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横向联合。利用滨海新城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未来三年,不断扩大化程度,积极主动地接近省内外,把横向联系的领域拓展到国内外同类学校、各大高校及事业单位,把合作的内容拓展到职业需求预测、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领域。我们的目标是:
①在与学校合作方面:积极主动走出盘锦,拓展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的合作领域;要力争成为1—2所高校的教学点。
②在与同类学校合作方面:充分发扬本校的办学优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联办的规模。
③在与企事业的合作方面: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变“我需求企业”为“企业需求我”;同时力争建立覆盖盘锦地区校外实习基地,为师资培训和学生实习打下基础。
(2)纵向提升。为了增强自身的内在活力,我校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的提升。
①思想观念的提升。我们要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要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要的“服务对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出发,从而真正把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
②专业建设的提升。一方面,要在我校特色专业的层次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专业设置的市场化,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在石油化工类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生,承担全市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培训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期,使我校的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以上。
③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要推广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增强教学管理的实效性;第三要成立独立的教育教学研究室,切实加强对教学技师评估的研究和监控,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④育人环境的提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建成读书园地、电子阅览室、学生活动中心、教工之家等文化场所,倡导健康进取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文字、图片、绿化等形式宣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
⑤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在校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抓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在巩固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单招教育局、为学生升学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⑥办学资质的提升。积极争取各项办学功能,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学校规划目前我市技工教育正处于“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和“建设滨海新盘锦”的重要机遇期,为了抓住史无前例的新机遇、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建设盘锦职业技师学院,实现石化技校长足发展的新飞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部署,我校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取向,坚持体制创新求发展,加快融入教育产业化,现代化的步伐,不断探索和激发办学新动力,努力创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秉承“创新、特色”以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办学数量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灵魂,以提高学生技能为主线,办特色学校、育优秀人才。
(二)总体思路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目的和第一要务,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技工教育和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具备较高师德并以行色见长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激发出学校新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一条多规格、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道路。
(三)工作目标
以培养初、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人才为目标,同时承担高中级职业资格技术工人和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任务,积极探索和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以技工教育为主体的产学一条龙服务体系。建成一所面向全国招生,具备在校生10000人培养能力、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化工工艺专业为龙头,以其它二产加工业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技师学院。五年内进入到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
年在校生具体发展目标为:2011年2000人;2012年3000人;2013年5000人;2014年8000人;2015年10000人。
(四)基础设施建设
1、整体布局
(1)校园占地面积400亩(含涉农专业试验田30亩、水产养殖水面30亩、学校发展预留地50亩)
(2)建筑面积131515平方米(不含教职工住宅),其中主要建筑教学楼37705平方米;办公楼4000平方米;实验楼、实训厂房13000平方米;学生公寓37145平方米;学生食堂与浴室12825平方米;餐饮服务楼7000平方米;图书馆与会议礼堂12000平方米;室内体育活动中心4240平方米。
(3)其他设施
铺设400米塑胶跑道操场;10个篮球场;校园围墙;校园绿化美化;教职工住宅楼建设。
2、投资计划
此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
计划资金来源:一是原校园置换8000万元;二是争取国家发改委扶持职业教育专项资金2000万元;三是争取省普惠制培训设备建设资金2000万元;四是市政府投入2.8亿元。
3、项目推进计划
整体工程分为两个建设阶段。第一阶段建设时间为2011年5月—2012年9月,要完成校园82090平方米建筑面积,铺设塑胶跑道操场及修建篮、排球场地等基本建设。第一阶段建设工程竣工可具备在校生6000人培养能力;第二阶段建设要完成49425平方米建筑面积及校园绿化美化工程。第二阶段工程竣工,学校可具备在校生10000人培养能力,具备全国示范技师学院硬件条件。
第一阶段建设项目:
教学楼16925平方米、图书馆与礼堂12000平方米、办公楼4000平方米、学生宿舍17825平方米、学生食堂与浴室8500平方米、校园综合服务楼3600平方米、实训厂房8000平方米、餐饮服务楼7000平方米、体育活动中心4240平方米、建设400米塑胶跑道操场20000平方米、建设篮球、排球场地10个、解决教职工住宅380户、第二阶段建设项目:、建设教学楼20780平方米、实验楼3000平方米、实训厂房5000平方米、学生宿舍19320平方米、学生食堂4325平方米、解决教职工住宅120户
(六)主要任务与招生办学措施
1、做大,就是要“横向联合,纵向提升”。要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对外,深化内部改革,切实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
(1)横向联合。利用滨海新城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在未来三年,不断扩大化程度,积极主动地接近省内外,把横向联系的领域拓展到国内外同类学校、各大高校及事业单位,把合作的内容拓展到职业需求预测、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领域。我们的目标是:
