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海体育学院有本科专业!上海体育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上海体育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体育教育、体育经济与管理、康复治疗学、体育旅游、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舞蹈编导、运动能力开发、表演、体能训练、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方向)、休闲体育、运动康复、播音与主持艺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与公共健康、运动训练、英语(体育英语方向)等;
上海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列表
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运动人体科学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运动康复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休闲体育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运动训练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体育旅游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运动能力开发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体能训练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汉语国际教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英语(体育英语方向)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 | 新闻传播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方向) | 心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运动与公共健康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体育经济与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舞蹈编导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表演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体育学类
运动人体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生,1997年改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教育部同意"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在高等院校试点开设,2012年教育部将该专业定为特设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体育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质量、梯队性的康复教学、科研、治疗的师资队伍,建有完善的与运动康复相关的教学实验室及医学中心,可以满足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实训的需要。运动康复专业是体育学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以物理治疗为主体,以运动疗法为主要手段,帮助功能障碍人群提高身体功能,以重返社会和运动生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专业。运动作为康复的重要手段,在帮助功能障碍人群提高身体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运动康复专业因此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能,以运动疗法为特色的,具备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从事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康复生物力学、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骨骼肌肉康复学、神经康复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级医疗部门、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
体育学类
运动康复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生,1997年改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教育部同意“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在高等院校试点开设,2012年教育部将该专业定为特设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体育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质量、梯队性的康复教学、科研、治疗的师资队伍,建有完善的与运动康复相关的教学实验室及医学中心,可以满足运动康复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实训的需要。
运动康复是上海市教委“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作为新兴的体育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是为弥补我国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逐步形成以职业为主体,添加专业素养培育,形成以职业能力发展、精尖专业培养为主线,适应社会发展、就业环境和学生个性的新型多点位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以肌肉骨骼物理治疗学、运动损伤康复学以及运动损伤防护学为运动康复专业核心素养。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运动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有序的组织并实施教学活动,达到面向国家战略,对接国际标准,培养一流运动康复人才的目标。
培养目标:运动康复专业以“对标国际水准,服务中国社会,发挥上海优势,体现上体特色,成就个人梦想”为专业定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一般人才能力、扎实的运动科学人才能力以及运动康复专业人才能力,以运动康复循证为特色,系统掌握运动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评估与诊断、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干预、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特殊人群运动康复方案制定,运动康复专业外语与沟通等技能,具备在各级运动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从事与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疾病相关的运动康复治疗素质的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接轨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康复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生物力学、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级运动康复机构、体育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社区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等。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文革期间和文革后一段时期内曾一度中断,1979年复建。自2007年起,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一并归属于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目前,有4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和14名(其中6名外聘)博士生导师。拥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的肌力与体能实验室和1个上海市教育高地。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的本科专业,学生修满必要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将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学校、各级业余体校等。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扎实的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项目专长,具有较强的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能力,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类学校和体育部门。
体育学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于1993年试办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1999年,社会体育专业正式招生,2012年该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特色为亮点、以国际视野为指导,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策划组织和健身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能力。本专业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策划组织、健身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学概论、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公共与商业体育服务机构、健身俱乐部、体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科研单位等。
体育学类
休闲体育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于2007年设置休闲体育专业,是我国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推广与经营、户外运动指导与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休闲体育项目特色,强调学生的运动指导、项目推广、组织策划、经营管理、市场运作能力的培养,自专业设立以来,已为相关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司企业等部门单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运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休闲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具备体育项目教学与指导能力、掌握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工作方法、熟悉体育经营与管理方法,了解基础科研方法,具有国际视野、继续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体育人才。
