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广东金融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与专业素养,熟练掌握网络和数字多媒体传播技术和实践技能,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和传播的特点和趋势,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懂传播、懂市场,且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的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泛传媒人才。本专业强调以理论和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和学习、创新能力。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尤其强调适应广大企事业单位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情况。此外,还将探索通过课程、工作坊等平台为学生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实验和孵化的平台。
主要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发展史、媒介伦理与道德、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像技术与艺术、新媒体导论、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媒体与社会、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产品创意与策划、市场调查原理和方法、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平面图像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络数据挖掘与分析、数字音视频编辑、数据可视化、编程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网络和新媒体相关的内容采编、项目策划、互动营销、形象宣传、品牌传播、网络信息监测与分析以及媒体产品运营管理等工作;同时,能够在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移动新媒体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体以及各类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出版机构、咨询研究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非师范)-韩山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高度信息化和数字化对人才的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以文工学科交叉为特色,既能从事新媒体时代信息内容的制作传播工作,也能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培养适应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络等各类新媒体行业和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及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的信息传播和策划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跨媒体、宽口径、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课程教育体系设置坚持“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多学科融合的思路。有: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概论、新媒体专业英语、摄影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人概论、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声电视系统、视音频设备新技术、非线性编辑、新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文化电子商务、新媒体调查方法、数字图像创意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交互体验设计和界面设计。
就业方向::从事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文化传播公司、咨询策划公司、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媒介教育与科研机构等的数字化内容传播工作;信息的管理、策划、分析工作;以及新媒体的研究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广州大学
学制学位:1.: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2.:本专业旨在培养既具备传播学、新闻学基本理论知识,又拥有扎实网络数字传播技术的宽口径、复合型泛媒体人才。专业学习以文理交叉融合为基础,使学生毕业时能在新媒体及各类传播公司从事网络信息内容(尤其是网络视频与数据可视化)的生产与管理,同时也能为各级政府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网络化提供服务。
主干专业课程:3.: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及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视频编辑、网络节目编导、全媒体新闻采写、社交媒体、大众传播调查方法、概率与统计、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网络与新媒体经营等。
专业特色:4.、在省内外的影响力:网络与新媒体定位于“网络视频内容生产”和“数据信息可视化”人才的培养,前者既跟二十年来我院是广东地区广电行业人才锻造基地一脉相承,又与目前网络视频内容日渐扩大的趋势相呼应。后者则把重心放在了大数据分析结果出来后如何将其图表/图形/故事化,让枯燥的数据信息变得透明,直观。我院从2002年起就在学专业下设置了网络传播方向,是广东地区第一个招收网络新媒体类本科生的高校,2014年起正式以专业招生。
职业发展方向:5.:在网络新媒体及各类传媒、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网络文字内容与视频内容的策划、生产和管理工作,同时有关网络数据的调查、分析与研判也可成为学生就业的考虑方向。
6.专业的社会发展前景:截至2017年8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而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数量达到91家,总市值突破五万亿。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大力实施“互联网+”的战略。广东作为拥有腾讯、网易、YY语音、唯品会、酷狗等互联网企业的大省,新兴媒体行业有足够多的就业窗口机会。传统媒体来已经式微衰落,而网络与新媒体将成为中国文化传媒产业的支柱。
岭南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岭南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地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学校“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职业道德高尚、基础扎实、本领过硬、善于合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学、网络传播学、网络编辑学、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通论、网站运营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播音与主持、摄影与摄像、多媒体信息技术基础、深度报道写作、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受众调查、数字媒体制作、媒介融合报道、新闻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新媒体考察和实习、相关课程实际训练、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新闻作品创作、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创业实训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微信微博公众号运作、网络视频制作、网络影视剧制作、新媒体广告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适合到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运营、微信和微博公众号管理、新闻采编、影视制作、电子商务、广告创意、营销策划等方面工作;到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公关和文秘等方面工作;报考相关方向的公务员及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代码:050306T
一、培养目标
