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教育专业-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是玉林师范学院的老牌专业,该专业系统地培养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指导体育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玉林师范学院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能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房指导方向和跆拳道方向)工作,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指导工作、组织和管理工作,具有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及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级应用型人才。
(八)体育系 考生咨询电话:0775-2680701-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系现设有体育教育和运动康复与健康两个专业。现有在职教师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18人,硕士以上学历14人,讲师职称31人,国家级裁判员3人,国家一级裁判员10人。在校生近900人。设有《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4个实验室,实验室设备设施总价值近100万元;设有田径、球类、体武水、公共体育、健美操与体育舞蹈、体育人文、人体科学7个教研室。拥有标准的塑胶田径场、足球场和篮球馆、排球馆、体操馆、游泳池等。本系坚持走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真知。近年来编写了多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参编7部教材。本系教师分别承担厅局级和学院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较大的成效。多人参加全国或广西学术论文交流会议,共有37篇论文获得全国或广西区优秀论文成果奖,成绩喜人。注重对外交流,加强院校合作,经常请区内外专家到校讲学,带动该系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把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四有”人才作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注重学生运动水平、竞技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体育系学生在全国全区大学生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屡屡夺冠:该系啦啦操队在2006年12月在武汉参加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中获得了专业组冠军,2007年4月又代表中国前往美国参加了2007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取得了好成绩。目前,体育系教职工正以满腔热情,齐心协力,为开创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1.体育教育:培养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指导体育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运动康复与健康:培养掌握健康科学、运动康复学的理论和应用技能,从事健康科学及运动康复的指导、教学及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目标为健康管理师、物理治疗师、健康与康复的研究者
3.社会体育专业-玉林师范学院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强化专业基础与专业应用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重视学科和课程建设: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汉语言文学学科被自治区列为硕士授权建设单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被列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12年12月,学校确定“汉语言文学”等4个专业为玉林师范学院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是唯一被推荐申报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现当代文学学科被列入自治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教师口语艺术》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此外,还有十多门课程分别获得学校的地方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立项,形成了精品、优质和地方特色课程多维发展的格局,并带动了普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科研方面,出版专著、合著30多部,发表论文700多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
学生就业率一直很高: ,201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7.76%,就业领域宽广,主要方向为各中小学、新闻媒体、政府机关、各类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师、文秘、新闻记者、广告设计等工作。在就业地域方面,主要集中在广西区内,外省如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不少毕业生就业。此外,考上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