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7 | 12836 |
| 2020 | 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9 | 12540 |
| 2020 | 公共事业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12247 |
| 2020 | 英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6 | 11558 |
| 2020 | 应用心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5 | 9026 |
| 2020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21605 |
| 2020 | 医学影像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4 | 20476 |
| 2020 | 预防医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10 | 19170 |
| 2020 | 麻醉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16551 |
| 2020 | 临床医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24 | 16363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山东省第一个以医疗保险为培养方向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依托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医疗保险学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中外健康保险理论、技术方法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能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领域管理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实践技能强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健康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健康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精算、人力资源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其他公共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在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劳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毕业生凭借“基础厚实、作风朴实、工作扎实”和“高素养、高技能、高潜力”,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学科发展:预防医学专业设立于2002年,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培育单位。目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500余人。
学科基础:该专业具有博士培养学科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1996年,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设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公共卫生与社区管理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4年获得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资格;201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卫生应急管理二级硕士点;2016年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2018年获批为山东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培育单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公共卫生事业需要,具备基础与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掌握预防医学理论与实践技能,具有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自主学习,开展相关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创业实践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学生毕业时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公共卫生机构从事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监督和监测、公共卫生危机预防与处置等工作。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主要课程: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化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等。
培养特色:为培养高素质的公共卫生应用型人才,实施预防医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卓越课程建设、卓越实践强化、卓越素质拓展、卓越科研训练、卓越医师培养、卓越师资提升、卓越生源行动、卓越管理服务计划;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从大学入学开始遴选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发挥“导向、导学、导研”作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该专业依托“培养模式特色鲜明,课程设置体系完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完备,师资队伍优良,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学生素质高,社会服务成果显著”的优势,着力培养具有“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卓越公共卫生人才。
就业面向: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领域宽泛,就业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毕业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可以从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及相关专业技术工作。本科毕业生年均硕士研究生考取率保持在45%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毕业生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卫生检验检疫机构等的业务骨干,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社会赞誉广泛,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
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应用心理学专业始建于2003年,是我国首批医学院校开设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之一,招收4年全日制本科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应用心理学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新增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开始招收“公共卫生危机心理干预方向”博士生,2014年开始招生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目前,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8人、硕士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1人。
现有在校本科生350人,硕士研究生37人,博士研究生4人。2010年,应用心理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应用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经过建设,形成了以培养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为主要专业方向的“两高三强两过硬”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为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扎实系统的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从事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教育、企业、司法等领域工作。
主要开设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心理学史、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管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科研成绩突出: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协作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协作课题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其中SCI、EI、ISIP等期刊论文17篇,CSCD收录16篇,CSSCI收录5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8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带动了师资水平的提高,实现了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教学成果显著: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持规划教材3部,编写教材15部,获省级以上优秀教材1项;《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实验条件完备:心理学专业实验室现有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团体辅导室、催眠暗示治疗室、基础心理实验室、ERP检测室等,拥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记录设备、生物反馈仪、沙盘治疗仪及相关软件等专业仪器设备200余台套,价值1000余万元;建立了包括1个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1个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所、2所精神卫生中心、3所综合医院在内的教学实践基地,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要。
毕业生受欢迎: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报考率100%;考研录取率36%;本专业总体就业率95%以上。不少毕业生成为医疗、司法、教育等部门的骨干力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综合评价较高。
服务社会成效大: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公众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维护、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开展了社科普及周的宣传、广场咨询、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科技干部“压力管理”系列心理辅导,孤独老人“幸福时光”陪伴,孤独症儿童的“沙盘治疗”以及青少年考前焦虑、自杀预防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健康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为广大群众的心理健康维护做出了贡献。
今后发展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博士、应用心理学硕士、临床心理学硕士、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力争上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争取增加精神卫生专业。发挥应用心理学省级特色专业优势,以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依托,建成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为特色的教学实践基地和社会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而知名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 制:四年 学 位:理学学士
2015-2017三年位列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10、第7和第3名。
全国评价: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在全国340多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院校中,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5-2017三年排名为第10、第7和第3名,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前十位。
专业发展: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始建于1985年,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一批开办该专业的院校。2000年该专业成为山东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评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8年评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6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本科一批招生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
学科实力:目前该专业拥有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人才博士培养项目,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培育单位。自2013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卫生与社区管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管理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题群,6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卫生政策研究室”、“山东省基层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基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依托该专业建设。近年来承担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4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3项,发表论文600余篇。
办学定位:该专业以培养卫生行政管理和医院管理人才为特色,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强化省级精品课程群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搭建科研发展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实行“3+1”培养模式,突出管理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知名的国内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卫生行政和科研机构从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为管理学、医学。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等。
就业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在卫生行政机关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培养的学生已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不少毕业生成为各级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管理骨干,如有的优秀毕业生在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卫生局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学制学位:基本学制为4年,按学分制管理要求,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修业年限不少于3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专业设立于2003年6月,专业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自设立以来,注重对外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理念,聘请国内专家、企业家讲课,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有比较宽广的就业途径和专业适应性,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有较高的工作岗位胜任素质和能力,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办学定位:突出医药营销和医院营销策划为特点的专业方向,适应医药市场发展迅猛、营销人才细分和医药营销规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现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能从事医药商品的市场营销、医疗机构营销策划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为管理学、医学。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社会统计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推销理论与技巧、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医疗服务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医院形象学、广告学、医药商品学、药剂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
专业发展:2013年医疗服务营销课程群成为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该专业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国外留学机会,有利于推动学生间、教师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了山东省软科学课题2项、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9项。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等。担任 “十二五”医学人文系列规划教材主编2人、参与编写全国医药院校管理类规划教材3部。专业重视实践教学,设有管理技能综合实训中心1处,图书资料室1个,加强企业宣讲和各类讲座,开展市场营销大赛,鼓励参与各类创新项目活动,并提供资金支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和内涵,设有国内著名医药企业和三级医院多处规范化教学实践基地,不断完善和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平台,为培养优秀的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夯实了基础。
学 制:四年 学 位:管理学学士

潍坊医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9分,护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生物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

潍坊医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卫生检验与检疫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4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

潍坊医学院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公共事业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5分,护理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卫生检验与检疫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2分,康复治疗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83分,药学综合录取分

潍坊医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3分,麻醉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3分。潍坊医学院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临床医学(五年制)综合

2021年潍坊医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医学影像学(学制5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麻醉学(学制5年)、公共事业管理、临床医学(学制5年)、市场营销、护理学、英语(招英语考生)、应用心理学、预防医学(学制5年)等10个专业。2021年潍坊医学院吉林

潍坊医学院2017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5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0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5分,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6分,医学影像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潍坊医学院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5分,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

潍坊医学院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英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8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5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护理学理

潍坊医学院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2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5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

潍坊医学院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6分,应用心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