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2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 2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 2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 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2 | |||
| 软件工程(慧与(原惠普)合作软件开发方向) | - | 2 | |||
| 物联网工程 | - | 2 | |||
| 土木工程 | - | 1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1 | |||
| 测绘工程 | - | 2 | |||
| 交通工程 | - | 2 | |||
| 建筑学 | - | 1 | |||
| 风景园林(园林规划设计方向) | - | 2 | |||
| 生物工程 | - | 3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 2 | |||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广告学 | - | 2 | |||
| 工程造价 | - | 1 |
专业简介: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支撑学科,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和建造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建筑与隧道工程、铁道工程等工程设施的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钢结构原理与设计、基础工程设计、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及土木工程施工等。
专业简介:生物工程是应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以人类对生物产品的需求为导向,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或部分生物体)生产人类需要的环境友好产品,开发可再生能源,修复生态环境,同时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体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学与工程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生物产品大规模制造、生物加工过程流程与工程设计的能力,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生物分离工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制药、食品工程。
学科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机械制图与识图、CAD技术基础、微生物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应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能源转换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利用、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课程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大学外语等;专业课程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自动控制技术、燃气输配、洁净燃烧与应用、天然气高效利用技术、能源导论、绿色建筑能源系统、建筑节能新技术、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等专业课程;实践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既注重“厚基础”,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注重“宽方向”,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洁净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分布式能源应用、城镇燃气输配及应用、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城镇供热及空调等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技术开发、施工与运行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考取本学科及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发展前景:本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我校在该领域具备坚实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天然气输配与应用等领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及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 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 发展、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 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 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自然科学、人文 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素养,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园 艺、地质、土壤、水文、地理、计算机应用、社会、艺术、管理等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融会贯通多学科 专业知识的能力;
3.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图文表达的方法技术,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 问题的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景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的 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6.掌握风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具有植物应用的基本能力;
7.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及各类自然与人文风景园 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8.了解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
9.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核心知识领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包括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等构成风景园林专 业知识领域的主干;园林历史与理论,包括古今中外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知识成为风景园林专 业的理论平台;风景园林技术,包括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园林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成为 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支撑;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 乡规划、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园艺、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构成风景园林专业的 拓展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景观学概论(34学时)、中外园林史(51学时)、建筑史(34学时)、风景园林文化与 美学(34学时)、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34学时)、景观游憩学(34学时)、设计基础(102学时)、 建筑设计基础(204学时)、建筑设计(102学时)、景观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 (34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设计(136学时)、景观详细规划(136学时)、景观总体 规划(136学时)、风景区规划原理(34学时)、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生态学(34 学时)、园林植物与应用(68学时)、种植与生态专项设计(68学时)、建筑力学(51学时)、建筑结 构与构造(68学时)、景观工程与技术(68学时)。
示例二:素描基础(56学时)、制图基础(64学时)、造型基础(120学时)、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48学时)、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24学时)、生态景观规划(40学时)、风景区规划 (24学时)园林树木学(48学时)、园林花卉学(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学时)、园林植 物景观设计(80学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60学时)、风景园林设计(176学时)、风景园林工程 (136学时)。
示例三:风景园林概论(16学时)、风景园林设计原理(32学时)、设计基础(156学时)、中国 园林史(32学时)、外国园林史(32学时)、园林植物基础(48学时)、绘画(72学时)、风景园林规 划与设计1-8(包含: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共512 学时)、环境行为学(32学时)、形式认知与材料试验(16学时)、景观工程(48学时)、植物配置 (32学时)、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32学时)、景观生态学 (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实务(16学时)、风景园林管 理与法规(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 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户外建成与自然环境模拟、模型制作、GIS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科学、软件工程(慧与(原惠普)合作软件测试方向)、机械工程、生物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广告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轨道交通方向)、建筑电气与智能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工业工程、环境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慧与(原惠普)合作软件开发方向)、工程造价、生物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工程造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法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软件工程(说明:慧与(原惠普)合作软件测试方向)、土地资源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与电力工程方向)、广告学、电气工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德语、会计学、建筑学(五年制)等4个专业。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山东建筑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7)类型批

2022年山东建筑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机械电子工程、交通工程、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法学、通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土

2021年山东建筑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

2020年山东建筑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工程造价、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建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2019年山东建筑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测绘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招收轨道交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招收热能与电力工程方向)、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招收制冷与空调工程方向)、机械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

2018年山东建筑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招收道路桥梁方向)、工程造价、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法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招收热能与电力工程方向)、工程造价、交通工程、机械工程、广告学、能源与

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园林规划设计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法学、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