核心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时尚新锐休闲体育项目为主)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休闲体育企业(如休闲体育项目俱乐部、休闲度假村、健身机构、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体育咨询公司等)、政府或公益机构(体育行政部门、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与竞赛场所等)、休闲体育事业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
体育学类
运动训练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文革期间和文革后一段时期内曾一度中断,1979年复建。2002年以来,运动训练专业属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本专业是“上海市级特色专业”,是上海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对接国家“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视野,注重人体运动的生物学与教育学原理,注重学生对原理、技能与教法的掌握,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体育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目前,本专业依托“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运动技战术分析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手联、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等,与单项体育协会合作,共建篮球学院、马拉松学院、铁人三项学院,“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中长跑青训基地”、“国家钢架雪车转训基地”等落户我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培养竞技、健身和教育领域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项教练、体能教练和体育教师等合格人才。学生应掌握运动训练的基础生物学和教育学知识,掌握常见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基本教法,具备教学、训练指导和赛事组织与执裁的能力。
核心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竞赛学,生长发育与运动,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级体校、运动队,各类学校和体育部门。
体育学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始办于1952年上海体育学院建院之初,先后汇聚南拳王周士彬、北拳王张立德、神拳大龙蔡龙云以及、王培锟、邱丕相等全国著名武术家和知名教授,为国家培养了诸多高层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年)、上海市第三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8年)、上海市“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作为教育部本专业教材编写的召集单位,主编的教材先后获原国家教委教材特等奖(1992年)、原国家体委教材一等奖(1995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2007年、2011年),《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2年)。教学成果先后获上海市一等奖等5项奖项,是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主席单位(2013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理论与技能,掌握武术、体育养生与民族民间体育专项教学、训练、竞赛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传承、推广及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教学训练、格斗防身和大众健身养生服务等方面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导论、中国武术史、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套路)、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技击)、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养生方向)。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以中小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为主,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和公务员(警察)等为辅。
体育学类
体育旅游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于2019年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运动能力,掌握体育学、教育学、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体育旅游行业管理、项目策划与营销、咨询与培训、休闲运动项目技术指导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综合服务为基础,以休闲体育项目为特色,强调学生的项目策划与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为体育旅游市场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体育旅游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体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经营、管理、服务、策划、咨询、培训和休闲运动项目技术指导等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开拓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教学方法论、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时尚新锐休闲体育项目为主)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相关旅游企业、体育赛事组织与经纪公司、体育休闲度假中心、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等
体育学类
运动能力开发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运动能力开发”是对人体运动或训练过程中的综合运动能力进行测量、分析与调控的科学体系,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融合特征。 专业通过招生来源的改革与培养方案的创新结合,在继承体育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吸纳、融合并延伸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能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等传统体育学专业中割裂开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该专业着力于培养“晓理论、懂体育、会监控、善反馈”的“运动训练监控师”和“懂数据、能分析、善运动、会转换”的“运动技战术表现分析师”的体育专业人才,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体育人才的巨大需要。
体育学类
体能训练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体能训练专业承接自运动训练专业体能教练方向。作为上海市首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之一,上海体育学院于2015年修订了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增设“体能教练”培养方向,至今已培养三届学生。随着师资力量和培养方案不断完善,上海体育学院于2018年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增设体能训练本科专业并获得批准。目前,上海体育学院体能训练专业有专任教师12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超过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超过50%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此外,依托于“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体能训练研究中心,用于体能训练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体能训练是与人体运动能力保障与开发相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独特的跨学科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有效的执教方法。本专业通过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掌握体能训练基础理论方法与实操技能、具备良好科学素养与国际视野,能够在各级各类运动队、体育科研机构、社会健身机构应用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体能训练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核心课程: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营养学、体能训练科学原理与应用、运动能力测试评估、生长发育与运动、人体肌动学、体能训练计划制定、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级运动队、少体校,各类学校和体育培训机构。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体育英语方向)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是应社会对专门英语人才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国际体育特色的英语专业,自成立之初已经发展为培养专门化英语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体育学院作为国家首批进入双一流大学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高校,是国内最早开始培养体育英语人才的高等学府之一,目前英语专业在校生200多人。