网络与新媒体是我国新设的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专业。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原理、传播技术和传播艺术、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敬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级新闻人才。毕业生能在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及其新媒体网站、政府机构、事业部门、文化机构、社区媒体、影视机构、门户网站、数字出版、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广告公司等领域胜任新闻采写与发布、节目编导与制作、网站建设与经营、网络编辑、视音频节目制作、电子商务、新媒体广告、网络数据检测及舆论分析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网络与新媒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与艺术,强化新闻传播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音频、视频等艺术的融合与渗透,加强综合实践与专业实习;掌握各种新媒体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具备网站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新闻采访写作;具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进行新闻报道、活动策划的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和艺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社交适应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艺术从事各种信息的采访、编辑与发布,各种网站建设及经营管理,视音频节目制作,数字出版与发布,电子商务及广告策划与制作,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等工作。
3.具有良好的策划与运营能力,掌握跨媒体、多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思维与技能。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于发布。
5.熟悉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和数字出版等领域的政策、道德与法规。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视音频节目制作。
五、主要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闻摄影、新闻摄像、新媒体评论写作、平面设计与视觉传播、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数字报业实务、网络事件及舆论处置、二维三维动画创作与制作、网络广告策划创意与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舆情调查分析。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新闻摄像、平面设计与视觉传播、新媒体视音节目采制、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报业实务、二维三维动画创作与制作、非线性编辑、网络广告制作、网络舆情调查分析、专业创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
七、就业范围:毕业生主要在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站、政府机构、事业部门、文化机构、社区媒体、影视机构、门户网站、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等领域从事新闻采写与发布、网站建设与经营、网络编辑、新媒体广告、网络数据监测及舆论分析等工作。毕业生还可报考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媒介经营管理、影视文化与艺术、编导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
网络与新媒体-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制::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招生类别:文科理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新媒体传播和媒介融合的社会需求,遵循“全媒体”的教学思路,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人文底蕴扎实、创新意识强烈、业务技能娴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善于综合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具备新媒体创意思维能力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满足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工作需要。毕业后能够在新闻与出版机构、各类网站、文化传媒公司、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与数字化内容制作、宣传策划与创意产品开发、新媒体文化产品制作与网络营销等工作。
主要课程::新闻传播学、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策划与编辑、电子商务、网络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传播实务、数字摄影与摄像、网络营销等。
网络与新媒体-深圳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积极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着力培养在网络和新媒体领域中从事内容生产、创意设计、信息资源管理、新媒体策划、营销和运营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实施“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涵盖新闻传播学、计算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基础,构筑复合型知识体系;“专才教育”以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为枢纽,将技术、市场、内容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新媒体逻辑、创新精神以及价值塑造,建构新媒体传播能力的培养体系,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旨在学生、教师、学界、业界中建立对本专业的强烈认同感和社会满意度。
专业特色::1、打破学科界限,课程体系以培育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现学生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发展路径。本专业以网络与新媒体为融合点,文理兼具,既重视人文素养和社会观察能力的提升,亦强调数字媒体技术能力的训练,涵盖多媒体叙事能力、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人机协作能力,培养文理交叉融合人才。依托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设置数据挖掘与新媒体用户研究、数字音视频创意制作、产品体验设计、前端程序设计等四大课程模块,通过多个工作坊类课程展开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2、在协同育人方面,邀请业界参与课堂教学和毕设指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依托深圳市发达的互联网产业环境,推行学界与互联网新媒体业界合作办学,聘请行业大咖作为兼职导师,结合业界新实践经验,开设一系列课程等,同时邀请业界专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新媒体业界时刻保持互动,全方位增强学生职场核心竞争力。3、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丰富。为突显,加强学生实训环节,本专业依托学院的16个专业实验室,并与24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提升。本专业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协会奖多项。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网络与新媒体-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本专业强调突出“宽阔的文科+精干的理科”的交叉型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基本的网络与新媒体思维方式、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网络与新媒体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体培养方向包括数字产品内容策划、设计、研发、推广与运营、新媒体舆论环境下的公共传播、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融合新闻采编实务等。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媒体部门、网络与新媒体机构、数字出版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数字营销传播机构、电信运营商、各类企业、政府部门、公益机构等地方从事网络与新媒体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
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传播学概论、数字图像处理、数字音视频编辑、大数据统计、新媒体概论、信息可视化设计、全媒体信息编辑、互动技术与应用、Python语言、APP设计与制作、数字摄像、网络广告营销、视听语言、三维建模、新媒体节目策划与编导、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站运营与管理。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能进入现代网络与新媒体的领域,从事具体的实践工作。也可以通过努力考入后续的硕士和博士课程,为今后从事专业研究奠定基础。此外,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适应网络类公司、互联网络类公司对其经营人才的要求,可从事新媒体单位的内容采编和运营管理工作。能适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媒介、新媒体广告公司、各类企业的需要。可满足政府公务信息传播部门、社会公共事业互动传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基于互动网络信息经营的机构的需要。毕业后可进入自媒体、数据新闻、数字出版等新兴领域工作,也可从事新媒体的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