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物理学(师范) | 大气科学(大气物) |
|---|---|---|
| 2021 | 564 | 565(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 |
| 年份 | 物理学(师范) | 大气科学(大气物) |
|---|---|---|
| 2020 | -- | 374(大气科学类) |
| 2019 | -- | 368(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
| 2018 | -- | 357(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等7个专业)) |
| 2017 | -- | 345(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农 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等 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与科 学实验(包括校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大气科 学研究的理论分析、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大气科学等相关领域 业务、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了解大气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和 法规;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大气科学基础类、大气探测类、大气动力学类、天气学类、气候学类、天气预报 类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气科学导论(60学时)、大气物理(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 力学(60学时)、大气动力学基础(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
示例二:大气科学概论(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力学(80学时)、动力 气象(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数值天气预报(80学时)、现代气候学基础(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天气分析预报实习、大气综合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气物理实验、大气化学实验、大气探测实验、天气学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20594 | ||
| 江苏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27048 | (1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安徽 | 物理学(师范)(5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21836 | ||
| 广西 | 物理学(师范)(5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1342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大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英语(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英语(师范)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大气物)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大气物)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大气物)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大气科学(大气物)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就业前景,大气科学(大气物)专业介绍和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环境)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环境)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大气环境)专业介绍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物理)(水文气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物理)(水文气象)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大气物理)(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这二个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应用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大气物)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物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物理学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大气物)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物理学和大气科学(大气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物理学(师范)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物理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大气科学(大气物)就业前景,物理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大气科学(大气物)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