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48年,一直是我校实施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2008年本专业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2009年9月获批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拥有辽宁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机械设计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和“高速切削技术装备与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材料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机械设计”课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更为深入的研究,“面向能力培养、以设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0教育部人文社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教改A类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为:依据“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了本专业的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1996年提出了“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训练”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革完善,该模式2007年发展成为“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面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和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本专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实施面向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自2010年以来,本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科研优势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以装备及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机械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机电传动系统及控制方案设计能力、面向装备及生产线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了基于新模式的课程体系,发挥设计的主线作用,大力加强设计教学及学生的工程设计实践。以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主干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设计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生产部门的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沈阳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专业始设于1954年,前身是“引信技术”专业。是国家武器类七个专业之一,目前辽宁省仅有两所学校设置此专业。
本专业建设以来,秉承“传承兵工精神,彰显国防特色,校企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探索“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获批校级品牌专业,2007年获批辽宁省省级示范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2016年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估工作中,取得81分的评价成绩,位列省内同专业第一名。2018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建设项目,同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本专业建设有辽宁省武器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武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辽宁省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同时建设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
本专业定位是:以兵器装备为载体,以光电信息和导航控制技术为核心,面向光电探测、导航制导、图像处理等高科技领域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掌握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制导与控制、安全与起爆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引信技术领域内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初步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有教师2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学位15人(71.4%),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沈阳市劳模(五一劳动奖章)2人;中国兵工学会引信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各1人。
本专业依托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省兵器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现代毁伤控制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等学科平台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依托“网络赋能弹药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注重本科生能力培养,教师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设计实践延伸至第二课堂乃至社会,本专业学生在参加数学建模等各学科竞赛取得一、二等奖30余人次,先后有百余人次参加国家和省机械创新设计、“挑战杯”大赛等,取得一、二等奖10余项。
主干课程:
本专业目前有两个专业方向:探测识别与控制方向,制导与控制方向。相应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
探测识别与控制方向: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工程力学、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高频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雷达原理、数字图像处理、中近程探测原理、探测识别系统课程设计。
制导与控制方向: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工程力学、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空气动力学、导弹飞行力学、 现代控制理论、伺服系统、制导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素养,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职业发展前景好。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国防科技领域,立足辽宁、服务全国,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从事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探测技术、引信技术领域内的系统设计、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民用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相关工作。
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重点是军工行业知名企业和研究院所,主要地点分布在辽宁、吉林、陕西、四川、湖南、江西等省,毕业生能够在企业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企业迅速成长,成为专业技术骨干力量。
近年来,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逐年提升,就业渠道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本专业学生的考研率逐年提高,最高超过25%,主要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
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本专业毕业生不论是在基础技能掌握还是科研实践能力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获得广泛好评,目前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专业技术骨干力量。
| 名称 | 学制 | 层次 |
|---|---|---|
| 经济学 | 四年 | 本科 |
| 金融学 | 四年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本科 |
| 英语 | 四年 | 本科 |
| 俄语 | 四年 | 本科 |
| 翻译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本科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工业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车辆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定向) | 四年 | 本科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本科 |
| 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自动化 | 四年 | 本科 |
| 自动化(定向) | 四年 | 本科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网络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本科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本科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装甲车辆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对抗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武器发射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安全工程 | 四年 | 本科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本科 |
| 会计学 | 四年 | 本科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本科 |
| 动画 | 四年 | 本科 |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环境设计 | 四年 | 本科 |
| 产品设计 | 四年 | 本科 |

沈师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法学、舞蹈表演、法语、俄语、食品科学与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物流管理、粮食工程、社会学、翻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育技术学(师范)、音乐表演、音乐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美术

沈建大开设环境设计、城乡规划、材料化学、机械电子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家具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土地资源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智能建造、通信工程、环境

沈航开设广告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自动化、市场营销、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金融学、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机器人工程、物流管

沈音开设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剧)、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小提琴演奏)、音乐表演(爵士钢琴与合成器演奏)、舞蹈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音乐表演(大管演奏)、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学(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芭蕾舞表

沈体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表演、体育教育、舞蹈表演(舞蹈)、休闲体育、新闻学、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训练等专业。2022沈体王牌专业有运动训练、运动人体

沈医开设医学检验技术、护理、药学、养老服务管理、口腔医学、麻醉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助产学、精神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预防医学、医学信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学、中药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

沈科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审计学、通信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智能制造工程、工业设计、资产评估、物联网工程、数字经济、艺术设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

沈职院开设应用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连锁经营与管理、建筑设计、应用日语、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供用电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学前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摄影与摄像艺术、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沈工院开设机器人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AISE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澳合作)

沈理工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环境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金融学、智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