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汉语言-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职业能力:该专业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汉语言专业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熟练掌握语音实验技能及汉语教学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悉并掌握医疗、医药卫生工作的语言特点;具备从事相近专业工作尤其是医药卫生宣传工作的良好素质和能力。
二、所修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哲学、写作、文学概论、逻辑学、中医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
2.专业课
中国文化概论、汉语方言学及汉语方言调查、应用语言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语法述要文献学、文献检索、文字学、训诂学、实验语音学、欧美语言学、文秘学、音韵学
三、学制学位:学制四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就业预期及前景:该专业以应用语言为特色。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语言学、文献学、文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在各级各类卫生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医院、企事业单位做文案工作,或与医药卫生相关的新闻、出版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在学期间,学生可申请我校与澳洲名校——埃迪斯科文(ECU)和默多克(Murdoch)大学开展的2+2合作办学项目,有机会在我校两年学习的基础上去澳大利亚ECU或Murdoch大学完成后续学业,毕业时申请本校文学学士学位和ECU或Murdoch的教育学、艺术学或传媒学等学士学位。以更可靠的签证资格与相对节约的费用获得国际视野的开拓和多元文化的接触以及国际化气质的培养。
优秀毕业生代表::
马晓勤、于佳丽,2007届毕业生,考取南开大学语言专业研究生;
柏林,2008届毕业生,供职于解放军301医院;
马群,2011届毕业生,供职于默沙东集团;
张婧姝,2011届毕业生,获得天津市王克昌特等奖,现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
窦丛欣,2011届毕业生,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录取。
(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国际商务英语方向)-天津外国语大学
基础英语YZ和英语语言文学 242分以上
(2)翻译硕士专业(英语笔译、英语口译)
翻译硕士英语和英语翻译基础
英语笔译专业 210分以上 英语口译专业 206分以上
(3)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
基础西班牙语和西班牙语语言文学240分以上
2.其他专业复试分数线均为国家A区初试成绩分数线基本要求。
二、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复试通知书不予寄送,具体通知敬请随时关注研究生院http://grad.***.cn/网上公布的新信息。
三、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n/)调剂系统将于3月18日开通,未能进入我校复试名单的合格生源,可自行申请调剂到其他学校。
附件:2015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查询网址:http://211.68.208.57/tjfsu2015hg/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招办
2015月3月13日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天津科技大学
高 巍,女,教授,硕导,同时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联系方式:022-60273365,gaowei@***.cn
王振平,男,教授,硕导,同时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在研项目:以第二名的身份参与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1项 ,联系方式:022-60273365,wzp@***.cn
孙丙堂,男,教授,硕导,同时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在研项目:以第二名的身份参与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1项 ,联系方式:022-60273368,sunshinesheaven@***.cn
顾 毅,女,副教授,硕导,同时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在研项目: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联系方式:022-60273368,tjjxbmy@***
展素贤,女,教授,硕导,同时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在研项目: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主持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1项,联系方式:022-60273368,zhansuxian@***.cn
陈建生,男,教授,硕导,同时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在研项目:以第二名的身份参与国家哲学社科项目1项,以第三名的身份参与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1项,以第二名的身份参与校基金项目1项,联系方式:022-60272196,jschen@***.cn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夏慧言,女,教授,硕导,在研项目:主持横向项目1项,以第二名的身份参与横向项目1项,联系方式:022-60273366,xhy@***.cn
赵 颖,女,教授,硕导,在研项目:以第二名的身份参与天津市哲学社科项目1项,联系方式:zhying666@***
王 梅,女,副教授,硕导,联系方式:022-60273368,mailfwangmei@***.cn
014 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王 硕: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271689/60912490,邮箱***@***.cn
王艳萍: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45,邮箱ypwang@***.cn
朱振元: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390,邮箱zhyuanzhu@***.cn
杜欣军: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84,邮箱xjdu@***.cn
刘常金: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04邮箱cjliu@***.cn
白小佳: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42,邮箱baixj@***.cn
郭红莲: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00,邮箱guohonglian@***.cn
阎瑞香: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27944603,邮箱yrxan@***
刘清岱: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30,邮箱lqd@***.cn
侯丽华: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20,邮箱lhhou@***.cn
王 浩:男,副教授,办公电话022-60912430,邮箱wanghao@***.cn
王志伟: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507,邮箱wangzw@***.cn
