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01 | 20182 | 477 |
| 国家专项计划 | 551 | 544 | 11600 | |||
| 蒙授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0 | 452 | 0 | - |
| 蒙授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5 | 468 | 0 | -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2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6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1 |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3 |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2 | |||
| 自动化 | 四年 | 2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1 |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2 |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告学 | 蒙授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2 | 0 |
| 建筑学 | 蒙授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68 | 0 |
| 金属材料工程 | 485 | 0 | |||
| 金融学 | 蒙授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9 | 0 |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1 | 20394 |
| 应用化学 | 503 | 19977 | |||
| 法学 | 蒙授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5 | 0 |
| 通信工程 | 蒙授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9 | 0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16756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19 | 1654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蒙授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3 | 0 |
| 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15521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26 | 15094 | |||
| 工商管理 | 534 | 13471 | |||
| 自动化 | 536 | 13100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39 | 12550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4 | 11600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569 | 7400 |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极具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通信运行商、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民航、铁路及大专院校等。本专业着眼于加强基础知识与跟踪科技前沿并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介绍
本专业共有十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6名,7人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教授的主干课程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本专业拥有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微波通信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一个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氛围。本专业于2006年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位权,2011年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位权,近年来招生人数节节攀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导航与无线定位技术、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视觉伺服信息处理、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应用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百分之八十教师具有通信企业工作经历,同时积极寻求高新技术企业构建实习基地。目前,已经与多家省内外企业签订了本科生实践协议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课程设置上为了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的基础上又增设了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射频电路设计、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课程,因此本专业办学具有两个特色,一是强调工程技术实践;二是着重培养无线通信技术人才。
就业情况
近三年就业率均达95%以上。就业单位集中在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科研院所、民航、铁路及大专院校。
部分就业单位包括: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铁路局, 沈阳电信工程局(有限公司),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辽宁分中心,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等多家国内通信、软件、家电行业等知名企业。
专业解读
自动化专业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控制手段,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电气、电子等学科的交叉优势,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运动控制、工业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工作,具备系统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实验与分析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专业介绍
自动化是专业口径宽、综合性强的专业,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专业特色
自动化专业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辽宁省重点学科,并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人工智能与运动控制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
就业情况
该专业毕业生适合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数控机床交流伺服系统、主轴驱动系统、机器人智能化控制、自动化交流调速传动系统、风力发电智能控制技术、变流器供电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计算机检测与控制、过程控制、数字信号处理、特种电机及其控制、机器人等方向、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等工作,也适合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就业主要方向:运动控制、电力电子、工业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
就业重点单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股份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ABB中国等。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该专业毕业生总数152人,就业率为98%,其中升学30人,出国1人。
专业解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较宽口径专业,主要学习各种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转换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具备电子线路设计与剖析、电子系统开发与调试等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能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电子信息工程学科中起步较早的专业之一,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2012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扶持专业,2013年辽宁省23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估中名列第五,2014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5个实验室、3个研究室和1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研氛围。
科研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学业导师组”指导制度,搭建基本技能实践平台、创新技能实践平台和科研技能实践平台。通过电信科技嘉年华系列活动,实现科技活动从大一至大四的全覆盖,使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在历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辽宁省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创新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均都取得骄人成绩。
就业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较宽的择业余地,适宜在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测量等领域及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产品与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调试、检验和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专业解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与应用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电能的产生(例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水/火力发电),电能传输与管理(电网公司、供电局等),电气装备(如电机、变压器、变频器、开关与专业仪器等)的设计与应用,电气化交通设备(如电动汽车、电力牵引、电力推进等)的控制等。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较宽的选择余地,可选择行业包括电力系统、发电公司和电气装备制造企业,既可到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到科研院所和高校大专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专业介绍
该专业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场、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及单片机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与外语综合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与技能,受到较好的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再学习能力。
