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18 | 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47027 |
2018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47027 |
2018 | 环境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47027 |
2018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46159 |
2018 | 功能材料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7 | 44880 |
201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44034 |
2018 | 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44034 |
2018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44034 |
2018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43208 |
2018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43208 |
2018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4 | 41983 |
201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8 | 40209 |
2018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9 | 39790 |
2018 | 建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0 | 39383 |
2018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3 | 38112 |
20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36426 |
2018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36426 |
专业解读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以应用为目的的物理学专业。本专业研究钕铁錋、铁氧体、磁密封等磁性材料和稀土发光材料、吸波材料、电光材料等一系列学术和工程问题。从通俗意义上讲,凡是与磁性和光电相关的问题,都是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比如磁性相关的磁选矿、电机、扩音器;与光电相关的电视屏、LED、信息储备等。对应的行业电机厂、磁性企业及粉体制备企业和光电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与管理岗位,能够从事光电检测、光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和纳米材料、磁性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应用以及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稀土是国家战略物质,与稀土有关的磁性产业和光电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性产业。中国稀土丰富,但是利用率不高,全面开发稀土应用势在必行,给“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专业介绍
本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毕业生既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同时获得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和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掌握光电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材料科学、纳米材料技术和磁性材料技术等。
本专业规划磁性材料与器件和信息与光电技术两个专业方向:
磁性材料与器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功能薄膜材料和器件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新兴功能材料的制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应用技术开发等研究。
信息与光电技术方向包括发光材料、光学薄膜材料、光信息处理分析和检测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光学材料、光电检测、信息分析处理等高新技术研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掌握物理学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手段,在应用物理、磁性材料科学和光电技术等方面具备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够在纳米材料、磁性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和光电检测、光信息处理、光电显示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相关的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半导体物理,稀土永磁材料与技术,光学测量技术与应用,物理实验。
开设的实践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优势
在2015年辽宁省本科专业教学评估中,沈阳工业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名列第五,并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大学物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和资源共享课;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和省级虚拟实验室。
应用物理学专业拥有教师3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一名、校级名师一名,青年学术骨干一名,并有四名教师具有半年以上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四门本科课程开设双语教学。
科研实践
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非常踊跃。由陈旭等同学完成的“ 激光液相法植被单分散村纳米态金刚石磁性材料” 获2015年十二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由刘博等同学完成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与制作”获2015年全国第八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具眼光奖”。刘金平等同学获2015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连续几年来,多名学生积极参与了辽宁省物理实验竞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佳绩!
就业情况
主要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光电检测、光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和纳米材料、磁性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应用以及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就业重点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方重工集团、沈飞集团等。
专业解读
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及其环境,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其中,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学制5年,授予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室内装饰、建筑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本科生应掌握建筑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并可选择修学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绿色建筑等多个知识模块。
核心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造型艺术、建筑设计原理、规划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快速设计与表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情况
就业前景:建筑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也是建筑行业领域的领头专业。以民用建筑为例,建筑学专业学生主要进行建筑外观及功能的设计,协调行业内各个专业,最终完成施工图,建成生活中所用各类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其他公共建设事业,同样离不开建筑设计人才的规划。因此,建筑学就业面宽,且一直处于热门专业里面。
就业主要方向:该专业的主要就业行业有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装修、景观设计、古建筑保护等相关行业。毕业生适合到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部门、各类建筑公司或管理单位,从事城镇规划、各类公共建筑设计、住宅与居住区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古建保护、园林设计及室内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建筑学专业学生可参加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校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该专业学生也可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交换生项目,学期期限一般为1-2学期。
专业解读
化学是物质的科学,主要研究关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能、反应、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化学的探索,陶器的出现、青铜器的发明与使用、铁的冶炼以及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等都标志着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化学在“数理化天地生”六门传统科学中是承上启下的核心科学,同时又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八大新兴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二十一世纪的化学面临着四大难题:微观化学反应理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定量关系,生命现象中的化学机理和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若这四大世纪难题得以解决,则有望实现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解决能源和水源问题、农业的工业化发展、获得新型高性能工程材料等。
专业介绍
化学通常分为理论化学(Pure Chemistry)和应用化学( Applied Chemistry)。应用化学专业是研究如何将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重在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学生今后就业和自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本专业以“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拥有“辽宁省聚合物催化合成技术”和“辽宁省先进聚合物材料工程”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自1994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工程师2人;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5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承担省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5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2项,学术成果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在教学工作中,以理论教学和专业研究为基础,建立了适应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应用化学教学规律的教学体系;通过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拥有“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校级精品课,“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校级优秀课,一名校教学名师、两名校优秀教师,出版专业理论及特色实验教材7部。通过基础课强化培养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质,贯通化学化工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划分应用电化学模块和精细化工模块培养学生职业专长,通过选修课程和科研计划进行专业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学生将会掌握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应用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
