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大王牌专业有临床医学、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安全、自动化、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临床医学(一体化,儿科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口腔医学(一体化)、通信工程、口腔医学、法学、生态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朝鲜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教育管理方向)、护理学、药学、英语、临床医学(一体化)、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历史学、财政学等国家特色专业介绍。
一、山大国家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临床医学(五年制)】 该专业基础和临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学生入校后强化英语教学,基础和临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英语功底。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人文、自然和基础医学知识,后两年到附属医院学习临床理论和技能,使学生具备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处理疑难和危重病症的基本能力。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信息安全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
知识,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
应用服务工作能力的信息安全科技人才,能够在信息安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
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信息安全基本技术的
训练,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责任心,具有
尽职奉献的品德;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既要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修养,也要
具有一定的现代世界文化的修养;
(4)专业素质:具有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
创新和创业意识。
2.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文学、外语、法律、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基础知识;
(3)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具有系
统扎实的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所
侧重。
3.能力
(1)学习能力:具有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具有自学能力;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基本
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核心知识领域: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
全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信息安全导论(6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4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2学
时)、计算机组成原理(72学时)、离散数学(54学时)、数据结构(54学时)、操作系统及安全(72
学时)、数据库原理(54学时)、通信原理(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密码学(54学时)、软
件安全(45学时)、网络安全(54学时)、智能卡技术(54学时)、信息系统安全(72学时)、信息隐
藏技术(72学时)、信息内容安全(72学时)、数据库系统安全(54学时)、信息安全工程(54学
时)、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54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0学时)、数字电
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通信原理(60学时)、数字信号处理
(46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8学时)、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54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
学时)、操作系统(46学时)、数据库(46学时)、计算机网络(4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理论(46学
时)、现代密码学(46学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46学时)。
示例三:电路与电子学(64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48学时)、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64学
时)、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48学时)、数据结构(64学时)、
信息论与编码(32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2学时)、C++程序设计(48学时)、通信原理(64学
时)、操作系统(48学时)、计算机网络(64学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48学时)、密码学(48学
时)、计算机病毒(32学时)、通信安全技术(48学时)、网络安全编程(48学时)、信息隐藏技术
(32学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8学时)、信息安全管理与测评(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践环节包括课程练习、课程设计、实验课、学生业余科研、科研
实践、毕业实践等;校外实践环节包括校外实习和社会调查等。
主要专业实验:信息安全软件基础实验、信息安全硬件基础实验、密码学实验、网络安全实
验、信息内容安全实验、创新性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具有扎实软件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的高级程序设计师、软件系统分析师和软件项目管理师。建立了鲜明的“2+X”人才培养模式,设有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服务科学与工程和信息安全等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进入面向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与工程训练;从知识结构上,要求重视数学和工程基础的积累、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熟悉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培训模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校外实训中心和校内实训基地,保证学生直接参加企业课题的研发和实践。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机构,且95%以上的毕业生可以实现高质量就业或继续深造。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
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
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
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
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和人文科学素
质的基本培养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
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
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文
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
能力,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与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行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
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
术标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5.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
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
6.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
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7.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
能力;
8.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问题对环境和
社会的影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
技术基础、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原理、材料连接原理与技术、材料成型设备、材料
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理论、热加工传输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训练以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
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
1.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等专业
基础实验;
2.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以及钢铁热处理
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实验等;
3.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实验,包括液态金属流动性测试、铸件温度场测试和定向凝固等;
4.塑性加工力学实验,包括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测试、摩擦因子的测定、平面变形抗力的测
定和硬化曲线的测定等;
5.焊接原理实验,包括焊接热循环测定、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测定、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测
定等;
6.模具设计实验,包括模具拆装和模具CAD/CAM设计等;
7.材料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8.材料成型设备实验;
9.特种热加工成型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一体化,儿科方向)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一体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
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
作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诊断、治疗、预防口腔
及颌面部疾病方面的训练,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备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病例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
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
口腔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生产见习(不少于1周),临床医学实习(不少于12
周),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毕业论文)(不少于45周),其他实践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口腔微生物学实验、口腔材料学实验、牙体牙髓病学
实验、牙周病学实验、口腔颌面外科学实验、口腔修复学实验、口腔正畸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口腔医学类
口腔医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2014年按口腔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招收本科生。 【口腔医学(五年制)】 五年制学生要求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口腔疾病的医疗和保健工作。在毕业前安排临床实习一年。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口腔医学(七年制)】 七年制学生旨在培养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口腔临床医学专门人才。在毕业前安排临床实习两年。 学 制:七年 授予学位:医学硕士
法学类
法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态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学专业理
论和知识,具有开展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能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
环保、规划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良
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
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
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生态学研究、生态监测与评价、区域规划与自然保护、生态管理的基本技术;
4.具有开展生态学调查、实验、规划、管理与教育的初步能力;
5.熟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
学基础。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等。
示例二:生态学(含实验96学时)、植物分类学(32学时)、植物生态生理学(48学时)、自然
资源生态学(48学时)、土壤学(48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生物统计学(48学
时)等。
示例三: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普通生态学(64学时)、环境科学概
论(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
实验课16学时)、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48学
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态学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
