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7 | 理科 | -/395(本科二批) | -/363(本科二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新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19 |
甘肃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46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37 |
贵州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0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8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广西 | 计算机类(2200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58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5.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2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6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1 |
安徽 | 计算机类(2200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9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B段 | 普通类 | 459 |
北京 | 计算机类(2200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理工)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术,能从事计算机的软、硬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与测试、网络设计与维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
主办高校品牌专业,机器人足球从2002年至今连续荣获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
课程设置紧跟社会发展,大数据、云计算、VR虚拟现实技术、Java语言设计、Python语言设计、Android开发等新课程如数开设;
与达内、软帝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师资、就业有保障;
获批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专业学生在蓝桥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多次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
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面宽。
【学制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从事嵌入式开发,软件开发与测试,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网站设计与管理,通信设备制造,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广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0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7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方向)(19000元/年) | 355 | ||||
广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2 |
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 | 509 | ||||
辽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6 |
河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5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坐落在“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理位置优越,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原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6年5月转设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近13000人。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五会”(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坚持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对标国际名校,探索民办高校精准定位、特色发展的道路,为建设一流民办大学、一流应用型本科不懈努力,矢志成为具有华夏特色、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百年名校。
学科专业
学校立足湖北及武汉城市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七大学科门类,涉及汽车、建筑、信息技术、医药制造、金融、媒体、体育等行业。其中:
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包装设计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机械工程学科(群)和设计学科(群)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重点培育专业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专业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660余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双师双能型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
学校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资深人士、企业导师,充分整合当代教育集团人文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自然教育等多领域资源,开坛设课、交流互动,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2021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为全省同类高校唯一。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按照“既有统一要求,又彰显个性;既能保证质量,又各具特色”的思路,实施“六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创新创业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综合教育模块)人才知识体系,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聘请专家学者任教或讲学,选派优秀学生、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出国(境)访问或深造。
实践条件
学校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以学科专业群共享平台为基础,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每年投入充足资金,已形成“校内实验中心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涵盖基础、专业、综合与创新实践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现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07个,与中冶南方、中国人保等2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
学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依托投资方当代集团及社会各界优势资源,量身打造校企合作方案、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已成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当代梦工厂产学研实践基地、当代少年实践教学基地、弗睿跨境电商学院、软通动力大数据学院、当代教育·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幼儿托管中心暨幼儿教学实践基地等,积极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及方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育人成果
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全过程,依托投资方优势产业和校友交流互助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特色育人体系。学生先后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2021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一等奖,第八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特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优异成绩。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1500余项、4200人次,获得国家专利18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教育部立项44项,省级立项133项。建成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9个,学校被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武汉大学生创业学院”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刘普林,“全国优秀村官”许琦,湖北省“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周林峰,作品获中宣部等六部委金奖的杨成佳,“微笑女神”代瑞雪,“校园发明家”刘飞,“设计之星”盛海波等数十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学生典型。
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工程、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师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形象标识系统建设与品牌建设工程、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工程、制度文化建设工程、校园环境美化工程、经典阅读工程等九大工程。
学校教风严谨、学风扎实,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华夏讲坛”每年邀请院士、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来校讲学。成立全国第一支民办高校大学生赛艇队,体育舞蹈队屡获国家级比赛冠军。开办有“科技文化节”“英语文化节”“体育文化节”以及“乘着歌声的翅膀”主题晚会、元旦游园会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活动。学生团队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志愿服务任务,“生活美·加油站”“电脑维修”“关爱老人”“英语讲师团”“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校内外志愿服务特色名片。
学生就业
学校以“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形成多元、立体、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采取“政策引导就业、教育指导就业、实习带动就业、资源帮助就业、创业推动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奖励刺激就业、领导联系就业”八大举措,全方位地推动就业工作开展。学校与当代集团旗下企业保持紧密互动,通过举办大型联合招聘会,使学生享有与“双一流”高校同等就业机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始终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就业统计核查省级免检单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愿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学校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考研指导、考研专用自习室,出国学习咨询服务等)。
服务育人
学校成立首家“湖北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投入原始基金200万元。设立“爱心接力基金”,开展教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一帮一”资助贫困生活动,为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鼓励爱心企业在学校建立助学金,形成“奖、贷、助、勤、补、帮、缓”七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建立大学生事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方便学生办理学籍、证件、户籍等事务。
学校荣誉
学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学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首家“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立项,是全省民办高校首家“湖北省委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还先后获得“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内同类高校唯一)“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全国学籍学历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征兵先进集体”“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在艾瑞深校友会2021、2022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稳居全国第9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
学院有哪些学生奖励及助学措施?