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基础。专业课程分为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工、应用高分子三个方向模块,其中特色课程包括:涂料与涂装、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染料化学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综合设计实验和毕业论文。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训、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专业特色
专业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应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创新的能力、创业及就业能力;以强化“三个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教学新模式,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全面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参加学校举行的多项课外科技活动与培训,进行科研启蒙训练;在三、四年级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与导师建立密切联系,即可以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活动;在高年级还可以参加校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各种专业竞赛,并可申请辽宁省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近三年多名同学获多项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的资金支持,荣获多次辽宁省“挑战杯”奖项。超过60%的学生参加过至少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即可报名进入专业教师的课题组从事具体的科研工作。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科研机构,涉及应用电化学方面的电子电器、新能源、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领域或涉及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制造、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
就业重点单位:华晨宝马,中化集团,华北制药,富士康集团,长城汽车,沈飞集团等。
专业解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不只是提供运算功能,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本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及互联网等相关技术。毕业生能在IT企业、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设计、教学和应用等工作。
专业介绍
计算机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支柱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则是以现代计算机及其相关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本专业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开发的实际应用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专业具有移动互联网工程和智能硬件技术二个专业方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与著名IT企业设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还建有完全企业化的大型校内工程实践基地,为学生全面开展工程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保证。
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由学者、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组成教学团队,主要实践课程全部采用基于企业真实项目为案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工程化人才培养。本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完全以国际通用的“工程教育认证”为标准实施人才培养,按照“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的要求,采用校企紧密结合的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并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等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特色,并在应用系统开发、软件设计与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和特色。
就业情况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加快发展软件产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学院积极与国内著名软件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机会多、市场需求量大、就业面广、行业发展好,通过对毕业生情况的跟踪,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已遍布国内外诸多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科教院所等,毕业后出国发展的人数也日益增加。学生在国内知名企业的人数比例占到45%左右,其中不乏IBM、阿里巴巴、甲骨文、新浪、东软集团、中软集团等企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习就业生则占到60%之多。
专业解读
本专业以高端制造业为背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支撑,并与电工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注重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能力的训练,毕业生主要在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石油化工及管线工程、航空航天及船舶、焊接设备制造等行业内从事焊接工艺编制、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设备调试、焊接设备管理、焊接生产组织等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经培训考试合格后,还可获得国际焊接学会(IIW)授权颁发的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证书,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居学校前列。
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学习焊接原理、弧焊电源、熔焊方法及设备、金属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等主要课程;还要掌握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专业特色
专业建有辽宁省高校先进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所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博士授位权,所属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同时,能够体现出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比较优势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历结构逐年趋于合理,职称结构呈梯队建设。专职教师中有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人,万人层次2人,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5人。在焊接新材料、表面强化技术、激光焊接与切割、焊接电源控制、专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就业情况
就业重点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华晨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沪林重工、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机电有限公司等。
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环保设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
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2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
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市场
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油气储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知识产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电子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5分,物流工程
2021年沈阳工业大学广西招生专业:市场营销(理工类,4年,5200元/年)、焊接技术与工程(理工类,4年,5200元/年)、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类,4年,5200元/年)、土木工程(理工类,4年,5700元/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
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2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4分,经济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4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4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5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
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沈阳工业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2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0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4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数学与应用
沈阳工业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3分,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5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5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能源化学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功能材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