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 2 | 武夷学院 | 历史类 | 2021 | 物流管理 | 506 |
| 3 | 武夷学院 | 历史类 | 2021 | 物流管理 | 494 |
| 4 | 武夷学院 | 物理类 | 2021 | 物流管理 | 484 |
| 5 | 武夷学院 | 历史类 | 2021 | 物流管理(闽台合作3+1) | 481 |
| 6 | 武夷学院 | 物理类 | 2021 | 物流管理 | 465 |
| 7 | 武夷学院 | 物理类 | 2021 | 物流管理(闽台合作3+1) | 453 |
●历史沿革:武夷学院是教育部于2007年3月19日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8月12日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62年1月,在福州师范学院并入的基础上组建南平师范学院。1963年9月,学校与厦门、泉州等几所院校合并组建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复办。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开放办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总体定位: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
●发展目标定位: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茶学、旅游管理、艺术学为特色,积极培育新型工科,努力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闽北、服务福建、面向全国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校训:涵养穷索,致知力行
●学校精神:艰苦创业,奋发有为
●美丽校园:学校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坐落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合福高铁开通后,仅需1小时即可到达福州,3小时即可到达厦门、上海、南京、合肥、长沙等沿海中心城市和内陆城市,6小时到达首都北京,学校对外发展的空间半径得到有效缩小,办学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依山傍水,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四季如画,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为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藏书260.7万册(含电子图书111.7万册),建立了期刊、报纸全文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知识视频数据库、电子图书等中外文本地镜像站点,有力提升服务教学科研水平。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的现代校园初见雏形。
● 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余万人。设有茶与食品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商学院、海峡成功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玉山健康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课教学部等15个教学院(部);4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招生,并面向南平地区招收公费师范生。
●办学特色:根据应用型办学定位,结合区域特色,积极培育并初步形成具有闽北地域特色的办学特色。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应用型)8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中国社科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特色创新平台25个;获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批福建省2011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朱子学研究中心入选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荣获福建省高校优秀社科研究基地;朱子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入选福建省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闽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落户学校并入选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共党史读书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入选福建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社。
●师资力量: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应用型教师培养,加强与企业互聘“双师双能型”教师。我校现有教职员工1100余名,专任教师800余名,外聘教师200余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1.69%,具有硕博学位教师占92.37%;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高层次人才10余名,省级高层次人才80余名(100余人次)。此外,130余名院士、“长江学者”、“闽江学者”和知名专家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多国文教专家在校任教。多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产教融合:学校为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围绕闽北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瞄准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服务南平千亿食品产业的生态食品专业群、服务南平旅游千亿产业的旅游养生专业群、服务南平千亿竹产业及生物工程重点发展产业的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群、服务南平机电制造千亿产业的智能控制专业群、服务南平文化创意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专业群和服务武夷新区、延平新城、新农村建设的智慧城镇建设专业群等6大专业集群。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互惠多赢”的原则,学校充分发挥董事会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建设重融合的产业学院,与福建圣农集团合作共建圣农食品学院、与福建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太阳电缆学院、与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中旅学院、与武夷山市政府共建朱子文化学院、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教科文交流学会共建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与香江集团等大型茶企通过2011协同创新项目共建武夷山茶学院、与福建省恒邦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
● 创新创业:学校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省级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建设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首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首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落户学校;学校是首批列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武夷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入选首批“福建省青年创业示范园区”,“武夷学院·智谷”产教融合教育实践基地入选福建省产教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福建省建筑结构大赛、福建省机械创新大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900余项;在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等次和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校内注册备案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已有180多支,培育学生创业示范店50余家,带动直接就业人数500余人。
● 社会服务:学校紧紧围绕南平市绿色发展行动纲要和七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武夷学院服务南平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立足“大武夷”县域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一县一特色、对接有重点”的原则,实施与“大武夷”经济圈15个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协同合作计划,在智力支撑、科技服务等方面成果丰硕:校地携手建成了“福建省生态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平台”、“闽北科技研究院竹产业研究分院”等创新平台;配合南平市新农村建设、武夷山市实施武夷山市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等,组织师资深入企事业单位、行业一线、乡镇农村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年均受众达3万余人次。选派180余名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服务闽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开放合作:学校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是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推广中心。2020年获得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十年来,已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南非、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近40个国家400多名留学生来校进行长期或短期学习;首批到校的南非自由省留学生已有60余人顺利通过汉语4级考试进入专业学习后已毕业;我校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福建省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陆续毕业后,或回国就业,或进入硕博士研究生在中国继续深造学习;与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承接国际友人、海外华裔及香港、台湾、澳门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游学班、中华才艺培训班、文化体验班等活动人数达12000余人次。不断深化闽台交流合作,与台湾20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积极提升闽台合作“3+1”办学水平,并在全国率先创新闽台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4+0”办学新模式,吸纳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共育应用型人才。学校获批“闽台职工交流基地”。
● 校园文化:学校入选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较好地发挥了校园文化活动对学风建设的推动作用。学校形成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文化大讲坛、社团文化节为主要平台,涵盖跨学科讲座、创意大赛、创业大赛、DV大赛等载体活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校园文化项目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省大学生艺术节、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中获佳绩,学校拥有各种学生社团60余个,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传朱子理学、做武夷文章”入选全国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朱子拜师礼”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学校荣誉:学校荣获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福建省职工职业道德标兵单位”“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水利风景区”等荣誉称号。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勤、减、缓、补”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1、绿色通道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校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先为其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采取相应办法予以资助。
2、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优秀学生奖学金(500—1500元/人/年)、光明成才励志奖学金(4000元/人/年)、光明科技奖学金(100—2000元/人(团体))、学科竞赛奖学金(200—50000元/人(团体))。
3、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前,可凭录取通知书向生源所在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努力向学、学以致用,增强就业和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能力。
4、国家助学金 为资助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央、省、设区市财政和学校共同出资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特困生4500元/人/年,贫困生2800元/人/年。
5、社会助学金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设有武夷学院虹润助学金、开明慈善基金武夷学院星空助学金、“光明关爱生命基金”学生重大疾病救助等多种社会助学金。
6、学费减免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学费减免。
7、师范专业补贴 师范专业补贴标准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8、特困补助 学生在学习期间因特殊性、突发性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可以向学校申请临时特困补助。
9、特困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特困新生入学时可申请路费补助、生活启动金等入学资助项目。
10、勤工助学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11、就业帮扶与服务基层奖励 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可申请就业经济帮扶,到基层就业、参加志愿服务项目的毕业生可向学校申请奖励。
1、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基本建立了适应就业形势所需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也逐步完善。
2、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改革方式,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系都有长期合作较为固定的、同时具有实习功能和预就业培训功能的学生实践基地。
3、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欠发达地区就业,对于参加“支援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国家服务项目的学生,学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确立了以社会为需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以进一步适应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5、以加强指导与服务为保障,把就业指导类课程列为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授课内容丰富,具有实效性,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6、实施“就业咨询”制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咨询。各系辅导员开展常规个案咨询服务。
7、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学习成绩落后等特殊群体毕业生,开展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建立特殊群体毕业生信息库,根据毕业生不同的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022年南平地区有武夷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2022年福建(除南平外)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有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仰恩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学院、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三明学院、福建商学院

