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中药制药 | 2021 | 综合 | -/391(普通类二段) | /() |
中药制药技术 | 2020 | 综合 | -/363(普通类二段)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山东 | 中药制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391 |
贵州 | 中药制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3 |
广西 | 中药制药(50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8 |
安徽 | 中药制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3 |
山西 | 中药制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30 |
河北 | 中药制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9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00年10月由原莱芜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莱芜广播电视大学和莱芜师范学校组建而成。201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学校坚持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为办学方针,以“服务济南、辐射周边,工科为主、多科并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为办学定位,以“人人成才、人人就业”为人才培养目标。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4.6万人。
学校占地1167亩,固定资产8.4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9亿元,馆藏图书101万册。现有教职员工780人,专任教师585人,博士、硕士502人,副高以上职称291人,教授、副教授269人(专任教师)。设有9个系、43个招生专业,面向13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3300余人。学校是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优秀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校、山东省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院校、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学院、山东省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与德育工作双优学院。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力加强内涵建设,在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有3个党组织被授予“山东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有3个党支部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1个离退休党支部被授予“济南市作出突出成绩的离退休干部集体”。4人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1人获全市优秀理论教育者,1人被评为“泉城老干部志愿者之星”,1人被评为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担当作为好干部,4人被评为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出彩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学校连续两轮被评为“第一书记先进工作单位”,2人获济南市优秀第一书记,2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攻坚克难好干部”。
学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思想引领、以文化人,加强学生思政教育,不断提升文化育人能力。建成了我市首家高职院校综合性党建思政教育阵地——“初心馆”和校园核心文化区——“明德园”,搭建了我省首家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云平台,设立了8个校外红色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了思政课VR实践教学中心,形成了课上课下、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式、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新矩阵。先后有1人被授予“山东省高校思政课优秀骨干教师”称号,1人入选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名教师入选“山东高校专业宣讲团”首批专家,1人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思政课教师。
学校积极创新与探索,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新路子,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牵头组建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创新联盟、机械行业i5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联盟等,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2个、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文物修复职业教育联盟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学校先后与中国重汽、中电科、青岛海尔等290多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了泰山钢铁学院、美斯坦福学院、齐鲁工匠工坊等特色二级学院,与北京中职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家长者福祉学院,全力打造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学校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持续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混合式教学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8项、二等奖52项,省级特等奖7项、一等奖192项、二等奖274项。学校通过实施“五小创新基金”和“万名大学生百个创新项目”工程等措施,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在全省大学生科技节系列比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6项,在山东省互联网+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在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山东省“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各2项。
学校以素质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高层次人才引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提升”四大工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现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2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5名山东省教学名师,3名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齐鲁首席技师,4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山东省劳动模范,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荣登“全国好人榜”,1人获“山东省最美劳动者”称号,2人获评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近年来,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项。
学校立足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现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建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9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4门。建有教育部“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23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90个。牵头开发了3个专业的省级教学指导方案。
学校聚焦应用研发,积极搭建平台,研发成果丰硕,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建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5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碳化钛陶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市级科研平台。近几年共承担省、市科研项目376项,累计争取科研经费近4600万元。有1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项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已成功转化并投入生产。共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山东省社科成果奖9项,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5项。共获得国家专利830项,其中发明专利119项,市级专利奖5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发布的“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专利转让排名,学校实现专利转让率19%,全国第一。
学校不断拓宽服务渠道,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评测基地、全国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考试站、机械行业能力评价考试站、山东省文保类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济南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济南市技能培训机构等,每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近4万人日,完成职业技能考核3000余人次。成功申报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已获批37个1+X证书,参与试点学生4000余人。近年来,学校先后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0余项,技术服务到款420万元,技术服务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1560万元。
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合作。与德国、朝鲜、泰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中德汽车、中美护理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教育项目,引进国际课程30门,国际证照2个。成立了中泰国际教育学院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分校,共同制定并发布了中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才培养方案,输出课程16门,2门课程获泰国教育部认证,是省内首家获得认证的高职院校。2021年牵头成立了东南亚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联盟,校企携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联盟案例入选亚洲教育论坛2021职业院校对外合作与交流优秀案例。与新优曼宁(山东)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立足济南,服务全省,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我市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通迅地址:山东省莱芜市汶源东大街9号 邮政编码:271100
联系单位: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634-6267441 、6268314、 6267072
传真:6268314
设立奖学金制度,30%成绩优秀的学生将获得奖学金资助。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73年的铁岭地区卫生学校,1984年更名为铁岭市卫生学校,2010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铁岭市卫生学校升格为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院党委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学院位于拥有北方水城之称的铁岭凡河新城教育园区,背靠莲花湖湿地公园,现有教职工459人,专任教师236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96人,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生近6千人。学院设有五系五部,校内建有含护理、义齿加工、康复治疗技术三个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在内的9个高标准实训中心,1个教学医院,4个非直属附属医院,拥有省内外75家校外实训基地,构建了护理、康复、医学技术、药学四大特色专业群,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7个医药卫生类相关专业及老年护理、涉外护理2个专业方向。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区域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医药卫生健康三领域服务”的办学定位,探索构建“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健康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对接岗位需要;提升医技质量,对接职业素养”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实现卫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区域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坚持“特色立院、质量兴院、管理强院”的办学理念,秉承“天道酬勤 人道扶康”的校训,弘扬厚德强技、和谐向上的校风,办学实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有多名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比赛中获奖;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战“疫”中,有多名毕业生逆行湖北,驰援武汉,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铁岭市名校、铁岭市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招生录取规则说明
1、调档比例为120%。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录取办法
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4、对加分或降低分数投档考生,按省招考委关于加降分的规定执行。
5、对进档考生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如志愿无法满足且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不服从者退档。
比学校好像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好点,因为那是莱芜唯一一所高校,市里很重视,发展很快,但比地方莱芜差点,毕竟莱芜比较小,各方面还处于发展中,其实关键是选个好专业。踏踏实实学点东西争取继续深造。
莱芜职院中药制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莱芜职院中药制药在山东省排名第2。山东省开设中药制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山东中医药高专。山东省开设中药制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山东牧院。莱芜职院中药制药在山东省排名情况1.综合排名学校专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为223分(理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药制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中药制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中医药类专业定义中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为188分(理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药制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中药制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中医药类专业定义中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为391分(综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药制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中药制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中医药类专业定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为203分(理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药制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中药制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中医药类专业定义中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为130分(文科)。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药制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中药制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中医药类专业定义中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为279分(物理类)。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中药制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中药制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中药制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中医药类专业定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制药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制药在山东省排名第2。山东省开设中药制药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省开设中药制药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