭特别困难且尚未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实行入学绿色通道,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免学费。
4.为减轻学生在校期间的家庭经济负担,学校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家庭困难学生可利用业余、周末及寒暑假时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学校发给一定的劳动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