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
| 西北师范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天水师范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天水师范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西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陇东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4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财经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西北师范大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西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甘肃农业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财经大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西北师范大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18000 | 四年 | 本科 |
| 陇东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0 | 四年 | 本科 |
| 甘肃农业大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陇东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交通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财经大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3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0 | 四年 | 本科 |
| 兰州大学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基地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一批I段 | 5800 | 四年 | 本科 |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 天水师范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52 | 419 | 45064 |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23 | 401 | 54136 |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91 | 475 | 14225 | |
| 天水师范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505 | 487 | 11205 | |
|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75 | 325 | 89334 |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15 | 397 | 56200 | |
| 陇东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86 | 379 | 65552 | |
| 陇东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80 | 466 | 16622 | |
| 兰州城市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506 | 478 | 13450 | |
| 陇东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地理科学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28 | 386 | 61976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 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 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 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 新发展。
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 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 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 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
核心知识领域: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自然地理学概论(48学时)、人文地理学(32学时)、经济地理学(48学时)、城市地 理学(32学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计量地理学(32学时)、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 理(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概论(48学时)、城市经济学(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
示例二:人文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工业地理学 (54学时)、交通地理学(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7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72学时)、城市总 体规划(72学时)、修建性详细规划(54学时)、控制性详细规划(54学时)、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54学时)。
示例三:自然地理学(120学时),人文地理学(68学时),环境科学概论(54学时),区域分 析与区域规划(68学时),城乡规划原理(54学时),数字测图(54学时),GIS原理与应用(54 学时),遥感概论(45学时)、遥感图像处理与实验(68学时)、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54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54学时),城乡规划与设计(72学时)、专题地图(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计算机专题地图编 制、城市(社区)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人文地理实践、区域地理综合实践、城市规划综合实践、土地管理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 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 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 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 和GIS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 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 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
核心知识领域: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72学时),现代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63学时),地图学 (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水文与水资源(54学时),全球环境变 化(双语),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计量地理学(54学时),GIS理论与应 用(54学时),城市环境化学(45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8学时)、地图学(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 学时)、地貌学(48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8学时)、计量地理学(48学时)、人文地理学(48学 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理学(36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 地理学(54学时)、化学分析(72学时)、环境工程(108学时)、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72学 时)、环境生态学(72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72学时)、遥感概论(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学基础实习、自然地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自然地理观测与实验、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中医学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中医学类专业有甘肃中医药大学、河西学院。1、甘肃(除武威外)中医学类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医学类本科一批I段4600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草学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草学类专业有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1、甘肃(除武威外)草学类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甘肃农业大学草坪科学与工程草学类本科一批I段4300四年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有兰州理工大学、陇东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1、甘肃(除武威外)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专业名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有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1、甘肃(除武威外)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计划(20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有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1、甘肃(除武威外)环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生物科学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生物科学类专业有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1、甘肃(除武威外)生物科学类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有兰州大学。1、甘肃(除武威外)大气科学类招生计划(2022)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类本科一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有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兰州工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有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

武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2022年甘肃(除武威外)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有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1、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