本专业秉持“博学与精专”的办学理念,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本专业以英语+国际体育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精通体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高、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11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9人,同时常年聘请外教2-3人授课。与境外高校合作,走国际化合作和办学道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海外学习交流项目和短期访问交流活动。本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探索出了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的先进办学路径,无论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上都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环境。本专业的服务区域面向上海和华东,辐射全国。英语专业学生的专四、专八通过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茅;在各项英语专业大赛中荣获多种荣誉;国际体育赛事的语言翻译和语言服务志愿者活动广受赞誉,1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毕业生对口就业单位大致分布在体育事业单位、学校、体育社会组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良好的学生素质使英语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备受青睐。他们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教育机构等部门担任翻译、管理等方面的职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以其优秀的专业素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令人瞩目的创新精神广受赞誉。
培养目标: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精通体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
核心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选读、(体育)英语笔译、(体育)英语口译、跨文化交际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公共及商业体育服务机构、体育中介咨询机构、体育行政部门、国际体育组织、新闻媒体、科研单位、学校和培训机构。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体育新闻方向的新闻学专业,1985年试办,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批准设置新闻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创办三十多年来,已经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日版、文汇报等新闻媒体输送了上百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二十一世纪,网络传播兴起,新浪网、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和体育新闻自媒体领域,活跃着许多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人才。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薛原、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树文、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曹竞、五星体育总监翁伟民、央视著名体育评论员杨毅、乒乓球世界冠军丁宁等都毕业于我校新闻学专业。
如今的体育新闻专业拥有新闻学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并在体育学博士点招收体育新闻传播方向博士研究生。教学设施堪称国内一流,建设有广播电视演播室、电视编辑实验室、播音主持教学实验室、媒介创意实验室、视觉设计实验室、体育数字媒体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2014年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现在有在校学生500多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新闻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新闻传播人才,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科学以及体育知识,熟悉国家新闻法规,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与操守,能胜任新闻出版、新闻宣传以及网络公司、传媒公司等单位新闻采编制作和新闻管理相关工作,也能从事体育公关广告、体育媒介策划和自媒体领域的工作。
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外体育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新闻摄影与摄像、新闻事业管理以及相关体育课程
授予学位:文学学位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方向)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心理学科是上海体育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特色建设与发展学科之一,于2004年获批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06年获批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11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6月获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接需求、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心理学硕士点建设,2012年被评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高原学科;2014年获批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认知评定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师资队伍强,拥有长江学者1名,88%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69%有留学背景(分别来自英国剑桥、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日本广岛、德国吉森大学等),为我们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最根本的保证。另外,学院拥有目前最先进的研究设备:功能性磁共振(fMRI)实验平台、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红外三维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ERP)、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嗅觉诱发电位系统(ORPs)等,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较高的平台。
近年来本专业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面广,主要在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从事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相关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心理学教学、研究、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运用心理学的手段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实践能力,能在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社区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咨询服务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应用性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与教育统计、心理测量、诊断与临床干预、生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matlab技术。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中小学心理辅导部门、中高等院校、社区心理咨询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企事业人力资源部门、城镇社区,从事运动心理学教学、科研、健身心理指导、心理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工作。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办学,是国内最早面向体育领域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是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一流学科群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于2019年9月开始首届招生。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体育领域的具有多学科交叉能力的应用型及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掌握体育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将智慧体育系统应用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的数据思维和数据价值发现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大数据挖掘、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的软件工具,在与智慧体育系统应用相关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大数据的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展示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Python程序设计(II)、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应用统计学与R语言建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体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体育公共与广告公司、体育科研机构等相关机构。如: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维护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高级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专家、大数据挖掘师、大数据算法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等岗位。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运动与公共健康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需求,掌握体育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基层社区服务站点、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运动健康产业相关机构等从事运动与公共健康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临床疾病概要、营养学、食品卫生与安全、运动医务监督、预防医学概论、体力活动流行病学、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运动健康管理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基层社区服务站点、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运动健康产业相关机构。