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安航空学院有本科专业!西安航空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沣惠校区: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阎良校区: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蓝天二路9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西安航空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商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人工智能、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物流管理、复合材料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商务英语、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车辆工程、秘书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财务管理、新能源汽车工程、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等;
西安航空学院本科专业列表
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秘书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商务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数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汽车服务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仪器类 | 四年 | 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类 | 四年 | 本科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材料类 | 四年 | 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能源动力类 | 四年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四年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自动化类 | 四年 | 本科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 | 四年 | 本科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土木类 | 四年 | 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土木类 | 四年 | 本科 |
飞行技术 | 交通运输类 | 四年 | 本科 |
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类 | 四年 | 本科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航空航天类 | 四年 | 本科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航空航天类 | 四年 | 本科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航空航天类 | 四年 | 本科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四年 | 本科 |
中国语言文学类
秘书学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50107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秘书学,文书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传播学,管理学概论,档案与信息管理,写作,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通史,办公自动化,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相近专业:
汉语 汉语言文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养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全面协助领导工作的高层次秘书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相当辅助领导决策的调研、信息处理以及协调、公关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外国语言文学类
商务英语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突出航空专业特色的通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航空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在国际航空商务领域从事招商、运营、策划与营销以及航空商务翻译、国际航空商务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跨文化商务交际、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谈判、第二外国语等。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特色:理进工出、双师培养、校企合作、四能协同 授予学位:理学 培养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有较强的工程计算能力和对算法进行优化与设计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的能力,能在科学技术应用、教育、IT产业、经济金融等方面从事教学、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软件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运筹与优化、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数值分析、Web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
机械类
车辆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适应本专业需要的车辆工程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车辆设计、制造、测试试验、生产管理的能力,具有专业相应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车辆工程领域从事车辆设计、制造、测试试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及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学、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航空特种车辆与装备、特种车辆结构与设计。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企业、汽车相关科研开发及应用研究单位、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和学校等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相关汽车产业链方面的工作。
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中德合作办学项目) 学制4.5年 授予学位:中德双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机电产品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及能力,能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方面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德语、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材料学、调节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及控制、微机原理、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 学生完成中国3年和德国1年两阶段培养,考核合格,可获得我校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德方大学的学位证书,荣获中德双本科学位;毕业生还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硕士学位。如果未赴德国学习或者在德国未能完成学业,只要完成我校的所有课程,考核合格,可以获得我校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学习证书。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规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产品设计制造、设备维护、技术监测及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制造工程初步训练,具有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先进加工设备操作、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工艺与编程、液压与气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M)、现代企业管理等。
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汽车技术和汽车经营管理知识,具备”懂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熟悉汽车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汽车服务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等领域从事汽车售后服务、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以及汽车评估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汽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企业管理、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评估、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与策划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服务企业、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生产企业从事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汽车评估、汽车保险及理赔、汽车检测与维修等相关汽车产业链方面的工作。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
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
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
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
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和人文科学素
质的基本培养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
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
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文
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
能力,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与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行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
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
术标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5.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
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
6.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
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7.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
能力;
8.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问题对环境和
社会的影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
技术基础、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原理、材料连接原理与技术、材料成型设备、材料
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理论、热加工传输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训练以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
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
1.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等专业
基础实验;
2.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以及钢铁热处理
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实验等;
3.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实验,包括液态金属流动性测试、铸件温度场测试和定向凝固等;
4.塑性加工力学实验,包括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测试、摩擦因子的测定、平面变形抗力的测
定和硬化曲线的测定等;
5.焊接原理实验,包括焊接热循环测定、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测定、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测
定等;
6.模具设计实验,包括模具拆装和模具CAD/CAM设计等;
7.材料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8.材料成型设备实验;
9.特种热加工成型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机械类
新能源汽车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车辆工程为主干学科,培养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零部件开发、生产、实验、运用过程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研发、试验、生产装配、检测、运维等。
课程体系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原理》、《充电原理与检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
就业方向
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研发、试验、生产装配、检测、运维。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仪器仪表类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4.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材料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为支撑,秉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采用“大专业+小模块”的培养模式,奉行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以金属材料、材料表面工程和粉末冶金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材料成分设计、新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工程、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能力;具有从事材料成分设计、新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材料工程设计、纳米材料、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粉末冶金学、材料表面工程、薄膜材料与技术等。
材料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以及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等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航空、民航、通航等先进工业领域从事复合材料设计与生产、复合材料结构件设计与维修、科学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复合材料原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具有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能力;具有从事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件设计、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复合材料原理,飞机复合材料及其维修、先进复合材料、航空材料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等。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各种能量转换及能量有效利用知识,具备进行动力机械、热工设备的运行、检修、安装、初步设计和试验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能源动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思维活跃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现代火力发电厂、核电厂、热力公司、热力设备公司、电力建设公司、制冷设备公司、制冷站等方面从事运行、检修、安装、建设及设备调试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实践、工程制图、安装工程造价、施工技术与组织等。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与科学素质和较强创新能力;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工程素质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在各种信息处理方面从事各类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设计、制造、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电视技术、网络通信及安全技术。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处理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又有具备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营和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通信概论、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技术、程控交换技术、光通信、信息安全。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
