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西北民族大学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
校友会(综合) | 223 | 237 |
武书连 | 393 | 379 |
软科(医药) | - | 44 |
软科(民族) | 5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67 | 24151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13 | 48061 | 336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396 | 56759 | 440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365 | 72428 | 33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17 | 5504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9 | 6758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89 | 10747 | 432 | |
2021 | 散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2021 | 长居汉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81 | 12720 | 502 | |
2021 | 聚居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K段 | 448 | 21931 | 43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78 | 20418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高职(专科)批R段 | 318 | 91828 | 160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29 | 3966 | 502 | |
2021 | 普通类 | 高职(专科)批R段 | 415 | 32016 | 160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492 | 16245 | 48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56 | 47896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302 | 58518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47 | 10564 | 33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462 | 22359 | 482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75 | 43475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340 | 51402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6 | 57881 | 15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377 | 42971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20 | 3505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37 | 11730 | 33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05 | 15720 | 335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0 | 18558 | 150 |
☆国家部委直属高校
☆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高校
☆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校
☆两次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西北民族大学前身是西北民族学院,成立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占地3071亩,分西北新村校区和榆中校区。建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6万余人。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情况,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我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宽、毕业生资源丰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其中舞蹈表演、护理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年底就业率达到100%,保险学、汉语国际教育、舞蹈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专业年底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2016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为89.52%。
按教育部、国家民委及各生源省区招生政策规定施行。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广泛社会声誉的省属重点大学。
★吉林省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重点大学之一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百强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高校。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
我校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50所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长春中医药大学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
多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市场开发与培育力度,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每年选派30多个就业联络小组,到省内外开展市场开发和调研工作,建立稳固的就业基地300余家。坚持每年召开冬春两次大型供需见面洽谈会,长年举办小型专场洽谈会,每年有500余家用人单位来校洽谈,提供600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有近40%的毕业生被三级医院和国内外知名药企聘用。多措并举促就业,让长春中医药大学的教育之基更加稳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这次全国就业工作50强评审,经过了申报推荐、专家初选、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等环节。长春中医药大学在第三轮社会满意度调查中,在进入调查的41所省属本科院校中,毕业生满意度排名第2位,用人单位满意度排名第6位。