樊振川: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418,邮箱fanzhen@***.cn
王昌禄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272219,邮箱clw123@***.cn
王稳航: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390,wangwenhang@***.cn
刘安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391,邮箱laj@***.cn
胡祥正: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办公电话022-60912390,邮箱huxzh@***.cn
英语语言文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重中之重学科。该学科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高校首批硕士学位点之一。在全国英语专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学科带头人林克难教授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任理事,陈法春教授现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拥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英语教育、美国社会与文化、英语语言学、国际信息交流与管理、英语同声传译、商务英语、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9个学术型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历史悠久,经过40年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的学术队伍。该研究方向奠基人金隄教授为我国乔伊斯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国内外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他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由于对《尤利西斯》的出色翻译,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的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终身成就奖),曾任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圣母大学、德莱赛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全美人文学科研究中心、华盛顿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员。现任学科带头人林克难教授长期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界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专家。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面,林克难教授提出“译史译论译作并重、经验科学中西合璧”的教学内容和“细读原作,理清脉络,联系实际,勤于思索”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主要课程有::翻译理论、英译汉、汉译英、新闻翻译、文学作品翻译研究、翻译批评等。
英美文学方向
英美文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系统的英语文学知识,熟悉英语文学的发展历史,了解英语文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学风严谨,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英语教学与研究及涉外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以来,李美玉、杨清华、孙秉禾、朱伯桐、马钟元等教授先后为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近年来,该方向以美国少数裔文学和澳大利亚文学为突破口,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陈法春、胡向华、郭德艳等教授在美国黑人文学、庞德诗歌研究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方向10名教师已获得澳大利亚文学博士学位,发展潜力巨大。本专业方向注重考察考生的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对英美文学的阅读广度和理解深度。
主要课程有::西方文明史、文学批评理论、语言学、莎士比亚戏剧、英语诗歌、英语短篇小说、英美十九世纪小说、英美二十世纪小说、英美现代戏剧等。
西班牙语语言与文化方向 -天津外国语大学
该方向的特色是从西班牙语言到文化,再从文化到语言的双向研究,其中包括西语国家的文化专题研究。探讨西班牙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因素,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西班牙及西语主要国家因本土文化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不同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及其
对西班牙语言的影响,探索西班牙语言与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
主要课程有: :西汉语言比较研究、西班牙语修辞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西班牙国情研究、拉美主要西班牙语国家国情研究等。
西班牙语专业的研究生在第二学年可赴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大学留学。
拉美问题研究
拉美问题研究方向以培养西班牙语语言基本功过硬,拉美国情知识扎实的硕士研究生为根本目标。本专业招收西班牙语语言功底扎实(能熟练阅读西班牙语原文),对拉美国情有兴趣并有所了解的本科毕业生。研究领域涉及到拉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欧洲语言文学
意大利语语言文化方向
该方向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意大利语文学流派研究、经典作家专题研究、文学文化主题研究以及相关语言学和文化学的主题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使培养对象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通达的人文情怀,在意大利语文学和文化等人文学科的相关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前沿学术动态;严谨治学,勇于开拓创新,使之成为能够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或其他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高级意大利语实践、意大利文学、高级意大利语修辞学,意大利语语言学,意大利语言文化学,文体研究与写作技巧,意大利艺术史等。
该方向的研究生在第二年可赴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等学校留学。
葡萄牙语语言文学方向
葡萄牙语语言文学方向以葡萄牙语翻译和巴西研究为主要特色。葡萄牙语翻译研究以翻译理论、学术研究与翻译实践并举,涉猎文学、经贸、金融以及法律等领域,在强调翻译技巧训练之外,着重强调学生对于中葡和葡中的双向翻译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复合型的翻译能和研究能力。
巴西研究以巴西民族文学和社会学经典作品为主线,旨在考量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作品如何反应民族与文化身份的构建。其特色在于除了文学作品,还对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意识形态做出研究分析。
主要课程有::翻译理论Ⅰ、翻译理论Ⅱ、翻译实践Ⅰ、翻译实践Ⅱ、经贸葡语、应用葡语、巴西文学、巴西历史、巴西经济、巴西政治、巴西社会、拉美研究等。
该方向的研究生在第二年可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学校留学。
朝鲜语语言文学
韩语应用语言学方向