①在与学校合作方面:积极主动走出盘锦,拓展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的合作领域;要力争成为1—2所高校的教学点。
②在与同类学校合作方面:充分发扬本校的办学优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联办的规模。
③在与企事业的合作方面: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变“我需求企业”为“企业需求我”;同时力争建立覆盖盘锦地区校外实习基地,为师资培训和学生实习打下基础。
(2)纵向提升。为了增强自身的内在活力,我校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的提升。
①思想观念的提升。我们要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树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要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要的“服务对象”,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出发,从而真正把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
②专业建设的提升。一方面,要在我校特色专业的层次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专业设置的市场化,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在石油化工类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生,承担全市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培训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期,使我校的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以上。
③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要推广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增强教学管理的实效性;第三要成立独立的教育教学研究室,切实加强对教学技师评估的研究和监控,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④育人环境的提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建成读书园地、电子阅览室、学生活动中心、教工之家等文化场所,倡导健康进取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文字、图片、绿化等形式宣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
⑤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在校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进一步抓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在巩固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单招教育局、为学生升学开辟更广阔的途径。
⑥办学资质的提升。积极争取各项办学功能,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2、做强,就是要“办出特色,创出品牌”。要发挥专业特色,全面实施精品、品牌战略,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校,不断增强办学实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职业教育发展和院校结构调整的要求,在未来五年,我校必须抓住机遇,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全面实施学校发展战略中的精品、品牌战略,争取在短时间内真正把学校建成上规模、上水平的职业综合培训基地。
(1)加强技师学院建设,使我校成为辽西地区具有标志性和示范性的技工学校。
(2)坚持特色办学,要将“化工工艺”“船舶修造”等专业做优做强,做出品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把“护士护理”“现代服务”等新兴专业做实做好,做出特色。
(3)强化培训功能,要抓住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及劳动者综合教育制度的发展契机,拓宽培训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实现效益“双赢”或“多赢”。
总体上讲,无论是专业教学、社会培训还是校办产业,我们的目标是“特色要响,品牌要亮”。
3、做优,就是要“全面创新,提高质量”。要加快构建素质教育,综合教育体系,进一步确定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创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办学竞争力。
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出在人力资源市场受欢迎的毕业生,谁就能争取到主动,谁就能占领市场。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是办好学校的主观要求。在未来五年内,我校将以继续探索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创业能力的养成为关键,校企合作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模块教学体系,突出强化技能的质量管理,形成办学特色。
(1)积极推进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管理。严格按照拟定计划、贯彻实施、检查审核、总结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来实施校内管理工作,初步建立起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生派遣为主要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确保对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的有效控制和稳步提高。
(2)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切实做到“六个转弯”,在办学方向上由面向本地服务向全省及至全国转变;在办学目标上由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在发展战略上由初级技工向高职教育转变;在开展形式上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讲求数量、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转变;在服务策略上由单一的为企业服务向全社会服务转变。
(3)加快推进即人才、教材和器材的“三材”建设工作。在人才建设上,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引进质量,自主聘任一些具有较高学历或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教师,改善现有教师结构,对在职教师进行科学规范有效的和实训,建立健全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广泛组织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上岗资格培训和业务提高培训,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对教材的开发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大量增加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增设社会交往、职业指导、创业知识、心理健康等课程;积极推广使用新设备,增加实习教学的科技含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基础宽厚、素质优良,智能与技能复合型的现代合格劳动者。
(七)招生措施
1、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专业扩大招生范围,面向全国招生。
2、实行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及实习生活补贴制度。
3、校企联合、定向培养,为毕业生找好就业岗位。
4、承担全市就业与再就业人员培训工作。
5、打造名牌学校,为学生创造优秀的学习环境。
学校拥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严格规范的封闭式量化管理,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辽宁省模范学校”、“省文明单位标兵”、“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校风校纪先进学校”、“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盘锦市“五一奖状”等荣誉称号。七、