专业特色
我校电气工程学科在教育部最近一次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3位,电机与电器二级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优势:本专业拥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
平台优势:拥有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7个。
就业情况
该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较宽的择业余地,既可到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到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科研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就业主要方向:国家电网、电力系统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大中型企业等。
就业重点单位:北京重型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车集团、大唐电网公司、平高集团、许继集团等。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该专业毕业生总数196人,就业率为96.42%,其中升学56人,出国3人。
专业解读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与管理学交叉复合性的学科,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数学知识,核心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运筹学、工程财务、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测量、安装工程技术与计量、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管理等。
本专业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建造师或造价师的技术能力,获得建造师或造价师技术资格。
专业介绍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本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的投融资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背景,构筑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强调经济管理类学科和工程技术类学科的交叉渗透,既学习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又学习建筑结构、施工组织、项目管理等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管理、工程经济、投资决策和土木工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和方法,具备工程制图、工程概预算和跨国项目管理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施工与造价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强调经济管理类学科和工程技术类学科的交叉渗透,经济管理类学科包括会计学、微观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工程技术类学科包括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测量、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学等学科,以期培养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建筑业、房地产业。
就业重点单位:中建三局、中建国际、中铁九局、沈阳城市规划建筑公司、碧桂园房地产公司等。
专业解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风电方向)主要研究以风力发电为主要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及运行技术,可以为国家培养从事新能源产业领域生产装备制造、电厂运行与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就业于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发电集团等部门。
专业介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风电方向)主要研究以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控制技术、风力发电装备及系统运行技术,是一门宽口径综合性专业。主要为国家新能源产业领域培养从事风电装备制造、风电场开发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研究、设计、运行服务的跨学科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方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风力发电设计与运行方面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良好综合素质,可胜任风力发电装备设计、运行维护以及新能源工程综合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相关课程涵盖: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热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风电机组机械系统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工程、风力发电机及能量转换、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风电场电气工程、风电机组检测与认证技术、微电网技术、风电场规划与设计、储能原理与技术等。
专业特色
依托我校30余年的风力发电科研优势,发挥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优势,强化学生新能源综合应用领域以及风电装备设计与运行服务能力的培养。形成电气、机械、气动相结合,发电机组与电力系统相结合,过程控制与检测认证相结合,专业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培养特色。
专业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工程素质训练,将专业课程与实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关联的整体,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建有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风力发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新能源类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可为人才培养提供产学研实践环境。打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拥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辽宁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高级人才5人。
本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国际化教育培养路线,不仅在课程设置上,设立多项双语课程,使学生加强国际化视野,且在后续继续培养和深造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条件。本专业所属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博士授予权,同时学校与丹麦奥尔堡大学达成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后续继续深造提供条件。
本专业学生就业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就业情况
本专业与国内外大型风电企业、研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目标培养,保证了学生的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企业、高校等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科研、教学、设备制造、运行管理、技术开发、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学科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就业主要方向:设备制造各大中型企业、新能源开发、风力发电、国家电网、科研院所、外资企业。
就业重点单位:大唐电网公司、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辽宁双华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黎明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辽宁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能福新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丹麦Mita风电公司、挪威Windsim风资源分析公司等。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该专业毕业生总数65人,就业率为96.92%,其中升学7人,征兵1人。
专业解读
沈阳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深入一线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突出工管融合及全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特点,教授学生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管理素养,以及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各类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企业管理技能与工程技术的融合和职能集成管理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或政府部门从事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介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基础,拥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知识,掌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战略管理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咨询诊断能力、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从事工商企业及非营利性组织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五年后成为企事业组织从事中高层管理岗位的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对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职能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即突出职能特点又强调系统性;在课程内容上强化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突出工商企业管理技能与工程技术、社会学知识交融特色;在实践环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及运用工商管理理论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商务服务业。
就业重点单位:中建三局、上海IBM人力资源部、锦江国际酒店、滴滴打车沈阳落地店、大连冷冻机集团公司等。
专业解读
