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9 | 38724 |
202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42191 |
20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44818 |
2021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45705 |
20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8 | 48452 |
2021 | 车辆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6 | 50269 |
2021 | 国际商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51182 |
20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51182 |
2021 | 英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52119 |
2021 | 英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1 | 18728 |
2021 | 国际商务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2159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3分,物联网工程(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9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8分,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定向)物理类录取分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湖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8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4分,汽车服务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1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9分,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类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自动化(国际标准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71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9分,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8分,应用物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4分,工业设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63分,交通运输综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0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7分,智能医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6分,药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0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光源与照明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交通运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国际商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4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3分,工业设计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0分,光源与照明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74分,交通运输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66分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5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光源与照明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2分,自动化(国际标准化)理科录取分数
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5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