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
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
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
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
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
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
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
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
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
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
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
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
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
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
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
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
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
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
(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
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
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
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
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
(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
(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
(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
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
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检测与电气控制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具有工业机器人与现代化生产线设备的集成设计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技术,能在现代化制造企业和物流自动化等行业从事机器人与相关设备的集成设计、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和机器人示教和离线编程及机器人销售和服务等行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CAD/CAM、EDA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电工技术、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检测技术、电气传动与PLC控制、机器人原理与应用技术、机器人离线编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
自动化类
自动化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学科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开发与管理维护能力,能在信息、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项目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项目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接受软件开发技术、系统测试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测试与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Web程序设计、移动软件开发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 就业方向:面向企事业单位和软件行业,从事软件的开发、测试、软件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主要面向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移动软件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软件系统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物联网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具备物联网系统的集成、嵌入式系统开发和大数据应用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维护、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工程项目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知识,接受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物联网系统方面的系统集成、开发、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大数据应用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物联网导论、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与组网技术、物联网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微处理器应用、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方向: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系统的集成、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环境工程系统设计、施工、运行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知识,具备暖通空调、能源供给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监理和优化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暖通空调行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开拓学科前沿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建筑环境工程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方面从事设计、施工、预算、监理、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暖通空调、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施工技术与组织、安装工程造价等。
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工程、水质净化系统等方面知识,具备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净化工程的设计、预算、施工、监理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给水排水行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在市政建设部门、各级环保部门、航空企业、工矿企业、建筑施工单位等方面从事设计、施工、预算、监理、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泵及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安装工程造价、施工技术与组织等。
交通运输类
飞行技术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21世纪民用航空事业发展,具备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符合国际民航培训标准的航线运输机驾驶高级应用型人
才。本专业毕业生达到商用驾驶员执照附加多发仪表等级的知识和技能标准要求,并完成航线
运输驾驶的基础训练,能够从事民航国内、国际航线运输机驾驶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掌握马
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
际、实事求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自律谦让、文明礼
貌、忠诚团结的品质,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本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必需的
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接受航空运输飞行员必需的操纵技术、航行方法和机组资
源管理( CRM)等专业训练。本专业培养学生适应严格、紧张、连续工作所需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及强健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现代民用航空器的系统、动力装置及机载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熟悉现代航行系统、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航空运输
营运知识;
3.掌握飞机基本驾驶术和目视、仪表飞行规则的航行术;
4.具有适应飞行职业所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机组资源管理能力;
5.达到国际民航组织对飞行人员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计算机应用
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飞行原理、空中领航、飞行英语、飞机系统、航空动力装置、航空气象、民航飞
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空中交通管制基础、仪表飞行程序、飞行性能与计划、航线运输驾驶员执
照理论课程、航线运输驾驶员飞行训练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飞行原理(64学时)、空中领航(72学时)、飞行英语(200学时)、飞机系统(48学
时)、航空动力装置(48学时)、航空气象(64学时)、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48学时)、空
中交通管制基础(32学时)、仪表飞行程序(32学时)、飞行性能与计划(48学时)、航线运输驾驶
员执照理论课程(112学时)、航线运输驾驶员飞行训练课程(255学时)。
示例二:飞行原理(一)(48学时)、飞行原理(二)(48学时)、空中领航学(48学时)、飞行专
业英语(阅读)(64学时)、飞行专业英语(听力)(64学时)、陆空通话(64学时)、飞机构造(48学
时)、航空动力装置(48学时)、航空气象(48学时)、机载设备(48学时)、空中交通管制学(48学
时)、目视与仪表飞行程序设计(32学时)、飞行性能与计划(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私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商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仪表等级训练、
多发等级训练,高性能飞机/机组配合训练、飞行实践综合报告、航空公司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819 海洋工程类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交通运输类 专业名称:交通运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交通运输技术管理、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 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交通工程设备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港站实习等,一般安排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分析与试验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相关的分析计算及试验能力,能在飞行器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及试验等工作的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飞机构造、空气动力学与CFD、飞机结构设计、飞机总体设计、飞机结构强度与试验、有限元基础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飞行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基础等。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动力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在航空、航天、兵器、交通、能源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生产、试验、维修、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航空发动机原理,气体动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理论力学,传热学等。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制造工程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工程素养,具备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航空制造技术,能在航空制造领域从事工艺制定、零部件加工、装配、工装设备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飞机钣金成形工艺、飞机装配工艺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从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咨询单位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建设工程评估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造价软件、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安装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等。
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和金融证券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审计及相关经济管理领域工作,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投资学及其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财务核算方法、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决策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能够从事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税法、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中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财务分析、投资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审计学、ERP电子沙盘综合模拟实习等。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精通航空物流业务和供应链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组织及全程实时控制等技术与方法,具备物流和供应链规划、设计、管理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能在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以及其它物流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和供应链系统运行、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物流信息化等工作,能在航空公司、机场从事航空货物运输组织管理、航材采购配送和库存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熟悉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物流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受到供应链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物流管理的系统思维能力,物流业务的组织、运行与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管理科学方法、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市场营销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货代与报关、航空货物运输、航空运输经济、飞机配载与平衡、物流英语等。
电子商务类
电子商务
西安航空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计算机从事信息处理和商业贸易的基本技能,能在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商业贸易和营销方面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知识,具备网站建设与维护、基于网络的商务处理能力。
主要课程:会计学、经济学、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国际贸易、物流学、电子商务学、因特网应用、市场营销、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