师资力量学校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和教师队伍。其中四名校级领导全部是研究生学历,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盘锦市名校长。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研究生13人,高级讲师36人,双师型教师68人。
学校地址地址:辽宁省盘锦市田家镇
现有教职工169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讲师8人,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45人,技师、高级技师39人,“双师型”教师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是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稳定、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校生2791人,其中2010年招生928人;2011年招生930人;2012年招生933人。
合作办学本着“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学校相继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海江南重工集团、江苏熔盛重工、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辽河油田油建一公司、辽河油田恒泰利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满两年后,经考试合格由学校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特别是近5年来,学校不断拓宽办学思路,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均在98%以上。工作中我们秉承“就业一名学生,致富一个家庭”的理念,承诺只要是北方工业学校的学生,无论哪年毕业、何种原因下岗,只要是本人有需求,我们就安排就业,做到“为学生就业终身服务”。
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学校实行“三全”管理,严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同时注重吸收企业文化成分,通过创设“企业”空间、实施“企业”管理、形成“职业”氛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实现校企之间“零对接”。
办学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师生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均取得好成绩。在2009年举办的“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焊接专业六名参赛选手包揽前六名,学校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高居榜首;在2010年“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车工专业两名参赛选手获一等奖;在2011年举办的“盘锦市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上,我校作为惟一学校代表队派出教师与辽河油田、华锦集团等14家企业的200多名一线工人和技师进行比赛,铆工组获一等奖,焊工组获二等奖,车工组、钳工组、管工组均获三等奖;在同年4月举办的“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四名焊接专业参赛选手包揽前四名,一名车工专业参赛选手获一等奖,学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6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作为辽宁省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唯一代表队参加比赛,两名选手再创佳绩,一人获金奖、一人获优秀奖;在2012年“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焊接专业两名参赛选手获一等奖;在2013年“辽宁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我校焊接、车工专业三名参赛选手获一等奖。近三年里,师生中先后有95人/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187人,其中94%的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已建立一支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严谨、秩序井然。2004年高考升学率为98%,就业率为100%。办学实力学校坐落在大洼县城,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20036平方米,实验、实习基地110亩,在籍学生2308名,是盘锦市大校之一,国家一级教育课题实验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市“绿色学校”,盘锦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187人,其中94%的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已建立一支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严谨、秩序井然。2004年高考升学率为98%,就业率为100%。办学实力学校坐落在大洼县城,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20036平方米,实验、实习基地110亩,在籍学生2308名,是盘锦市大校之一,国家一级教育课题实验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市“绿色学校”,盘锦

学校简介盘锦鑫安源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2005年1月,隶属于盘锦鑫安源企业集团。是经盘锦市教育局审核批准成立的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还是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校地处盘锦市盘山县高升镇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合作办学我校与山东蓝翔强强联手,联合办学。双方达成共识,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在招生、教学、实训、就业等方面取长补短


公办盘锦市石化技校盘锦市石油化工技工学校座落于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新兴的石油之城盘锦市北靠双台子河东依六零河带状公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校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我市中等职业技术

公办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科类计划人数学制学费备注录取方式招生对象01油气开采技术文科理科单独招生具有2019年普通高考资格的考生02油气储运技术文科理科单独招生具有2019年普通高考资格的考生

公办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公立综合性全日制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地方高校是盘锦唯一高等学府学院座落在具有鱼米之乡石

国家重点公办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创办于1984年是省政府批准省统一计划招生的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先后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评为省模范学校

国家重点公办盘锦北方工业学校北方工业学校位于盘锦市双台子区是我市唯一以二产专业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是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生产加工职业技能鉴定普惠制高技能人才培训为

国家重点公办盘锦市石油化工技工学校盘锦市石油化工技工学校座落于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新兴的石油之城盘锦市北靠双台子河东依六零河带状公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校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盘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