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印刷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1 | 39963 |
2019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1 | 39963 |
2019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3 | 36294 |
2019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3 | 36294 |
2019 | 车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3 | 36294 |
2019 | 印刷工程(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5 | 32803 |
2019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6 | 31193 |
201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7 | 29561 |
2019 | 水利水电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68 | 28088 |
2019 | 自动化类(自动化,自动化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1 | 23723 |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装备制造业、科研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设计、制造、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测试技术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等。
根据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突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特色,按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三个方向组织教学,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如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模具设计、现代制造系统、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综合实践等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器人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综合实践、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等
机械设计方向: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系统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优化设计、数控技术综合实践等
就业方向
可到企业、科研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各类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技术改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及其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起源于1937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已有77年的办学历史。本专业2002年获首批“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3年获批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本专业圆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水利水电及相近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能规划、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
依托学科
所依托的水工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198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批部级重点学科,1998年转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学科;所依托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1995年获准设立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锐意进取的优秀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51人。其中,教授22人(博导12人),副教授和高工16人,讲师和工程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陕西省师德先进1名。此外,还从科研、设计和施工等单位外聘兼职教授18人,其中院士2人,高级技术人员16人;有27名教师具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历;作为教学中坚的45岁以下教师24人,约占48%。2007年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
截至2014年底,本专业已培养本科生约6350余人,博、硕士生约570余人,为国家、尤其是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利水电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与教学成果
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及国家大型重点水利工程科研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到款约52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6部,编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5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9项。2005年本专业完成的“21世纪陕西省水利水电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水力学》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本专业教师参编的“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2012年,《水工建筑物》、《土力学》、《工程测量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课程先后获陕西省精品课程;“面向西部突出实践构建水利水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水力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适应新的培养计划提高《土力学》教学质量”、“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一批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就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水利水电、交通、能源等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近3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西安理工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设置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培养本科生60余名,历年平均就业率达98%,具有市政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
本专业依托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3200平方米,设有微生物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水泵及水泵站实验室和水处理实验室等。拥有各类实验仪器568台(套),总价值1390万元。
近三年,本学科承担了国家重大水专项专题、863项目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2项,年均科研到款165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232篇,其中被SCI、EI检索56篇,获发明专利8项,出版教材及专著10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城镇及企业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水资源保护等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分析化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技术经济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大中专院校及各类企业,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印刷工程专业创建于1974年,是我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的印刷工程本科专业之一,现为全国轻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2005年,印刷工程专业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专业”称号,2008年被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基础课“印刷工程导论”2004年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8年获批为“陕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9年获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专业课“印刷工艺学”2007年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专业课“印刷机原理与结构”2009年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10年获批为 “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印刷机设计》被教育部授予“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2010年,印刷工程专业成为我国首批唯一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印刷工程专业。 1999年签署了中德共同培养印刷工程双重学历留学生协议并互派留学生,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中、德两校学历文凭。双重学历教育现已覆盖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赴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课程学习项目”获国际留学基金委资助。
印刷工程专业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印刷技术方向、印刷设备及其自动化方向和数字印刷方向。培养具备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印前处理、制版、印刷过程控制,以及具备数字化印刷和出版的系统概念。掌握印刷设备的现代设计方法,熟悉印刷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检测技术,能从事印前处理、印刷工艺设计、印品质量控制、生产实施、组织管理及印刷技术研究与教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印刷工程导论、印刷色彩学、印刷材料与适性、印刷信息记录材料、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印刷技术、印刷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印前工艺原理与技术、印刷工艺学、印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印刷机原理与结构、印刷机现代设计方法、印刷设备自动控制、印刷机械CAD、印刷机械制造系统、印刷企业管理、印后加工与表面装饰、特种印刷工艺原理、防伪印刷技术、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基础、Web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处理、数字信息记录与材料、数字印刷原理与工艺、数字印刷品质量检测、计算机集成印刷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各类印刷企业、各类数字化印刷和跨媒体出版企业、数字化印刷设备生产商科研单位以及高等学校从事印刷设备的研究、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江苏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车辆工程江苏省测控技术与仪器江苏省印刷工程江苏省印刷工程(卓越班)江苏省自动化类江苏省水利水电工程江苏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工业设计江苏省土木工程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江苏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车辆工程江苏省测控技术与仪器江苏省印刷工程江苏省印刷工程(卓越班)江苏省自动化类江苏省水利水电工程江苏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工业设计江苏省土木工程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江苏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车辆工程江苏省测控技术与仪器江苏省印刷工程(卓越班)江苏省印刷工程江苏省自动化(卓越班)江苏省水利水电工程江苏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工业设计江苏省土木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自动化卓越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6分。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铁道供电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0分,动车组检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57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60分,铁道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77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82分,德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89分,飞行器制造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09分,电子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0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1分,数据科学与
西安培华学院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92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93分,工程造价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93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93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1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1分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类、土木工程、车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江苏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
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印刷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0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0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土木工程理科
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印刷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印刷工程(卓越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4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4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5分,给排水科学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8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8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9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0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0分,机械设计制造
西安理工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工业设计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2分,土木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2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3分,车辆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44分,水
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印刷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1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印刷工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