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适度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与网络、计算机接口与通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光纤通信、ARM处理器原理及应用、船舶组合导航系统、船舶电气与通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从事分析、应用和管理工作,能够初步进行设计开发。
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为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人才,学院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引进微软IT学院中国发展中心和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的优质课程体系,合作成立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达内IT学院。2013年达内IT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进行大类培养。即前一年进行通识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三年进行专业学习的分流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前经考试合格获取相应国际、国内行业资格证书,达内IT学院保证当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信息与计算科学-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数值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论理论基础、常微分方程、运筹学、复变函数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从事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
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网络应用方向)-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培养目标:(1):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进行企业级应用技能教学,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培养熟练掌握组网技术,熟悉网络设备应用,掌握网络系统管理所常用的应用工具,能从事网络系统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维护,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管理能力,网站和网络系统平台的维护、管理能力,网络后台系统的维护管理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应用开发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主干课程:(2):组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SQLServer2000管理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VB程序设计、.net网络编程、WEB数据库技术、Linux网管员、平面设计软件企业化应用等。
主要职业技能训练:(3):组网实训、软件开发和网站开发实训、网络管理员考证、网络编辑员职业资格认证、网络设备调试员职业资格认证、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及答辩等。
就业方向:(4):各类企事业单位、计算机软件公司等行业从事网络管理员、IT营销技术负责、网络编辑员、程序员、测试员等。
数学类[含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浙江海洋学院
按大类录取的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在入学一到两年后进行专业分流。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篇
新视角人文特色班简介:
新视角中文特色班::在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引进新视角教育系列专业实训课程,开设涉外高级文秘、国际汉语教学和艺术品鉴赏与评估三个方向。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文秘资格证书、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文物鉴定师、评估师、拍卖师、经纪人等证书。
新视角英语特色班::在传统英语专业中,引进新视角教育系列专业实训课程,开设国际教育咨询、留学英语教学和国际商务英语方向三个方向。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际教育咨询师、留学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85%的毕业生,经过努力,毕业前英语达到雅思6.0分以上或等同雅思6.0分其他英语标准考试水平。
截至报名时无不合格课程:5.(无重修、无补考)。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浙江海洋学院教育学院
培养既掌握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际操作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维护、运作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概论、VB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财政与金融、软件工程等。
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录入:-浙江海洋大学
全日制研究生应将课程学习计划录入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不包括2018级非全日制研究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导师选聘结果,研究生登录系统选择导师;
2)研究生根据导师组意见,结合二级学院具体教学任务安排(共2-3学期),确定课程学习计划;
3)导师登录系统对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审核;
4)研究生秘书根据培养方案及每学期具体开课计划对学生的培养计划进行审核与修改,既要保证每个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又要保证选修的课程能够正常开课(选修课的选修人数达到5人及以上方能开课)。
研究生信息系统内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订影响到后续网上选课等系列教学环节,请各院系秘书务必严肃严格审核。同时一定要保持系统内个人培养计划与《浙江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中的课程学习计划的一致。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内培养计划制订务必在11月19号内提交审核完毕。
附件:
1.研究生系统院秘书操作手册
2.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操作手册
3.研究生服务子系统操作手册
4.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编码规则
5.关于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说明
6.浙江海洋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
7.浙江海洋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表
8-1.浙江海洋大学留学研究生(学术学位)个人培养计划表
8-2.浙江海洋大学留学研究生(硕士专业学位)个人培养计划表
联系人:王萍 联系方式:663090,内线668690
计算机信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0580-2095057 2095058-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海洋旅游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领队方向、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0580-2095089 2095096
国际教育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中乌合作、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中乌合作、应用英语):0580-2095627 2095033
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0580-4489050
3.学校网址、二维码及微信公众平台
(1)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网址及二维码:http://www.***
(2)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址及二维码:http://zs.***/
(3)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招生微信公众平台
第二十五条 我校招生录取接受社会和广大考生的监督,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信函或电话向我校监察室反映情况或投诉。投诉电话:0580-2095018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由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解释。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特色:1.:采用集中授课和阶段性项目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项目经验,为高质量就业打好基础。组织参加多项考证项目和技能竞赛,为学生打造展现自我的平台。