该方向的特色是在夯实普通语言学理论、韩国语语法理论、基础上,重点研究韩语语言学理论在韩国语教学、韩国语语言研究、中韩语言对比研究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主要课题有:韩国语语法教育、韩国语词汇教育、韩国语语篇教育、韩语教材开发,韩语教学方法、中韩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韩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及其它韩语辅助教学问题。旨在研究和解决近年来韩语语言教学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主要课程有: :语言学导论、韩语词汇学、现代韩语音韵学、韩语语法概论、韩国语形态学、韩国语句法学、韩国语教育学等。
该方向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可赴韩国仁荷大学、仁川大学、国民大学等大学的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留学。
韩国文学方向
韩国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古代文学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用汉语创作的,汉文学在韩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韩国近、现代文学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更多的是以日本为中介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实现的。因此,该方向的特色是韩国文学与中国文学、西方文学及日本文学的比较与欣赏,探讨中国文学与韩国文学的渊源影响与民族特性;综合国情文化研究,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韩语基础、较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 :韩国文学概论、韩国文学作品研究、韩国文化研究、韩国现代小说研究、韩国现代诗研究、文学研究方法、韩国文学评论、韩国古典诗歌研究等。
该方向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可赴韩国仁荷大学、仁川大学、国民大学等大学的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留学。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该学科以语言文学为主体:,向国情研究及中外比较研究方向发展。重点开设阿拉伯语文学、语言学、跨国文化交际学等多学科专业必修和其他选修课程,传授现代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及新阿拉伯语语言学、汉语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使学生全面了解阿拉伯社会的文化及国情状况,具有阿拉伯语语言学、文化学、哲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语言、文学、文化学及哲学的高度分析和探讨阿拉伯语语言学、语言与文化、对比语言学和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该专业拥有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阿拉伯文学2个研究方向。
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方向-天津外国语大学
该方向是从阿拉伯语语言到文化,再从文化到语言的双向研究,其中包括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专题研究。探讨阿拉伯语语言中蕴涵的文化因素,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阿拉伯国家因本土文化及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不同民族风俗、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及其对阿拉伯语的影响,探索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
主要课程有::阿拉伯语词汇与词义学研究、阿拉伯语修辞学、阿拉伯语发展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概论、中阿关系史等。
阿拉伯文学方向
该方向主要研究阿拉伯文学的思潮、流派、文学研究的方法,并对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比较与欣赏,进而探讨中国文学与阿拉伯文学的民族特性。通过该方向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使之成为能够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或其他部门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文献研读、阿拉伯语文学研究方法、埃及现代文学史、阿拉伯古典文学研究等。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自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点授权以来,至今已招收10届硕士生,约100名以上的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生中大多成为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的骨干人才,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外语教学方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了解外语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及方法、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了解本学科研究领域新的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能撰写出具有新见解的学位论文,能掌握一门以上的第二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研究和工作的人才。该方向研究人类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描写不同语言的句式、其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为语言学前沿课题提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同时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层面,由对语言自身的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将语言学理论、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与语言相关的教育、社会、医疗等各个领域,现设有理论语言学、语言符号学、中央文献翻译理论与实践、东北亚研究四个方向。有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达到100%,博士学位达到100%。导师中多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各级科研项目,出版和发表学术成果百余项,成为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国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硕士授权单位和学科学术发展基地。本专业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从研究方向、课题承担、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经费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主要课程有: :普通语言学概论、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语音学、话语研究导论、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
中央文献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方向