2022年南平地区物流管理公办本科院校有武夷学院。2022年福建公办本科(除南平地区外)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有福州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三明学院、福建商学院。2022年全国各地公办本科面向福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

南平地区没有民办专科院校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2021年福建民办专科(除南平地区外)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有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福州软件职业技

南平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港口物流管理专业。2021年福建公办专科(除南平地区外)开设港口物流管理专业有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1、福建(除南平外)公办专科港口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校址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选科要求厦门

南平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航空物流管理专业。2021年福建公办专科(除南平地区外)开设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有黎明职业大学。2021年全国各地公办专科面向福建开设航空物流管理专业有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福建(除南平外)公办专科航空物流管理招

南平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2021年福建公办专科(除南平地区外)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有黎明职业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高考结束后,南平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南平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南平高三毕业生想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特别是南平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南平有哪些学校开设物流管理

高考结束后,南平有一些学生会为报考什么专业而发愁,究竟报什么专业好呢?首先你要了解南平的高校开设什么专业?有很多南平高三毕业生想读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南平本地学生想在本地读物流管理专业,你必须先了解南平有哪些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本文就是小

南平物流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武夷学院(本科)南平物流管理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武夷学院历史类2021物流管理5063武夷学院历史类2021物流管理4944武夷学

南平物流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武夷学院(本科)南平物流管理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武夷学院历史类2021物流管理5063武夷学院历史类2021物流管理4944武夷学院物理类2021物流管理4845武夷学院历史类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