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 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 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 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 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 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 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 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 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 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 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 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 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介绍
我院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为甘肃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在武汉大学全国高校学科排序列中为该专业第一位。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掌握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开展分析计算、设计和应用研究,也可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具有相当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适于在工程领域、研究单位和高校从事相关工作。力学是一门应用性与交叉性强的应用基础学科,是连接工程科学(如土木建筑、机械、桥梁、铁路、化工机械、航空航天、造船、武器装备和仪器仪表等)与基础科学研究的桥梁与纽带。
本学科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拥有中科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高水平教授队伍。在培养出的高水平人才中,毕业生3人当选为院士、3位国家杰青、2位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位分获国家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本专业围绕力学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所需要的知识体系设置其课程,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计算程序与操作、力学与工程概论、工程制图与CAD、大型工程软件应用等。毕业生可到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优良者可继续攻读力学及与力学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领域等学科的高层次硕(博)士学位。
二、 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数理基础,掌握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力学和结构计算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门人才。
通过力学科研研究与工程应用所需基础知识在本阶段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对科学研究各环节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从大量实际问题中观察、发现与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现有科学技术手段开展探索性研究的解决途径等,经本专业学习后学生将初步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激情与从事力学专业相关职业的热情。毕业学生适宜到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可以继续攻读力学及与力学相关的工程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本专业积极发挥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的职能和作用,开展与国际知名学府合作培养,并开展双语教学,以促进本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专业的基本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按照三个代表精神,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走与工农群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热爱科技事业,培养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业务方面
1.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方法,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开展力学科学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科学精神与激情。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与物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科学观察、分析和推演能力。
3.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和科学计算;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和力学建模方法,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获得现有知识与知识自我扩展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基础。
5.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熟悉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
(三)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的标准。
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四、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55,其中必修课94学分,选修课23学分(其中通识选修课10学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38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8学分,其他教学活动实践环节: 28学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学分)创新实践学分分配细则见后。
(三)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兰州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五、专业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实验力学、流体力学、计算力学、力学与工程概论,线性代数
(二)特色和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弹性力学,计算力学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甘肃兰州)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4)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9 | ||
| 山西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3 | ||
| 江苏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06)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浙江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山东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 湖北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W05)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湖南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006)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甘肃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甘肃兰州)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2 | 5483 | (2)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9385 | ||
| 山西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6083 | ||
| 江苏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11212 | (05)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浙江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2 | 16074 | ||
| 山东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1 | 15903 | ||
| 湖南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9029 | (6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地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地质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地质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地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地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土木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通信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

兰州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和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设计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环境设计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环境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科学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生态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生态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环境生态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生态

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工程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理论与应用力学就业前景和环境工程就业前景,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介绍和环境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理论与应用力学和环境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