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63035 |
| 20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7 | 57472 |
| 2020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55355 |
| 202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45122 |
| 2020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制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工程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市场营销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工业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3 | 32658 |
| 202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1866 |
| 202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1866 |
| 2020 | 印刷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1866 |
| 2020 | 农业水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1866 |
| 2020 | 工商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1866 |
| 2020 | 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4 | 31866 |
| 2020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1039 |
| 20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1039 |
| 2020 | 材料物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1039 |
| 2020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1039 |
| 2020 | 包装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1039 |
| 2020 | 建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5 | 31039 |
| 202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30260 |
| 2020 | 人工智能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29485 |
| 2020 | 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29485 |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29485 |
| 2020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28686 |
| 2020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27959 |
| 2020 | 水利水电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27959 |
| 2020 | 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自动化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27221 |
| 2020 | 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自动化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27221 |
| 20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27221 |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首批批准的博士授予点,目前为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培养从事水文和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水力学、自然地理学、水文气象学、水文学原理、地下水水文学、水环境保护、河流动力学、水资源利用、水环境化学、运筹学、水文信息采集处理、水文预报、工程经济、水文水利计算等。
就业方向
在水利水电、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勘测、规划设计、管理和科研等部门工作。
师资力量和学术成果
现有专业课教师3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科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
西安理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创办包装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之一,1986年起招收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 1996年获得我国第一个包装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包装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列入为国家管理专业,2006年在我国第一个开展“中德包装工程本科双学历教育”的互派留学生计划,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都有机会赴德国学习深造,本科生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中、德双学历文凭。
包装工程专业始终坚持立足包装行业,致力于培养注重实践、踏实肯干、具有国际化视野、特色鲜明的包装工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为我国包装行业、科技、教育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包装工程系2000年获“全国包装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获“包装科教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获“省级精品课程”3门;获 “省级精品教材一等奖”1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2项。
近五年来,包装工程系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教育部、陕西省科技项目6项,获省级科技奖2项、国家专利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三大检索学术论文50余篇。
现代包装工程的核心是应用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解决产品保护、贮存运输及促进销售等流通过程中的综合问题。能够在包装企业、广告传播企业、食品类企业、饮料类企业、烟酒类企业、药品类企业、环保、外贸和商检等部门从事产品包装及容器设计、运输包装、包装材料、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包装质量检测、包装机械、包装工艺设计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学、运输包装、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包装CAD、包装机械、包装过程控制、包装测试技术、包装物流技术、绿色包装技术、防伪包装技术、包装印后加工技术、条形码技术、包装管理学、包装销售与心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认知实习、包装结构课程设计、包装机械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食品、医药、电子电气、包装容器与材料、包装印刷、外贸、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等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及其它产品的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及印刷、包装工艺及检测等方面的开发、科研、教学等工作,亦可在工商、质检和海关等部门从事质量检测、检验检疫、包装技术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种企业、组织中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商务智能、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就业方向
在IT及一般工商企业、各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实施、管理维护等与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相关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河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河南省材料物理河南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南省测控技术与仪器河南省印刷工程河南省包装工程河南省数字媒体技术河南省自动化类河南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河南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河南省经济学河南省工商管理河南省金融学河南省会计学河南省市场营销河南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河南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河南省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河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河南省材料物理河南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南省测控技术与仪器河南省印刷工程河南省包装工程河南省数字媒体技术河南省自动化类河南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河南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河南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河南省经济学河南省工商管理河南省金融学河南省会计学河南省市场营销河南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河南省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一本线分数河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河南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河南省材料物理河南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南省印刷工程河南省包装工程河南省数字媒体技术河南省电子信息工程河南省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河南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河南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河南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河南省经济学河南省工商管理河南省金融学河南省会计学河南省市场营销河南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河南省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城市地下空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材料物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1分,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2分,电气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2分,建筑学综合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自动化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1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57分。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自动化类综合本科批普通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6480元/年;办学地点曲江校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6480元/年;办学地点曲江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6480元/年;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工业工程(5400元/年;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制药

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

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0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1分,包装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

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2分,包装工程理

西安理工大学2021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6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7分,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