主干课程及技能训练:2.:平面设计、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Web前端开发、组网技术、3D建模、影视特效制作、视频编辑技术等(每一门主干课程均包含阶段性训练,并在后阶段开展网络工程、A 开发、HTML5前端开发、软件测试、UI设计等实训项目)。
技能证书:3.: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各级专业证书。
职业定位:4.:网络技术方向主要面向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等岗位。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主要面向电商美工、产品包装设计制作、虚拟设计和三维模型设计等岗位。
浙江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浙江海洋大学
专业视频链接:http://zs.***.cn/info/1101/3325.htm
2019年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物理
专业导游:刘玉良教授
刘玉良,男,汉族,河南唐河人。浙江海洋大学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主讲《信号与线性系统》、《电气信息导论》、《水下机器人控制》等专业课,主要研究信号处理与通信网络、机器人控制、扩频通信等。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6项以上,获省级自然科学学术奖4次,在一级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本,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30余项。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IEEE会员、浙江省自动化学会会员、“电路与系统”期刊编委等。
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介绍-浙江海洋大学
培养目标: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电子及通信领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通信、信号处理、检测控制等方面进行原理分析、系统设计、产品开发、设备维护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2.专业师资力量
本专业共有教职工18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博士4人,硕士11人;留学回国3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5人;多名专业教师入选舟山市“111”人才工程、浙江省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省教坛新秀等,人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
专业的优势及特色:3.
本专业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机器人竞赛中多次获全国一、二等奖,在省内同类高校位于中上游,学生基础扎实,钻研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本专业在满足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紧扣机器换人及临港工业转型升级的社会需求,开设了海洋特色鲜明的“嵌入式系统”和“宽带通信系统”培养方向,围绕船舶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开发、海水晒盐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开发、船舶宽带通信终端设计开发、塑料螺杆加工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塑料螺杆精加工智能温控系统设计开发等主题,面向本专业学生搭建了性的创新学习平台,从理出理论到实际意义,从系统设计到软件编程,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知识传递和能力提升,培养效果良好,毕业生流向具有明显的沿海区域性,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合格人才。
4.办学条件(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本专业已建成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1000万元以上,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已建成浙江海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南京新联电讯仪器有限公司、江苏盛泰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依托实习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企业现场教学,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
5.师生已有育人成果
专业教师获各类荣誉逾20项以上;近两年来学生发表论文30篇以上,省、校级学生科技项目立项10项以上,学生参加机器人学科竞赛获全国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电子设计大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飞思卡尔车模竞赛获华东赛区三等奖2项。浙江省优秀团干部--A11电信王中旺
学生就业前景与方向:6.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通信、网络、信号处理、智能控制等基础理论,能够进行相关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就业去向包括移动、电信、联通、无线电管理等事业单位,以及电子类、信息类、电气类、网络类、控制类等IT类公司。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政策,机器人及智能家具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机器人及智能家具相关的电路制作、软件编程、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都需要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就业率每年均在96%以上。
第二部分教授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Q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本专业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通俗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工作电压较低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基础,以及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属于典型的IT类专业。
Q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特色课程包括船舶电气与通信、船舶组合导航系统、水下机器人控制等。
Q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团队协作等特质。
Q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本专业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多学科内容于一体,学习内容丰富,要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大一大二期间需要打好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编程等基础,这些基础若不牢固,会给后续学习带来困难。大三期间需要学好信号与线性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承前启后的课程及实验,否则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Q5:社会上是否有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误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称电信专业,有人认为毕业后就是去电信公司就业,这是本专业的认识误区。其实电信专业就业宽广,擅长软件的学生可以到华为、中兴、阿塔拉(ALTERA)、赛灵思(XILINX)等单位从事系统设计、编程等工作,擅长硬件的学生可以到电子、通信类单位从事研发、测试、维护、销售、策划等工作。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这个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工业设备及家具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等热门需求,特别是机器换人、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热门课题的解决,离不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与方法。
Q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能力风暴杯”教育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旅游大赛、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浙江省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