化学是物质的科学,主要研究关于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能、反应、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化学的探索,陶器的出现、青铜器的发明与使用、铁的冶炼以及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等都标志着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化学在“数理化天地生”六门传统科学中是承上启下的核心科学,同时又与信息、生命、材料、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八大新兴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交叉和渗透。二十一世纪的化学面临着四大难题:微观化学反应理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定量关系,生命现象中的化学机理和纳米尺度的基本规律。若这四大世纪难题得以解决,则有望实现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解决能源和水源问题、农业的工业化发展、获得新型高性能工程材料等。
专业介绍
化学通常分为理论化学(Pure Chemistry)和应用化学( Applied Chemistry)。应用化学专业是研究如何将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重在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及当今所有高新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学生今后就业和自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本专业以“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拥有“辽宁省聚合物催化合成技术”和“辽宁省先进聚合物材料工程”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自1994年开始正式招生,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工程师2人;其中博士1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5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承担省级项目11项、市级项目5项,与企业合作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2项,学术成果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在教学工作中,以理论教学和专业研究为基础,建立了适应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应用化学教学规律的教学体系;通过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拥有“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校级精品课,“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校级优秀课,一名校教学名师、两名校优秀教师,出版专业理论及特色实验教材7部。通过基础课强化培养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质,贯通化学化工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划分应用电化学模块和精细化工模块培养学生职业专长,通过选修课程和科研计划进行专业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学生将会掌握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应用化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
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基础。专业课程分为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工、应用高分子三个方向模块,其中特色课程包括:涂料与涂装、电化学原理、化学电源、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染料化学等。专业实践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综合设计实验和毕业论文。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训、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和实习环节、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专业特色
专业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应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创新的能力、创业及就业能力;以强化“三个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教学新模式,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全面的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参加学校举行的多项课外科技活动与培训,进行科研启蒙训练;在三、四年级可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与导师建立密切联系,即可以进入课题组参加科研活动;在高年级还可以参加校级“挑战杯”科技竞赛以及各种专业竞赛,并可申请辽宁省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近三年多名同学获多项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的资金支持,荣获多次辽宁省“挑战杯”奖项。超过60%的学生参加过至少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即可报名进入专业教师的课题组从事具体的科研工作。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科研机构,涉及应用电化学方面的电子电器、新能源、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领域或涉及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制造、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
就业重点单位:华晨宝马,中化集团,华北制药,富士康集团,长城汽车,沈飞集团等。
专业解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及现代物流相关领域的运作方法与实务,具备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工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科研部门从事现代物流组织、管理、科研等工作的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突出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强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重视物流管理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整合性。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物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背景知识,掌握现代生产经营和流通领域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流规划和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物流机构从事现代物流管理工作。物流管理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是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流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信息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工业工程学、第三方物流管理与实务、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等课程。
专业特色
本专业特色是以培养面向工业制造业,侧重工业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领域,结合物流信息集成化管理,突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和物流运作管理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物流管理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物流人才。
就业情况
就业主要方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
就业重点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恒大饮品有限公司、通用沈阳分公司、上海益嘉物流有限公司、沈阳全程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等。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应用物理学、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广告学、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自动化、物流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电子科学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工程管理办学点:沈阳,语种:不限、会计学办学点:沈阳,语种:不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点:沈阳,语种:不限、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点:沈阳,语种:不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点:沈阳,语种:不限、通信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机器人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建筑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商管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融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建筑学、通信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辽阳分校、会计学辽阳分校、工业工程、物流工程辽阳分校、广告学、软件工程、应用物理学、互联网金融辽阳分校、车辆工程、数控技术辽阳分校、应用化学、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会计学、土木类(包含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420O、焊接技术与工程、工业设计、法学、应用化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自动化、英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在辽阳就读、能源化学工程在辽阳就读、土木类(含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在辽阳就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在沈阳就读、物流管理在沈阳就读、通信工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英语、市场营销、生物医学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物流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数学与应用数学、日语、会计学、工业工程、金融学、工商管理、应用化学、工程管理、环境工程、材料成型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会计学高职技师、物流管理高职技师、生物医学工程高职技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职技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职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高职技师、市场营销高职技师等7个专业。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北京市录取分

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工程管理、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10个专业。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