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30 | 59831 | 412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38 | 53169 |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7 | 14127 | 454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专业)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 四年 | 11 | |||
| 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 四年 | 5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3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4 | |||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四年 | 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2 | |||
| 人工智能 | 四年 | 2 |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3 | |||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专业) | 四年 | 5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3+1”双学位培养模式) | 四年 | 2 |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2 |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芬兰奥卢大学“4+0”双学位培养模式) | 四年 | 3 | |||
| 网络工程 | 四年 | 2 |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2 | |||
| 工业工程 | 四年 | 3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社会工作 | 四年 | 3 |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材料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59831 |
| 土木类 | 537 | 53967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38 | 53169 | ||
| 车辆工程 | 普通类 | 539 | 52338 | ||
| 工业工程 | 539 | 52338 |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39 | 52338 | ||
| 机械类 | 普通类 | 543 | 49037 | ||
| 机器人工程 | 544 | 48201 | |||
| 数字媒体技术 | 547 | 45772 | |||
| 社会工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14127 |
| 市场营销 | 547 | 14127 | |||
| 能源动力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4499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13470 |
| 网络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43499 |
| 人工智能 | 554 | 4047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56 | 39008 | |||
| 软件工程 | 556 | 39008 | |||
| 会计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10004 |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32704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567 | 31356 |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可在各级政府的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教育等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群团组织,以及社会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社会组织行政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项目策划与评估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 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 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 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 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牌)、开拓新区域 (行业)市场的营销方案进行策划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 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国际视野的高级电气工程人才。胜任电力生产与运行、设备开发与调试、工程施工与管理等领域工作。能适应电力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生产与运行、设备开发与调试、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力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力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安全、可靠、绿色、经济的区域电网、变电所、电力线路、以及变电所和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且能够表达设计中是如何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的。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取得数据和现象记录,能够分析与解释数据和现象,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掌握解决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电力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仿真运行,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电力系统运行、电力工程施工、工程项目评价等相关领域中。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课程: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A、发电厂电气部分A、高电压技术B、电力系统继电保护B、架空线路施工与运行、电力电缆A、架空线路设计A、电气工程专业外语A。
主要专业实践: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实验、金工实习D、电子实习C、电工工艺实习、输电认识实习、输电杆塔课程设计、输配电方向实习和课程设计环节、线路测量实习A、外线实习、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训练、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公司、输变电工程公司、地铁公司等单位、从事输配电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调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到各类厂矿企业从事配电部分的运行、安装、调试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计算机原理(58+6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28+8学时)、数据结构(40+6学时)、 操作系统(46+8学时)、计算机网络(44 +10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0+6学时)、数据通信(32 +4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30+6学时)、网络工程(32+4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 集成(24 +12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28+8学时)、网络安全(30+6学时)、网络管理(32+4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30+6学时)、接入网技术(32+4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32+4 学时)。
示例二:离散数学(60学时)、电路与信号分析(50 +10学时)、电子技术基础(50 +10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导论(40+20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48 +1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0学时)、操作系统(50+3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50 学时)、计算机网络原理(50 +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0+20学时)、网络应用编程 (20+20学时)、网络工程设计(20+20学时)、网络攻击与防护(40 +10学时)、网络管理与维护 (20+20学时)。
示例三:电工电子学(32+1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32+16学时)、离散数学(48学时)、程序 设计基础(64+32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4+3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32学时)、计算 机组成与结构(48 +16学时)、计算机操作系统(48+16学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48 +16学时)、 计算机网络原理(48 +16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48+16学时)、计算机网络安全(32+32学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32+16学时)、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48+16学时)、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管理与应用(32+32学时)、网络系统集成技术(32+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城市轨道车辆两个专业模块,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掌握车辆专业知识及技术的应用型车辆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 规和业务流程,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能够熟练使用 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广泛 的知识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广泛的涉猎,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 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 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训练,具备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操作能力和 分析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
3.熟悉本国和主要贸易大国的贸易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前沿和行业需求;
5.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 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财政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 论文、科研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国际商务实践模拟、证券交易实务模拟、国际商务谈判模拟、统计分析软件 应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贵州省招生专业:交通运输(语种:不限)、自动化(语种:不限)、物流管理(语种:不限)、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语种:不限)、工程管理(语种:不限)、工业工程(语种:不限)、测控技术与仪器(语种:不限)、社会工作(语种:不限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四川省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南京校区就读。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物流管理(南京校区就读。,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能源动力类(南京校区就读。认同四川省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重庆市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类(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海南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车辆工程、软件工程等5个专业。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海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南京工程学院海南省录取分数线(2021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广西招生专业:机械类(理工类,4年,5800元/年,在南京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工类,4年,5800元/年,在南京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环境工程、水质科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广东省招生专业:工程造价、能源动力类(080501.能源与动力工程+082201.核工程与核技术+08050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1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材料类(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1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湖南省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办学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外语要求:不限。)、机械类(办学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外语要求:不限。)、车辆工程(办学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外语要求:不限。)、自动化(办学地点:江苏省南京市,外语要求: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车辆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河南省招生专业:物流管理(5200元/年)、材料类(58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5500元/年

2021年南京工程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社会工作、机器人工程、会计学、车辆工程、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芬兰奥卢大学“4+0”双学位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