1、生源地贷款
已经开通生源地助学贷款省市,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在生源地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贷,每年8000元。
2、教育奖励基金、学校奖学金
学校2010年正式登记注册教育基金会,基金会原始资金200万,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等。并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 一等奖学金5000元/人;二等奖学金3000元/人;三等奖学金1000元/人。
3、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国家助学金一、二、三等分别为4000元/人•年,3000元/人•年,2000元/人•年。
4、相关助学措施
学校通过设立社会奖学金、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爱心接力基金等,为学生提供奖励和帮助。
学校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政编码:430223
招生办公室电话:027-87921666、027-81695660
投诉监督电话:027-81695588
传真: 027-81695678
E-mail: hxzs@hxut.edu.cn
学校网址: www.hxut.edu.cn
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huaxia1957
咨询QQ:800866521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2002年,由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通信、光电、计算机、自动化、化药、材料、机械、土木,以及艺术、外语、经管等学科专业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1000余名。二十年来,学院已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许多已成长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学院依托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工程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秉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校校合作”的办学思路,以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相关专业为办学特色,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
学院目前拥有两个校区。一是武汉工程大学武昌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366号,占地500余亩;二是邮科院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占地200余亩。两校区均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直线距离1.2公里,集幽雅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于一体。
学院设有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8个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35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90.9%,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83.8%。学院还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聘请40余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作为客座教授。
学院获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在全省同类高校名列前茅。现拥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流专业、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省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等1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课程及省级精品资源课程共7门;省级教学团队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个;国家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主持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等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50余项。
学院注重通过各类学科竞赛以及丰富的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化工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大赛、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翻译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共荣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
多年来,学院与世界知名信息通讯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湖北兴发集团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办学。邮科院校区集中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技术等邮电通信领域特色优势专业。与兴发集团联合开办“兴发基地班”, 采取“双主体、双身份、双导师、双基地”的“四双”培养模式,每年定向培养100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学院还与东风汽车、中国电信、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物产化工集团等20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与世界知名企业罗克韦尔、达内教育集团在校内共建自动化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与俄罗斯、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多所国外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先后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湖北省优秀支教团队”、“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省级优秀征兵政策宣讲员”、“长江学子”等荣誉称号。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校园金话筒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配音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学院学生奖助体系完备。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学院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享受各类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社会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补贴等。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好,因为他属于中部崛起的城市,发展很快,社会脚步走的快,有时尚,有古典。该院正是光谷中心位置,你会爱上他的。比起贵州要好多了
5、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方向)(本科)主要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嵌入式应用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过程控制与检测仪表、智能仪器设计与应用、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等。本专业主要学习和掌握信号测量与控制、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在该领域进行智能传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智能电子、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交通、环保等领域从事测控系
5、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本科)主要课程:模数电子技术、计算机测控、传感与检测、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与检测、嵌入式系统应用、机器人传感技术、机器人应用等。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信号测量、信息获取、信号控制及其系统设计等智能电子系统及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设备生产、环保、石化、电力电子、智能机器人等行业从事测控系统及智能电子设备的设计、维护及管理等工作。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费:190001.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费:190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I方向)学费:19000;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网站规划与建设等。本专业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全国计算机应用行业、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网络设计、网站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组成原理、数据库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网络与安全、安卓应用、网站建设、信息系统开发等。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网络设计、网站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管理、互联网运营与维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