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上海电力有什么专业2023?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0-31 19:07:53 解决时间:2022-10-28 15:40

满意答案

上海电力有什么专业?上海电力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储能科学与工程、日语、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英语、信息安全、工商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应用化学、公共事业管理、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经济学、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
一、上海电力有什么专业
名称学制层次
经济学四年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本科
日语四年本科
英语四年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本科
应用物理学四年本科
应用化学四年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本科
材料化学四年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年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本科
储能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本科
通信工程四年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本科
自动化四年本科
核电技术与控制工程四年本科
软件工程四年本科
网络工程四年本科
信息安全四年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四年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本科
核工程与核技术四年本科
环境工程四年本科
工程管理四年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本科
工商管理四年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四年本科
物流管理四年本科
二、上海电力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1、综合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普通类-49516821
2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批普通类-49017952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普通类-48419303
4能源互联网工程本科批普通类-47621058
5自动化本科批普通类-47521291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批普通类-47321738
7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批普通类-47022407
8软件工程本科批普通类-46922597
9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批普通类-46922597
10英语(英语)本科批普通类-46922597

三、学长学姐推荐的专业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针对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掌握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工程标准、最新软件开发技术,具有系统设计与分析以及软件项目工程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工程开发和研究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 专业特色

(1)厚基础,重应用,培养学生竞争力: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围绕以面向对象Java开发、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嵌入式开发这4条主线展开教学,并设置了两个专业方向:企业级开发、嵌入与移动终端开发技术。

(2)注重案例与实验教学,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学中探索以实际案例进行渐进式教学,90%以上的专业课程都开设相应的课程实验。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的新模式:学院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培训模式,与浦东软件园知名IT企业建立了联合校外实训中心和校内实训基地,积极促进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实践。

3. 主干课程

计算机科学概论、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与质量、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Java编程、Java EE开发技术、NET开发、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体系架构与设计、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现代软件技术综合课程设计等。

4. 毕业生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IT企业、教育机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过程管理和软件测试、游戏娱乐软件开发、手机端应用APP开发等工作。本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公共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综合知识结构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城市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供电、供水、供气、邮电、公交、文卫等)和环境保护、社会保险等公共机构从事管理工作以及能在企业、非营利组织(中介机构、公益团体和社会福利部门等)中从事行政管理或人员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管理人才。

2. 专业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电力行业背景,在课程设置强化电力能源相关的课程,在实践环节加强与政府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电力企业等部门的合作。毕业生能够胜任公共部门的管理工作。

3. 主干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概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能源经济学、能源管理学等。

4. 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具有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以及电力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有关工程技术知识;具备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的知识结构,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国家注册造价师、建造师、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必须的知识和素质,以及较强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电力建设行业或相关领域从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投资和经营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专业特色

(1)注重培养具有能源电力背景的工程管理人才

本专业除了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必修的“电工技术基础”、“工程经济学(增加电力技术经济部分)”、“电力工程概预算”,选修的“建筑设备(电力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热力发电厂”、“电力生产认识实习”等课程,体现了能源电力特色和优势。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中,主要以能源、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在实践操作与考核阶段,也围绕教学内容和电力行业展开。同时,本专业积极向地铁、建筑工程、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与项目管理方向拓展,保障学生在较宽的领域中领悟到大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向社会输送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2)注重培养具有扎实土木工程技术背景的工程管理人才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在各大电力建设公司、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等单位就业,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除满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外,还要侧重于技术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四个平台(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体系中,注重学生对工程技术类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强调他们对所学知识与管理、经济、法律类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有效融合,注重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国内外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与国家执业资格体系对接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积极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与模式,以工程项目的构思(Conceive )、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载体,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坚持教学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与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等知识结构相结合;积极探索基于CDIO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打通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与国家执业资格体系对接的工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位竞争力。

(4)注重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该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采取以下四项措施: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学院与多家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能够满足工程造价、工程概预算、新能源工程、认识实习及施工生产实习的需要;结合行业的发展,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联系工程生产实际,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学院导师与企业导师合作指导,使他们得到实战训练;通过各种人文和科技活动、军训、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主干课程

管理学、运筹学、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估价与管理等。

4. 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主要进入建设施工及咨询、商业企业、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发电和供电企业、银行等部门从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工作。

自动化类 自动化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上海电力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专 2022-10-28 15:4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上海工艺美院有什么专业2023?

    1楼

    上海工艺美院有什么专业?上海工艺美院开设展示艺术设计、传播与策划、公共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广告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数字营造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动漫设计、美术教育、艺术

  • 中专

    上海电子信息学院有什么专业2023?

    2楼

    上海电子信息学院有什么专业?上海电子信息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方向)、金融服务与管理、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英语、大数据与会计、工业机器人技术、跨境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竞技运

  • 中专学校

    上海海大有什么专业2023?

    3楼

    上海海大有什么专业?上海海大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供应链管理、交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人工智能、安全工程、交通管理(新国航班)、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翻译、环境工程、物流管理、轮机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国际经济与

  • 中专学校

    上海海洋有什么专业2023?

    4楼

    上海海洋有什么专业?上海海洋开设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海洋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生态学、水产养殖学、文化产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金融学、生物科学、水族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朝鲜语、

  • 中专学校

    上海南湖学院有什么专业2023?

    5楼

    上海南湖学院有什么专业?上海南湖学院开设数字媒体技术、护理、民宿管理与运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融媒体技术与运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专业。上海南湖学院有什么

  • 我要读技校

    复大上海医学院有什么专业2023?

    6楼

    复大上海医学院有什么专业?复大上海医学院开设护理学、法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等专业。复大上海医学院有什么专业名称学制层次基础医学五年本科药学四年本科法医学五年本科护理学四年本科复大上海医学院最好的专业排名及分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有什么王牌专业?上海电力专业有哪些比较好

    7楼

    上海电力开设机械电子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经济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信息安全、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

  • 我要读技校

    上海电力大学有什么王牌专业?上海电力大学专业有哪些

    8楼

    上海电力大学开设工程管理、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日语、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 我要读技校

    上海电力大学有什么专业?上海电力大学最好的专业有哪些2022

    9楼

    上海电力大学有什么专业?上海电力大学开设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信息安全、材料化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日语、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物流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

  • 中专学校

    上海电力有什么专业2023?

    10楼

    上海电力有什么专业?上海电力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储能科学与工程、日语、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英语、信息安全、工商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应用化学、公共事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