验、生态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是为了满足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需求,以培养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的设计专门人才为目标而设置的。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集成电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电路理论基础,熟悉集成电路器件和工艺的专门知识,掌握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技能,能成为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电路系统研发等产业科技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路与系统基础课程和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系列核心专业课程。本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级的集成电路设计软硬件环境保障每一门设计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课,通过案例教学课程学生可以学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全部流程。 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朝鲜语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朝鲜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朝鲜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朝鲜和韩国的历史、社会、 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朝鲜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 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视听说、朝汉互译、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作品选 读、朝鲜半岛社会与文化、朝鲜文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在工业、军事、交通、能源、通讯、生物医疗及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高新工程技术学科。包括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在大一结束后,由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方向。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激光科学与技术,光全息和光电存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专业方向。目前,为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又设立了“能源光电”、“通信光电”和“光电材料”等新专业方向。 本类专业培养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内 从事光电子和激光技术、光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到信息产业部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公司,从事光学、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科学、光电信息工程与技术、光通信工程与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处理与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学 制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教育管理方向)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护理学】 护理学专业以关爱健康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护理学和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创新健康护理理念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毕业生适合在国内大中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从事高端临床护理、高等护理院校从事护理教育等方面工作,或报考护理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也可出国就业或继续深造。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药学类
药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英语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重点学科。设英语语言文学、科技英语、商务英语、“英语+法学”、“英语+国际政治”双学位班等方向。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知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第二外语的能力,能适应教育、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法律、科技、军事、科研等部门的工作。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一体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初步临床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能在各级卫生保健机构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
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
论,接受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初步的医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与医学实践;
2.掌握基础医学相关知识,即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功能和心理状态,掌握各种常见
病和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知识、产科常见急症处理方法、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
生育的医学知识;
5.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筛查的
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原则;
7.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8.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
和处理能力,具备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9.掌握临床思维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循证医学、预防医学原理指导医学实践;
10.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
学问题和获取信息,能够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1.具有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
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2.熟悉医疗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政策;
13.了解医疗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前沿进展;
14.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生物物理实验、机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3 口腔医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
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
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
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
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
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
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
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
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
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
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
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
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该专业以主干的电气工程学科为主导,紧密与计算机、控制、通讯等学科有机结合,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或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及生产等相关工作,其焦点着重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制造、理论电工新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接受1个专业方向的系统训练,在电气工程领域初步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专业以主干的电气工程学科为主导,紧密与计算机、控制、通讯等学科有机结合,培养从事高级工程技术的领军人才。本科毕业生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或相关领域直接从事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及生产等相关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焦点着重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制造、理论电工新技术等学科领域培养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张扬个性,思维活跃、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运筹帷幄、勇于创新,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电气工程技术和技能素养、显现电力行业特色的具有领军作用的工程师。 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历史学类
历史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财政学类
财政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专门的财税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能力、
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财政、税务、公共管理、公共投资、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管理、非营利组
织等相关领域或者工作岗位上从事研究、应用、管理、咨询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或者创新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学科及财政税收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知识创新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学科及财政税收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演绎分析和归纳分析、数理分析、边际分
析、均衡分析等分析方法,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3.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
4.熟悉国家在经济领域尤其是财政税收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财税经济及管理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与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有初步的本专业文献检索、外文资料阅读、论文写作、外语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国家税收、统计学、金融
学、国际经济学、政府预算。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
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财税模拟实验、财经软件应用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二、山大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1、综合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 排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1 | 口腔医学(一体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36 | 3816 |
| 2 | 数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33 | 4393 |
| 3 | 临床医学(一体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33 | 4492 |
| 4 | 口腔医学(五年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32 | 4704 |
| 5 | 计算机类(计算机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30 | 5181 |
| 6 | 临床医学(五年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8 | 5722 |
| 7 | 经济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7 | 6082 |
| 8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6 | 6321 |
| 9 | 法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6 | 6311 |
| 10 | 物理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3 | 7076 |
| 11 | 计算机类(软件大数据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3 | 7132 |
| 1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2 | 7557 |
| 13 | 网络空间安全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2 | 7592 |
| 14 | 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光电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2 | 7320 |
| 15 | 智能医学工程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1 | 7824 |
| 16 | 电子信息类(微电子电路方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1 | 7807 |
| 17 | 自动化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0 | 8154 |
| 18 | 新闻传播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20 | 8080 |
| 19 | 政治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9 | 8391 |
| 20 | 预防医学(五年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9 | 8392 |
| 21 | 工商管理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8 | 8646 |
| 22 | 历史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8 | 8805 |
| 23 | 生物医学科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8 | 8671 |
| 24 | 化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7 | 8911 |
| 25 | 哲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7 | 8990 |
| 26 | 生物科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7 | 9258 |
| 27 | 药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6 | 9635 |
| 28 | 公共管理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6 | 9593 |
| 29 | 机械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6 | 9532 |
| 30 | 社会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5 | 9755 |
| 31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5 | 9659 |
| 32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5 | 10007 |
| 33 | 建筑学(五年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5 | 9948 |
| 34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4 | 10274 |
| 35 | 土木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4 | 10421 |
| 36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4 | 10418 |
| 37 | 材料类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612 | 11225 |
| 38 | 药学类(定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89 | 23492 |
| 39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定向)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79 | 30435 |
| 40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定向)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 | 576 | 32572 |
| 41 | 临床医学(定向,五年制)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 | 573 | 35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