中央文献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方向挂靠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该基地是博士后、博士、硕士人才培养单位,专门从事中央文献的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翻译研究、学术交流、成果出版、科研项目等方面中共中央编译局密切合作。本方向将实行翻译专业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负责的双导师制,培养语言+翻译+专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让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语言翻译能力,又具备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胜任中央文献的翻译与研究工作。师资力量雄厚,学术资源丰富,12人具有教授职称,9人拥有博士学位,学术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成果突出。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与博士生接轨,与党政部门的人才需求对接,是博士生驿站,翻译家摇篮,为高校储备博士生,为党政部门选拔公务员。
开设主要课程::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译本研究、翻译理论基础及应用、中译外翻译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时政新闻翻译研究、中国文化典籍翻译、马哲文献英译汉。
(二)中国语言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设有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和东方文学比较研究方向。中西比较文学方向通过对中英美文学的比较研究,理清中国文化与文学跟英美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关系,把握西方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并探索其共同和各自的发展规律。东方文学比较研究方向将从影响关系入手,从历史、传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文学对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别文学的影响、它与中国文学双向的交互关系及各自文学的特殊性。揭示中国文学在亚洲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历史贡献。
主要课程有: :比较文学概论、东西方文学交流史、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中国文学批评史、东方学与英美现代派、中外诗歌比较研究、中外小说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专题研究等。
该学科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可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等大学留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先秦两汉文学(文学传播与海外汉学)
本方向在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背景下一方面注重考察先秦两汉文学的纵向演进规律,同时又立足国际传播视角注重研究中国古代辞赋的海外传播规律和特征;本方向依托所搜集整理的日、韩、英、美、德、法、俄、意、荷等海外有关中国古代辞赋的珍贵文献,力求总体把握中国古代辞赋海外传播的路径、国际赋学的学术理路,总结海外辞赋研究独特的学术视角、分析方法和观点创新。
唐宋文学(谏议文学与说服传播)
本方向在兼顾唐宋文学传统研究的同时,注重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的传播思想以及文学本身的传播规律,重点研究国学原典中潜存的说服传播模式及特质,总结纵横家等流派的传播思想对古代作家作品的影响。
元明清文学(文学与伦理文化)
本方向是在元明清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侧重文本、文献、文化研究,透视文学的人文特征和社会伦理内涵,综合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历史学、伦理学及文艺美学等研究方法,加强对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及伦理观念的理性认知,突出文学民族特征与性别文化属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特色在于将晚清文学作品中隐藏的“现代性”因素与“五四”以来接受西方洗礼的新文学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大师的创作进行对比分析。
本方向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中心,尤以小说为重点,系统阐述现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对该阶段的小说经典作品、争议作品予以发掘、考辨和重评。本方向还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与影视传播的关系为副线,考量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影视文化语境中的作用。
主要课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众文化传播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与新思潮、西方当代小说与理论、作家作品研究方法论、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文学与性别专题、现当代文学与城市专题、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研究、中国新诗研究、中国影视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现当代武侠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等。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是语言类的传统学科,是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学科。该学科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把汉语言文字本体研究与发展演变的研究和汉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规律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该学科的研究更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价值。该专业下设语法学、语义学二个大方向,均取得了开拓性成绩,并有较广泛的影响。
语法学方向
语法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语法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事语法学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方向的特色在于: :1)注重研究的实用性、针对性,密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语言规划等语言实际,研究语法的聚合和组合规律,培养观察、描写、解释和预测语言现象的能力;2)注重研究的系统性、前沿性,关注认知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构式语法、字本位语法理论、语义功能语法理论等国内外前沿理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语法学、语法学史、语法名著选读、普通语言学、语言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逻辑学等。
语义学方向
语义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词汇学和语义学基础、了解词汇语义的发展历史,具有独立从事语义学方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方向的特色在于::1)注重研究的贯通性,密切结合古代汉语和民族文化,研究词(语)义、句义等的结构组织规律;2)注重研究的科学性,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统计相结合;3)注重研究的应用性,密切结合对外汉语词汇语义教学。