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在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 在国内率先招收“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生。2014年,我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体育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质量、梯队性的康复教学、科研、治疗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以“体医结合”为特色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有完善的与康复治疗相关的教学实验室及医学中心,可以满足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实训的需要。上海体育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是201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高函[2016]2号),批准成立的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能,以物理治疗为方向的,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能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运动训练基地和疗养院从事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肌肉骨骼物理治疗、神经物理治疗、心肺物理治疗、老年康复、运动疗法、中国传统康复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老养老机构、疗养机构、运动训练基地。
工商管理类
体育经济与管理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专业门类。该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前身是经济管理学院1994年开始试办、1995年正式招生的体育管理专业,后于2001年更名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向)。本专业拥有虚拟仿真体育场馆实验室1个,拥有多名在体育经济与管理领域资深专业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为79%,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比为86%。本专业致力培养服务于国家及地方体育事业、产业发展需要的体育经济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了解经济规律和管理理论,掌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我国及地方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体育产业规划与市场管理、赛事运营与场馆管理、公共体育服务与综合管理的复合应用型、创新型体育经济管理人才。
核心课程: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俱乐部管理,运动休闲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团体、体育科研机构等相关机构。如:阿里体育、久事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IMG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AEG、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各省市体育局、各运动项目协会等。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于2003年开始正式招生,属于工商管理专业门类。目前已经毕业的学生有将近1000人,在校学生近240人。本专业拥有体育赛事运作实验室1个,拥有多名在体育经济及市场营销领域资深专业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83%,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比92%。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在体育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公关及赛事和活动运作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体育学基础理论、市场营销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沟通、营销策划与方案写作、营销执行、营销管理和体育营销等专业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特别是体育类相关机构从事营销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体育营销策划与方案写作、市场营销学、体育服务营销学、公共关系学、体育赞助与广告。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用品、体育场馆、体育经纪、体育俱乐部、体育公关与广告、体育赛事组织等。如:耐克、阿迪达斯、阿里体育、苏宁体育、IMG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双刃剑等知名体育企业。
音乐与舞蹈学类
舞蹈编导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上海体育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成立于2004年。本专业办学秉承"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以身体教育为主线,以立足上海、接轨国际为专业发展思路,依托本校丰厚的体育学科资源,强调舞蹈与体育的交叉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跨界性的体育艺术教育特点。在课程设置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特色为亮点、以国际视野为指导,强调舞蹈创作与技能并重的核心知识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技能、舞蹈表演技能、舞蹈教育技能、舞蹈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艺术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单位大致分布在演艺团体、从事文化艺术产业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系统的舞蹈编导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社会机构、演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舞蹈、体育舞蹈编创、表演、教学工作,并能组织策划文体活动的应用性较强的体育艺术复合创新型人才。
核心课程:艺术概论、音乐基础理论、舞蹈编导基础与实践、舞蹈编导技法、剧目排练、芭蕾基础训练。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国内外舞蹈、体育舞蹈专业组织,社会表演机构,艺术表演团,高等及中等体育、艺术院校等,从事舞蹈创编、教学与训练等。
戏剧与影视学类
表演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随着时代发展,武术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性在各类影视、综艺表演动漫网游等文化艺术产品中得以彰显,武术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武术演艺人才在动作类影视制作过程中能从事动作导演、动作演员、武术指导、武行、武术特技替身等不可替代的工作岗位,每年武术演艺从业人员就有3000-5000人。当前我国文化艺术产品与市场处于上升阶段,都预示着这个市场对武术表演有着极大的需求。为适应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2012年9月上海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创办表演(武术)专业。这是一个为动作影视、综艺表演、动漫网游动作设计和武术艺术教育等行业量身打造的创新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并掌握武术类影视和舞台表演与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影视表演、综艺表演、网游动漫动作设计等工作中从事表演创作、动作创意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核心课程:艺术概论、表演基础理论、武术理论基础、武术专项理论与实践、表演专项实践、台词基础训练、动作设计。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影视媒体制作公司、专业表演团体、网游与动漫制作公司、各类学校从事校园文化活动及艺术教学等。
戏剧与影视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上海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在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的基础上创办的。2009年播音与主持艺术按方向招生,2012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专业获国家教育部批准,2014年开始按专业招生。在近30年的体育新闻教育历史上,上海体育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广播电视从业者和著名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解说员、评论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这一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了主持人、解说员选材、育才的先进办学路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传播、体育学、播音学、艺术与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适应现代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需要,能在各级各类媒体及单位从事体育播音与主持、体育评论与解说、出镜采访与编辑制作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体育评论与解说,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体育传播学,英语体育新闻报道,运动技战术分析,表演基础,即兴口语表达,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体育评论写作,体育新闻播音与主持,体育现场报道,节目主持人文案写作,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语体艺术,影视配音艺术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类体育类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以及其他新闻和宣传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