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四川轻化工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软件工程专业西华师大和川轻化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2 11:18:00 解决时间:2022-12-16 12:09

满意答案

四川轻化工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哪个软件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四川轻化工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各排行榜,软件工程专业的分数线,软件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西华师范大学与四川轻化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四川)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西华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四川轻化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软件工程2020理科 594/537(本科一批)566/536(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2019理科 -/554(本科一批)-/552(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2018理科 -/554(本科一批)-/550(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2017理科 -/518(本科一批)-/513(本科一批)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西华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特色:培养满足企业软件开发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强,系统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软件工程素养及创新意识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西华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2
广东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2.软件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1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四川轻化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及特色: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争建微软IT学院、HP软件学院为契机,与中软国际、达内科技等十多家知名IT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及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软件工程开发模式,具有软件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初步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服务外包人才。向百度、新浪、搜狐、阿里巴巴、唯品会、优酷、IBM、京东等各类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软件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现代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JSP、J2EE、ASP.NET、软件架构及UML技术、网络程序设计、移动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站开发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手机、平板电脑的应用开发,计算机软件及其系统的产品分析、设计、研发及IT市场拓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测试及运行维护,服务外包等工作。

四川轻化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软件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1
河南软件工程(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6
西华师范大学
234
软科(综合)
307
校友会(综合)
235
武书连
学校简介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有识之士倡议及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支持下,依托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共同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部分迁往成都,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64年历史系又从成都整体迁回南充,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矢志不渝擘画和推进学校的强校事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成功入选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首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是四川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确定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和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在职教师培训基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是全省首个被授牌“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的省属高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学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现有82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生态学、天文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史、数学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生态学与生态治理学科领域、政治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入选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四川省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全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入选“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学校是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教育研发应用中心共建单位,2项科研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太空探索10项重大进展”。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个;拥有省级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建有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3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落下闳研究中心等其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及川东北航空模型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拥有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和朱德研究中心、生态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等科技转化与社会服务科研机构。

学校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史学专家吴景贤、赵吕甫、龙显昭,哲学专家李耀仙,遗传学专家汤泽生,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胡锦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浓厚的学术底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6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900余人。获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荣誉称号的有120人次;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口碑好。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学校承担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400余项、省级850余项: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8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70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40余万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00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180项,省部级项目311项;承接了包括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成兰铁路、兰渝铁路等生态环境评估项目在内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相关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191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88篇,SSCI收录论文24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714篇;出版学术专著266部。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奖、科技成果转化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8项;国家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137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南充、德阳、泸州、遂宁、巴中等地方政府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与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英国桑德兰大学(University of Sunderland)、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Oklahoma)、台湾师范大学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学术科研交流、教师互派访学、学生交流等项目;在巴中、德阳、营山、南充等地组建附属中学,牵头成立了成渝地区小学教育联盟,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等14所四川省名优小学共建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建西华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卧龙、蜂桶寨、唐家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合作协议。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多次牵头承担了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全国调查研究项目;与地方政府就基层治理、川陕苏区党史研究与宣传、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地方立法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投资建设了唯一一所由高校参与建设的50BiN中国节点望远镜,建立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天文学研究机构的科研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了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建有行署、华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0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4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5个,珍藏古籍5600余种、74000余册,图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阅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治蜀兴川生动实践,大力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359”战略,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推四川教育“鼎兴之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成教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周边环境

我校坐落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川东北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南充市。这里年平均气温 17.5 ℃ ,气候十分宜人。南充市有建城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有驻市高校6所,是四川省第二大教育城市。这里人文荟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朱德、罗瑞卿,民主革命家张澜、《三国志》作者陈寿出生成长的地方。南充交通便利,达(州)成(都)铁路、成(都)南(充)高速、南(充)渝(重庆)高速以及兰(州)渝(重庆)铁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地面交通网;南充高坪机场有直飞广州、深圳和北京等地的航班。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0817-2568373     2568273


四川轻化工大学
345
软科(综合)
340
校友会(综合)
363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一所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等九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五十余年本科、近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拥有李白河、汇东、宜宾三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历史沿革:学校是一所“三线建设”西迁的本科高校,于1965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周恩来总理批示,将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的部分保密专业西迁至四川自贡市,从上海总部抽调精干力量,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借调部分科研人员,组建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对外称之为“652”工程。1979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化工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学院,2003年四校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2018年更名为四川轻化工大学。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经过56年的办学历程,学校“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大学、开放大学、智慧大学、和谐大学”的目标任务,确立了“研学结合、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发展理念,凝练出了“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基础建设:学校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学生奠基人生梦想、教师实现学术抱负的理想之地。美轮美奂的宜宾校区被誉为“宜宾旅游打卡圣地”,宏伟现代的自贡李白河校区被称为“别人家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近百亿元。目前图书纸质文献总量290余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76个,电子资源本地镜像50T,折合电子资源500余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3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63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近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0.2%;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等省部级以上专家80人次;聘请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

学科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34个二级学科;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法律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农业硕士等9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18个专业学位领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基础宽厚、文理交融、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以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为核心,形成了优势突出的食品与轻工学科群,被业界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白酒高端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以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支撑化学工业发展的学科群。创新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构建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支撑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的学科群;以艺术学科为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引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灯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支撑“自贡彩灯”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培养:求知在川轻化,成才在川轻化。学校现有24个学院,7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等4.2万人。

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省级“卓越计划”教育培养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国家一流课程,19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学校从严施教,推行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考核,整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中国白酒学院、彩灯学院、盐帮美食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得到社会高度认可,是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半个世纪来,学校共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如中科院院士颜德岳、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良等一大批在科学界、企业界、教育界成就斐然的杰出校友。

科学研究:四川轻化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绩斐然。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100项。到位科研经费从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8、2019连续两年稳居“亿元俱乐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3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51项;出版学术著作26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82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08项),发表学术论文9304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543篇)。

学校拥有国家级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拥有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8个。

近年来,学校积极建设新型特色研究机构和智库,获批了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省市厅共建“川南加速器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印巴研究中心”,密切技术、人才、资本的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学科支撑产业、专业服务行业”的理念,凝智聚力,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学校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级人民政府,与五粮液、泸州老窖、中昊集团晨光化工研究院、华西能源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攻关合作,以建设特色产业学院、研究机构、成立产业联盟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年来,承担横向项目2100余项,解决了一大批企业技术难题,如与中昊晨光合作的研究成果“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制盐关键设备腐蚀问题的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与自贡长城硬面材料、自贡硬质合金合作的研究成果“面向绿色再制造的钨基表面材料开发及产业化”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科技转移转化成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交流: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50余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了来自60余个国家700余名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实习、考察或联合培养,每年近百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建有2个汉语言文化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联合举办“视觉传达与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处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共同参与各类特色产业学院的学习交流与实践,促进了学科和文化的交融,全面提升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半世纪风雨,半世纪砥砺,半世纪辉煌。四川轻化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持“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新征程。


根据2020年四川西华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四川轻化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6,西华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2:0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这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西华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科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科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科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科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这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这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这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师范)和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学(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教育学(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学(师范)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政治学与行政学(师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政治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西华师范大学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四

  • 中专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西华师范大学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在四川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软件工程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