主要开设课程::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词汇学史、词汇与文化、汉语史、普通语言学、语言研究方法、统计学等。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个传统而又现代的学科。传统性在于其研究的历史性;现代性在于其研究理论的前沿性。该学科历史悠久,挂靠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之下已招收了五届研究生,积累了较丰富的培养经验。该专业不仅有成果丰硕、融贯中西的国内知名学者,而且有年富力强、颇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目前下设对外汉语教学、对比语言学2个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本方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汉语言应用学科,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主要培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熟悉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熟练运用英语,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较好从事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化专门人才。要求系统掌握语言学、汉语言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母语运用和沟通(包括口语及写作)能力、一定的汉语语言研究、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能力;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对相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一定了解;具有全面良好的外语素养。
主要课程有::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汉语史)、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学法等。
对比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多个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还有人对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比语言学越来越得到各国科学家和学者的重视。
主要课程有::普通语言学、语言符号学、对比语言学、英汉对比、俄汉对比、朝汉对比等。
外国哲学
当代美国文化哲学研究与文献翻译、当代加拿大文化哲学研究与文献翻译方向的主要特色:1)本学科坚持正确的研究导向。对北美文化哲学突出呈现出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等前沿性问题进行多层面的系统研究,坚持理论前沿性的研究为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方向;2)充分发挥哲学与外语相结合的优长。本学科形成哲学与译学的互补优势,具有从事研究北美文化哲学和文献翻译的能力;3)立足前沿。本研究方向以当今前沿性的问题为主攻方向,着重采用历时法和共时法等比较哲学的方法,对北美文化哲学进行跟踪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北美文化哲学的研究者和文化哲学重要著作的翻译者,以适应我国当代外国哲学研究的需要。
主要课程有::西方哲学史与哲学问题专题研究(含英文文献)、现代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含英文文献)、西方后现代哲学(含英文文献)、美国文化哲学文献研读(含英文文献)、加拿大文化哲学文献研读(含英文文献)美国社会文化与思想研究(含英文文献)、加拿大社会文化与思想研究(含英文文献)、专业英语等。
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 -天津大学
(2)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国际商务英语方向)-天津外国语大学
基础英语YZ和英语语言文学 224分以上
(3)翻译硕士专业(英语笔译、英语口译)
翻译硕士英语和英语翻译基础
英语笔译专业 196分以上 英语口译专业 194分以上
(4)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
基础西班牙语和西班牙语语言文学251分以上
(5)意大利语语言文学专业
基础意大利语和意大利语语言文学231分以上
2.其他专业复试分数线均为国家A区初试成绩分数线基本要求。
二、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复试通知书不予寄送,具体通知敬请随时关注研究生院http://grad.***.cn/网上公布的新信息。
三、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n/)调剂系统将于3月18日开通,
未能进入我校复试名单的合格生源,可自行申请调剂到我校相关专业或其他学校。
(注:学校可在该招生规模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调节各学科、专业的招生数量)
我校另有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5名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天津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1、英美文学
3.2汉语言文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汉语考试成绩达到HSK(四级)180分、HSKK(中级)60分。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8年9月、2019年3月入学,资助期限为5个月。不录取护照上有X1、X2签证者。汉语考试成绩达到HSK(三级)210分,具有HSKK成绩。
三、办理流程
2018年3月1日起,申请者可登录孔子学院奖学金网站(cis.***)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
1.登录孔子学院奖学金网站,查询推荐机构与接收院校;在线填写、提交《孔子学院奖学金申请表》并附上有关证明材料的电子扫描件,同时关注申请进程、审核意见与奖学金评审结果。
2.推荐机构负责按招生要求审核属地申请者资格及申请材料,为申请者出具推荐信并完成在线推荐。
3.在各类汉语桥比赛中获得2018年度“孔子学院奖学金证书”者,登录孔子学院奖学金网站,凭奖学金证书向我校提交申请材料。如有问题,请咨询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4.天津外国语大学按照招生要求审核申请资料,并向汉办提交预录取人选。
5.汉办集中评审,择优资助,于入学前2个月完成奖学金评审工作,公布评审结果。
6.汉办确定授予奖学金之后的3天内,学生需要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系统中(http://tfsu.***/StuApplication/Login.aspx),再次录入申请信息,提交申请材料。此次还需要在系统中提交由正规医院出具的《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
注意:
应严格按照《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
缺项、未贴有本人照片或照片上未盖骑缝章、无医师和医院签字盖章的《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无效。
鉴于检查结果有效期为6个月,请申请人据此确定本人进行体检的时间。例如2018年9月入学的学生,建议2018年5月份之后做体检。
开学报到时须要携带体检记录的所有原件,以备在中国办理体检确认时使用。
7.奖学金获得者与我校确认留学意向,办理来华留学手续,在线打印获奖证书。我校将录取材料寄达推荐机构。
8.按我校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入学报到。
四、申请截止日期为:
1.6月20日(2018年9月入学)。
2.12月20日(2019年3月入学)。
五、其它
1.申请者须了解我校的具体招生条件及报名截止时间,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招生条件的,概不受理。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一经查实,申请资格将被取消。
2.学历生须参加年度评审,详见《孔子学院奖学金年度评审办法》。
3.未按时报到、入学体检不合格、中途退学、休学者,取消奖学金资格。
汉语言文学专业-天津外国语大学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所属学科中国语言文学2010年获批硕士一级授权学科,连续获批天津市“十二五”“十三五”综投重点学科。201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
培养目标与职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学校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培养国学素养基础扎实、外语能力良好、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具备良好的语言分析、文学批评、美学素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该专业高年级设有现设文化创意和国学教育与传播两个方向,四年内不间断地开设英语课程,高年级还开设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方向)侧重培养具备深厚的文化创意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的职业发展领域为影视文化、图书出版、广告传播等文化创意机构,主要从事创意策划、传播推广、文案设计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学教育与传播方向)侧重培养具备深厚的国学素养和教育传播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满足国学普及教育和传播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的职业发展领域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的教育机构、文化公司、国学培训机构等。
核心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创意方向”课程群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影视与图书策划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学教育与传播方向”课程群包括:中国思想史、国学原典选讲、国学启蒙教育、诸子选讲等。
实习实践基地
序号实践基地(定点单位)名称主要实习内容1人民日报社天津记者站文化传播实践教学2新华社天津分社文化传播实践教学3中央电视台七套“生活567”栏目组文化传播实践教学4今晚传媒集团《渤海早报》文化传播实践教学5今晚传媒集团《今晚经济周报》文化传播实践教学6天津电视台滨海频道文化传播实践教学7大港电视台文化传播实践教学8广告人杂志社文化传播实践教学9天津市鼎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化传播实践教学10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1天津市嘉年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2天津神界动画公司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3《每日新报》广告运营中心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4北京华夏智业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5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6小熊乖乖摄影有限公司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7“开心麻花”剧组文化创意实践教学18泛运国际物流(北京)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文化创意实践教学
考研与就业:
该专业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时有较多的选择,目前毕业生就读的部分大学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爱尔兰力莫瑞克大学等。
毕业生的部分就业单位有新华社总社、香港大公报、新疆乌鲁木齐电台、腾讯娱乐、北京光明网、外交部、吉林省国税局、天津市气象局、中国航空、天津银行、新加坡Apple亚洲总部、华润地产、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等。
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天津大学
成立于1997年,1998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拥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
与校内外媒体有良好合作关系,可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
每年主办天津大学高水平的文学创作与学术论文竞赛(春华杯大赛)
·可申请修读跨学科或跨学院的辅修学位
培养既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在新闻传媒、外语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复合型人才
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隶属于中文系,创办于1997年,1998年开始招生,是较早在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设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一。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0名,获博士学位者12名。此外,还聘有兼职教授5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多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主持国家、教育部、国家汉办、国家民委、天津市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
专业特色::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新综合研究型大学的良好学科生态和高层次学缘平台,强调传统中文基础,突出应用导向,注重中文与新闻、传媒、外语、艺术、法律、管理、经济、教育、理学、工学等的交叉复合,鼓励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传播和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提倡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求实学风,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育人准则。
培养目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中文人才。学生既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传播能力、媒体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有完善的人格结构、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意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美学、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语言交际艺术等传统中文类课程,以及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引论等新闻传媒类课程。
合作交流:本专业注重在的社会平台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天津广播电台、今晚报、每日新报、渤海早报、天津大学报、天津大学电视台、天津大学广播电台等校内外媒体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此外,学生可获得到欧美、日本等国和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地区多所名校的交流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